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论文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论文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

黄令卿,崔 颖

(山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摘要: 余姚是明末教育家朱舜水的故乡,其作为朱舜水故里,留存了相对较丰富的朱舜水遗迹,多年来吸引许多国内外舜水学者前往拜访研究。但囿于朱舜水本人在国内的知名度以及地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余姚舜水遗迹的保护开发情况并不乐观,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余姚舜水遗迹的现状,透过这些遗迹探寻余姚之于舜水思想的深层价值,以便更立体地把握其精神内核,为推动舜水文化流传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朱舜水;余姚;遗迹;综考

朱之瑜,1600—1682,字楚屿(也作鲁屿),号舜水,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清之际教育家,中日文化交流先驱,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并称“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明清嬗代之际他奔走国难,本想到日本借兵抗清复明,却迫于国内外形势留日二十三年并终老于江户。在日讲学期间,他摒弃传统儒学的空洞形式,推崇实学,讲求实际,为日本儒学体系注入了新血液。成为当时日本水户藩主德川光国的老师后其身份地位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大批日本学者师从舜水,出现了日本全民儒学热潮。此外,他还为日本人民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农业、医药、建筑、工艺等技术,为日本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贡献。朱舜水成年前一直生活在余姚,在余姚度过的最初,也是极为重要的二十年里,他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并成为今后一生思想行为的指引。探寻朱舜水与余姚相关的种种联系,对于保护开发舜水遗迹、研究余姚之于舜水思想的深层价值从而立体把握其精神内核,推动舜水文化流传与发展或有裨益。

一、原初遗迹

国内所存朱舜水原初遗迹十分稀有,目前余姚仅朱舜水出生地和姚江两处。

(一)朱舜水出生地。

朱舜水生于官僚士大夫家庭。“余姚一本堂朱氏始祖朱正秦生有三子,次子端二传至第六世有仲远、仲达、仲文三子,其中朱仲文之孙朱宗鼐支,世称‘老三房’,朱舜水就出于该支。”由于年代已久,朱舜水出生于哪间房屋或许已无法知晓。但可以确认的是,原余姚新街巷石子口,即今余姚市桐江桥之西、阳明西路(南侧)中国银行之后二十五号弄至四十七号弄,曾是朱舜水祖父朱孔孟的居住地,也是朱舜水出生和儿时居住过的地方。

(二)姚江

姚江是余姚江的简称,又称舜江、舜水。舜水之号便得名于此。朱舜水在《致安东守约书》中解释道:“舜水者,敝邑水名也。”余姚学者诸焕灿先生就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舜水,是朱之瑜在日本取的号……以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舜水就是姚江。”以家乡之水为号,充分体现了他身在异国对故土的莼鲈之思以及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再造遗迹

相比原初遗迹,余姚作为朱舜水故乡所存再造遗迹比较多。根据后人所创再造遗迹的时间、社会功能不同,可以将再造遗迹分成如下三类。

3.教育机构。余姚有两所以舜水命名的学校——舜水小学和舜水中学。其中舜水中学校园内设有朱舜水像。可见朱舜水的教育思想在余姚乃至国内的影响力。

2.城市公共设施。(1)舜水路。原称环城路,1989年拓延后改为舜水路。余姚市地名委员会联合余姚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于1996年正月在舜水路设立舜水路碑。其支路有舜水南路、舜水北路。(2)街道公益广告牌。余姚新西门路等街道立有配朱舜水画像的余姚四先贤家训公益广告牌,上书:“雍容者,道德之风;强暴者,僭乱之渐。”大意为:“言行举止有礼,体现文明风尚;行为粗鲁失礼,体现缺乏教养。”该句出自《民国余姚朱氏谱》卷首的“一本堂前代宗规”,即朱舜水先祖朱廷碧所作家谱第八条。可见,朱舜水从小便受到家训的教育,家中长辈对其有着极为严格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要求。

(一)古代遗迹

1.四先贤故里碑群。后人为纪念汉代严子陵、明代王阳明、明清之际朱舜水、黄黎洲等余姚先贤而建此碑群。四座碑亭中左数第二个即为“朱舜水故里”碑亭。碑刻“明徵士朱舜水故里碑”,亭柱上楹联为“東海蹈曽甘家耄荒千載斯文歸後死,南天擎獨苦臣心如水一江终古属先生”。说的是朱舜水漂洋过海东渡日本,流离于异国他乡而心甘情愿,清高守志,肩负传承华夏文化的重任;再说亭额“勝國賔師”四字,“胜国”即亡国,后朝称前朝的说法。因其到异国日本传道受业,故称“宾师”。

2.舜水亭。位于余姚龙泉山西坡,目前余姚当地还没有关于舜水亭的可考资料,只有坊间流传舜水亭是余姚当地百姓自发为朱舜水建造的。现在舜水亭多为龙泉山附近的居民进行各类娱乐健身活动的场所。

