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健康指标的探讨:生殖健康水平的衡量_生殖健康论文

生殖健康指标的探讨:生殖健康水平的衡量_生殖健康论文

关于生殖健康指标的探讨——如何衡量生殖健康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殖健康论文,指标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生殖健康的概念已经得到了我国有关各级政府机构、科研人员和广大群众普遍接受和理解,各县、地(市)、省乃至全国也逐步开始推行生殖健康规划。要想进一步完善、提高和评价生殖健康水平,当务之急就是要证实和限定衡量生殖健康的主要指标,以便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评价生殖健康水平的统一标准。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评价我国全国、各省、各地(市)以及县、乡的生殖健康水平,也必须具有统一的、可行的并且确实能反映当前中国广大农村现实的、可操作的指标。这样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助于和其他国家的生殖健康规划相比较,以便促使中国生殖健康工作走在世界前列。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一.生殖健康的最主要目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要想全面掌握生殖健康的主要指标,就必须首先理解和掌握生殖健康的最主要的目的、基本概念与主要范畴。

1.目的

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生殖健康最主要的目的,即总的目标。在衡量生殖健康水平时,应该时刻牢记这个总目标:“在最终导致出生一个健康的婴儿、并使他在婴幼儿期健康成长的这一系列事件发展过程中,彻底排除所有的发病和死亡的风险。”这个总目标对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工作、营养水平、生育调节水平以及妇女地位都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2.基本概念

生殖健康这个术语,是由英文"Reproductive Health"一词翻译而来。对这个术语目前国内有多种译法:例如,“生殖卫生”、“生育健康”、“生殖保健”和“生育保健”等。就英文原意来说,上述几种译法,可以说,在意思上都没有错,各位译者也各有各的道理。本文作者认为,关键是要把握这个术语的内含。在一定实际工作条件下,上述各种译名可以灵活运用。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每个个体都应具有完备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摆脱了疾病或虚弱。在上述对健康定义的框架内,生殖健康强调要重视人生各个阶段的生殖过程、功能和系统。生殖健康意味着人们享有负责的、令人满意的和安全的性行为;意味着人们有能力生殖,并且能自由地决定是否生育、何时生育以及生育几个孩子。这就要求所有育龄男女都有权得到充分的生育调节的信息,同时能得到安全的、有效的、能负担得起的和能接受的生育调节方法。可使他们有权获得有关的、适当的卫生保健服务。这些服务将有助于妇女能安全妊娠、安全分娩以及有利于给广大育龄夫妇提供最佳机会——使他们的婴幼儿能健康成长。

3.主要范畴

生殖健康的主要工作范围是从生殖健康的四大基石发展而来。概括起来生殖健康的四大基石是:1)孕产妇保健;2)婴幼儿保健;3)生育调节;4)生殖系统感染(包括STDS和AIDS)的防治。这里应强调指出的是,生育调节包括避孕、节育、人工流产和防治不孕症等方面。在这四大基石的基础上,根据上述生殖健康定义的要求,生殖健康的范畴还包括:(1)作为生殖健康各方面基础的性健康;(2)职业生殖健康;(3)防治生殖系统各种疾病,特别是癌症;(4)人生各个阶段,包括婴幼儿期、青春前期、青春期、青年期和老年期等的生殖保健。

二.评价生殖健康的指标

1.概念性指标

根据上述生殖健康的总目标、基本概念和主要范畴,参照许多国际组织,主要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以及1994年9月开罗人口与发展大会宣言的有关文献,并依照中国具体国情,我们把以下12条作为衡量生殖健康水平应考虑的概念性指标:

1)计划生育水平;

2)不孕症防治;

3)生殖系统感染;

4)生殖系统肿瘤;

5)人工流产;

6)母婴营养状况;

7)孕产妇保健;

8)婴幼儿保健;

9)性行为和有害的性实践;

10)妇女地位;

11)青少年生殖健康;

12)职业生殖健康。

以上12条一般指标,属于概念性的指标。只有使之转变成为具有可操作性指标之后,才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当我们要评估一个地区(省、市或县)生殖健康水平时,以上12条可作为首先要考虑的各个方面生殖健康状况的要点,它是生殖健康工作范畴的进一步延伸。

2.可操作性指标

可操作性指标是具体衡量生殖健康水平的量化指标。它是由非常具体的指标即具体的数据组成的。它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大方面,即计划生育与人口指标、营养指标、卫生指标、妇女指标、基本指标和动态指标。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1)计划生育与人口指标

我们也称为生育调节指标。根据中国国情,当前人口过多是改善生殖健康最突出的矛盾,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把生育调节指标放在众指标之首。生育调节指标主要包括:

①人口总数;②育龄妇女数;③已婚育龄妇女数;④15岁以下人口数;⑤5岁以下人口数;⑥综合节育率;⑦采用各种节育措施的人数与构成比;⑧初婚人数与平均初婚年龄;⑨人工流产率;⑩粗出生率(CBR):每年每一千人口中出生人数;(11)粗死亡率(CDR):每年每一千人口中死亡人数;(12)自然增长率(NIR):CBR-CDR;(13)总和生育率(TFR):如果每个育龄妇女都活到其育龄期结束,按当前的年龄别生育率水平,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总数。

