摘要:本文通过对对两套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文化项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文化项目主要以知识文化为主,交际文化为辅;为适应不同的学习者需求,文化项目的选择也有不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文化项目的数量和内容也存在差异。对外汉语教材为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求,应该注意价值观的不同,避免刻板印象。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研究;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也必须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跨文化交际内容研究
1.教材的选定
本次调查研究选用的教材是《汉语口语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杨继洲、贾永芬主编)和《汉语口语速成》(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马箭飞)。
2.两套口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统计结果分析
通过对《汉语口语教程》和《汉语口语速成》两套口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统计和整理,我们可以统计出两套口语教程中所出现和隐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及出现次数如下:
《汉语口语教材》:古诗词(70)、谚语(21)、历史人物故事(18)、成语(17)、俗语(14)、旅游城市、景点(10)、中国习俗(8)、格言(7)、传统观念(6)、中国传统艺术(6)、传统乐器(3)、客套语(3)、敬语(3)、歇后语(3)、谐音(3)、生肖(2)、少数民族(2)、民间传说(2)、迷信(2)、传统节日(2)、惯用语(2)、历史事件(2)、古语(2)、特色菜肴(1)、中国人待客礼仪(1)、中国特色称谓语(1)、中医(1)、颜色的含义(1)、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1)、中国曲艺(1)、物件意义(1)、“吃”文化(1)、茶文化(1)、对年纪的形容(1)、忌讳(1)、社会现象(1)、伦理道德(1)、寓言故事(1)、哲学思想(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汉语口语速成》:成语(42)、熟语(9)、旅游城市、景点(8)、俗语(6)、中国特色菜肴(6)、古语词(4)、传统观念(3)、中国曲艺(3)、历史人物故事(3)、中国人的处世之道(2)、祝福语(1)、中国传统艺术(1)。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两套汉语口语教材的文化项目安排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很大差异。《汉语口语教材》中共出现中国文化现象224次,而《汉语口语速成》中只有出现了88次。从总量上来看,《汉语口语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比《汉语口语速成》中要多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其面向的学生群体不同。《汉语口语教材》是为长期学习汉语的学习者提供的教材,所以其文化因素更多,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到更多的中国文化因素;而《汉语口语速成》是适用于短期学习者学习汉语口语的教材,更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文化项目就涉及得没有《汉语口语教材》丰富。
具体来说,《汉语口语教材》中,出现次数在前五的有:古诗词(31.25%)、谚语(9.38%)、历史人物故事(8.04%)、成语(7.59%)、俗语(6.25%)。《汉语口语速成》中,出现次数较多的主要有:成语(47.73%)、熟语(10.23%)、旅游城市、景点(9.10%)、中国特色菜肴(6.82%)、俗语(6.8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两套教材出现的文化现象总数上有差别,但两套教材中文化因素都是以知识文化为主,在知识文化中,诗词、成语和熟语出现的次数又位于前列。也就是说,知识文化项目占明显的优势。
三、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作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显著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Barry. Tomalin Susan Stemplesk. Culture Awareness [M].止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1]
1.价值观的不同
冰山理论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础之一,对于对外汉语教材来说,露在水面上的部分是教材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而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则是文字中所体现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对于异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等,而后者才是跨文化传播中占重要地位的一个方面。
价值观决定了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如何进行交际,无论是语言交际还是非语言交际,都会受到价值观的支配。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跨文化交际也可以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价值观。
2.刻板印象
尽管我们没有接触过某一个文化,但是,我们可能已经对它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刻板印象让人民不能客观地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了应有的文化敏感。在接触异文化的过程中,只关注那些与自己的刻板印象一致的现象,而忽略了其他文化方面的现象。刻板印象妨碍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开展。
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也会出现这样的刻板印象。西方人奉行个人主义,而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注重传统。如果在教材中一味地将中国的文化强加于西方学生身上,而忽视了文化的独立与个性,将会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造成误会,阻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四、小结
通过对《汉语口语教程》和《汉语口语速成》两套教材的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跨文化意识主要表现在:教材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依据,文化现象以知识文化为主,交际文化为辅,课文内容的选择具有针对性。由于对文化异同不同层次的理解,教材中部分内容存在价值观的不同和刻板印象,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对外汉语教材要体现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最重要的应该是中国文化内容的选择,而内容的选择又与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设计规划相关。除了对中国文化加强系统地认识外,跨文化意识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的必备因素。
论文作者:杨孟丹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汉语论文; 口语论文; 教材论文; 文化论文; 跨文化论文; 对外汉语论文; 两套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