1.公共文化场所。(1)综合类纪念馆:余姚博物馆和余姚名人馆内的余姚四先贤展区都设有朱舜水像,并对其绝意仕进、反清复明、东瀛讲学、归葬异国的人物生平、学术主张及育才观点,人物评价等做了介绍。(2)朱舜水纪念堂。改建于姚江朱氏“老三房”宗祠,堂名“崇孝祠”。1995年,朱舜水诞生395周年之际,余姚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该祠,开辟为朱舜水纪念堂,以纪念这位中日文化交流先驱。正厅原是祭祖的正堂,现辟为朱舜水先生史迹陈列,包括朱舜水相关文献,其在余姚、日本的遗迹图录、照片,日本友人回赠的朱舜水画像、墨迹、书籍等文物拓片(原件保存在日本德川博物馆)。朱舜水一生没有著书,他的思想被其后裔整理汇编为《朱舜水集》一书,其拓片现存于纪念堂内。书中记录了他与亲友弟子的信件问答。《与诸孙男书》是朱舜水78岁时在江户(今东京)所作,文中国破家难之际朱舜水对子孙的教育重点从过去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要求上升到了爱国气节、民族操守等方面:“汝辈既贫窘……惟有治民管兵之官,必不可为……既为虏官,虽眉宇英发气度娴雅,我亦不以为孙。”在这则家训中,我们除了可以体会到舜水对子孙的循循善诱,浓浓的挂念、关怀之情外,更能看出朱舜水坚守汉族文明的决心和忠君爱国的崇高气节。

(二)政府立遗迹

选择数字图像原始表示的RGB颜色空间作为后续图像处理的颜色空间。RGB颜色空间中R,G和B分别代表红、绿和蓝三色通道,取值范围均为[0,255]。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营销实践的迅速发展,营销理念和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菲利浦·科特勒为代表的学者更多地将文化与营销结合起来,认为营销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因素因成为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中十分重要的领域而被重视。文化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被广泛运用于营销实践中。

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择业的要求首先是“工作稳定有保障”,这种陈旧落后的思想仍然有较大的市场;其他“收入高待遇好”、“有发展前途”等选择系数也都超过了1。

(三)中日共建遗迹

朱舜水纪念碑。1982年,为纪念朱舜水逝世三百周年,日本朱舜水先生纪念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在余姚龙泉山西坡舜水亭前建造“朱舜水先生纪念碑”。碑后两棵苍松及碑前日本友人所种两棵柏树象征中日友谊长青,意期实现朱舜水生前对两国“千年之好”的遗愿。

通过实地考察、余姚朱舜水专家的介绍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可知:(1)余姚所存朱舜水遗迹数量居全国首位。目前国内只有余姚和朱舜水青年后的求学之地上海松江存有朱舜水遗迹,但松江仅有1990年被辟为“明朱舜水纪念堂”的兰瑞堂以及2012年日本著名书画家师村妙石捐赠给松江程十发艺术馆的“风来声谡谡,雨过色娟娟”的舜水遗墨。余姚作为朱舜水故里,无论是原初遗迹数量还是再造遗迹数量,或是相关遗迹总数都是全国最多的,对于舜水学者来说余姚无疑是国内舜水学研究的热点城市。(2)余姚是朱舜水道德价值体系和崇高人格的形成地。朱舜水在余姚生活期间受朱氏一本堂家训的熏陶,形成了以儒家传统道德为主体的价值观。在日讲学期间,他凭借极高的学识博得日本文化界人士敬仰,而其崇高的人格则是他在日本顺利发展乃至誉满全国的风帆。(3)尽管余姚舜水遗迹相对较多,但与日本相比遗迹留存数量较少。由于朱舜水花甲之年开始寓居日本讲学二十三年直至终老,其精神文化也是在日本才得以发扬光大,因此日本所存朱舜水原初遗迹较国内更多,据钱明的《日本所存朱舜水遗迹遗物综考》考察,日本在长崎、柳川、东京、茨城等地都留有朱舜水相关遗迹,遗迹形式涵盖寺庙、书院、医邸、公园、故居、祠堂、人像、水域、墓地、博物馆、美食等各类形式,共16处,另有遗像6种、遗墨8种、遗物7种,所存数量多且可考内容丰富。

朱舜水文化始于余姚归于余姚。余姚给了朱舜水立世的根本,而朱舜水在国内外开花结果后其精神与文化的余韵又重回余姚,造福了朱氏后人,也影响着一代代余姚人民。使余姚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变的厚重。朱舜水崇高的人格修行儒雅翩翩而又一身正气的余姚人使得余姚这座人才辈出的城市熠熠生辉。

张连长:“别拦他!谁也别拦他!我看他想怎么样!路上我是你们带队,到了连队我是你们连长!想跟连长打架,反教了!”

参考文献:

[1]朱炯.朱舜水先生出生地考[J].余姚文博,2015,(25):32.

[2]其军.朱舜水:大哉先生,吾乡巨哲 [J].宁波日报,2015-07-26.

[3]朱舜水.与诸孙男书[M].第一版.朱舜水集,中华书局,1981:45.

Yuyao Zhu Shunshui Related Relics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HUANG Ling-qing,CUI 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300,China)

Abstract: Yuyao was the hometown of Zhu Shunshui,an educator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As the hometown of Zhu Shunshui,Yuyao preserved relatively abundant relics of Zhu Shunshui and attracted many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to visit and study for years.But constrained by Zhu Shunshui himself in the domestic popularity and the limitation of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al conditions,Yuyao Shunshui protec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the author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research combined with own fieldwork,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Yuyao Shunshui ruins,through these sites exploring the deep value of the thought of Yuyao Shunshui,so that more solid grasp the kernel spirit,in order to promote shun contribute the circulating water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Zhu Shunshui;Yuyao;relics;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中图分类号: I209.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21-0067-02

收稿日期: 2018-09-20

作者简介: 黄令卿(1999-),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日本语。

标签:;  ;  ;  ;  ;  

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