以上一系列指标中,最为主要的是⑥、⑦、⑨和⑩。这意味着要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努力:把综合节育率不断提高,使人工流产率逐步降低,同时保证出生率得到控制。在上述前提下,应逐年提高宫内节育器与绝育手术之比,逐年提高短效避孕措施与长效避孕措施之比。

2)营养指标。

营养指标主要包括母亲与婴儿两个方面

①孕妇中缺铁性贫血发病率(%)。

缺铁性贫血是影响范围最广的疾病。据WHO报道,1990年在发展中国家,有40%的妇女患此病,在孕妇中患病者更多,达50%以上。

②婴幼儿低体重。

A.出生时低体重儿比例(%):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克。

B.中、重度低体重儿比例(%):

按年龄体重中位数计算,比相应年龄组人群低于两个标准差以下。

C.重度低体重儿比例(%)。

按年龄体重中位数计算,比相应年龄组人群低于三个标准差以下。

③母乳喂养。

A.0-3个月婴儿完全母乳喂养的比例(%)。

B.6-9个月婴儿母乳添加辅助食品的比例(%)。

C.20-23个月婴儿仍用母乳喂养的比例(%)。

3)卫生指标

①享有安全饮用水比例(%)。

②享有医疗保健服务比例(%)。利用当地交通工具,可在一小时内到达当地医疗保健机构的百分比。

③计划免疫。

A.一岁儿童接种卡介苗百分比(%)。

B.一岁儿童接种白百破疫苗百分比(%)。

C.一岁儿童接种小儿麻痹疫苗百分比(%)。

④口服补液疗法使用率(%)。

4)妇女指标

①女性预期寿命与男性预期寿命之比(男性=100)。

②女性成人识字率与男性成人识字率之比(男性=100)。

③女性与男性小学入学率之比(男性=100)。

④女性与男性中学入学率之比(男性=100)。

⑤孕妇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比例(%)。

⑥由保健人员接生的新生儿比例(%)。

5)基本指标

①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MMR):是指一年内每十万活产儿中死于与妊娠有关的原因的死亡人数。

②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ndrer-five Mortality Rate,U5MR):每千名活产婴儿中未满五岁儿童的死亡人数。更准确地说,就是儿童从出生到满五岁时的死亡概率。

③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每千名活产婴儿中未满一岁儿童的死亡人数。更准确地说,就是儿童从出生到满一周岁时的死亡概率。

④出生时预期寿命(EO):表示一批人出生后,按照当时的年龄别死亡率水平,平均一生可活的年数。是根据出生时人口横断面死亡概率来推算的出生婴儿存活年数,所以EO是一个反映人口死亡水平的综合指标。

在上述所有指标中,U5MR是一个最重要的衡量生殖健康水平的指标。这是因为按照生殖保健的最主要目的,U5MR是作为衡量整个生殖健康发展过程的最后结果的指标,并且它是作为衡量多种投入(比如,上述的营养、卫生、妇女、人口等)的最终结局。此外,U5MR是自然尺度,它不像人均国民收入那样,易受某些极端数值的影响。例如,少数富人人均收入可能高于穷人人均收入的数值千倍,然而不会出现富人家庭的儿童存活机会比穷人家庭儿童高一千倍的可能性。

6)动态指标

除了上述五大方面的静态指标外,我们还应用历史和发展的观点来评价生殖健康水平,即把目前的生殖健康水平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相对比,以衡量其进展速度和变化的程度。

三.建立生殖健康指标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基层生殖健康工作水平

当前,许多地方基层计划生育干部(包括行政和技术干部,例如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的领导)已经怀着极大的热情,自发地开展当地的生殖保健工作,但是不少地区生殖保健工作仍很不完善,并且具有相当的盲目性。只有把这种高度的热情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这种热情才能长久,才有可能使基层这种自发的生殖保健工作走向科学化、常规化和制度化。建立生殖健康指标就是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生殖健康工作水平,是对生殖健康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基层工作有章可循、有目标可奔。

2.有利于合理地调动和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卫生保健资源

从上述生殖健康的指标可知,生殖健康事业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许多部门通力合作,需要各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有待于计划生育部门、妇幼保健部门以及卫生防疫部门之间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奋斗。

建立生殖健康指标体系是从国家生殖健康的全局来考虑,是以促进全体人民的生殖健康为出发点的。要达到上达目标,就必须调动各个有关方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医疗卫生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3.有利于和国际接轨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NGO)都在积极推行生殖健康规划,许多有关的国际组织例如WHO、UNFPA和UNICEF也在积极地支持、参与、协调和评估各国的生殖健康规划。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中国的生殖健康规划的完善将对世界生殖健康水平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建立起能恰当地衡量中国生殖健康水平的指标,将有利于中国的生殖健康规划与其他国家的规划相互参照、相互促进;将有利于与国际上生殖健康标准接轨,使中国在本世纪末在生殖健康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4.有利于完善社会发展目标

生殖健康将有助于改善人口素质,这本身也将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不断地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使人们活得更健康、更长寿。因此可以说,生殖健康指标本身也是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生殖健康指标将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发展目标的工作内容之一。

标签:;  ;  

生殖健康指标的探讨:生殖健康水平的衡量_生殖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