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论文_王蕾

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论文_王蕾

江苏鑫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对社会稳定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从根本上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单位的经济收益,所以,要想不断的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力以及控制的水平,就必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加强重视。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工作中具有建设周期长、施工强度高、工程种类需求多、自然地质环境多变复杂等特点,这就对水利水电的基础设施的稳固性、防漏性以及承压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重视加强这几方面的质量管理,否则就会直接对水利水电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经济效益。

1 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的因素

1.1管理因素

在施工阶段存在管理上的问题,由于监理部门工作人员不多,特别是在施工基层更加突出,加之管理上的松散,存在管理不规范,不到位,往往得不到高效率高水准的施工质量,甚至在施工阶段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有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又身兼数职,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让项目质量得到保证,甚至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整个从最初的设计,施工,验收流程看起来是一团乱。

1.2环境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往往建立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水利水电工程会对土壤会产生的一定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对土壤产生影响可能导致作用反力,造成土壤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腐蚀,以及污染后改变土体结构了,可能会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1.3材料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非常复杂的建设工程,涉及到各种建筑材料也非常之多。比如混凝土质量要求就很多,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是混凝土结构体积大,控制混凝土温升和防止温度应力裂缝是施工成败的关键。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要求水化热低、干缩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常常在混凝土中大量使用矿物掺合料。因此,施工使用的混凝土一般都要求:使用低水化热水泥;使用低水泥用量(含混凝土);以及使用高矿物掺合料用量。应用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时,同时要求低水泥用量;如用中热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则要使用高掺量粉煤灰和低水泥用量(小于100kg/m3),也能有效降低水化热,这类水泥实际上也常在水利水电工程上应用。

所以,配制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的核心是符合低热条件。混凝土由水泥等材料组合而成,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严禁使用没有出厂合格证、实验报告的;现场复检不合格的;已经严重过期失效(结块)的水泥,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

1.4技术因素

很大部份的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不高,并且没有形成专业的培训队伍力量,先进的技术没有跟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差异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并且没有形成专业的培训队伍力量,先进的技术没有跟上。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2.1控制材料设备,强化水利水电管理

每一项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都必然要和相应的技术相联系,同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本身的特点,其对技术及管理的要求特别高。施工单位要把好施工材料检测关与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到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逐渐消除施工材料质量给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此外,验收与检测合格的施工材料也要进行再进一步的取样实验,以保证其质量达到施工标准。确定管理机制,实施分部门管理模式,要加强源头控制和隐患排查化解,建立健全应急信息共享和快速处置机制,有效化解水事矛盾。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水利施工阶段,根据不同机械设备的特点,按照水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合理、正确、高效的使用机械设备。加大安全管理,利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水电技术管理、水利水电信息管理等新的水利水电科技手段,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安全。

2.2控制施工细节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从控制点复测、施工放样、基础开挖、建基面处理、钢筋制作安装、模板架设支撑、混凝土浇筑等每一道工序严格检查,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做到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不开工。要学习最先进的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灌技术,严格把控混凝土配比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检测,明确规定混凝土浇灌的长度和深度,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灌流程,对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要进行详细的说明,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3强化控制施工技术的质量

2.3.1控制高喷灌浆的施工质量

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下保存,而且要定期检查先导孔、水压、浆压、风压及浆液的质量,尤其是要注意浆液的存放时间,浆液的密度等,必须要在检测合格后再使用。高喷灌浆前要对钻孔的偏斜率,下管的深度,桩位浆液的比重等都是控制高喷灌浆的施工质量需要检查的项目。

2.3.2控制冲抓回填的施工质量

施工前要定好桩位,即用竹签做好标记,合理控制孔斜率,为减少误差,对桩位进行必要的复查。完工后,要检查渗透系数是否符合标准,需要测试抗渗透效果,进行注水试验。

2.3.3控制帷幕灌浆的施工质量

预防中断灌浆的方法:输浆管材要在标准的范围内,要定期检查输浆管材的堵塞情况。控制避免出现漏浆现象的措施:利用回旋式的孔口封闭器,灌浆施工时可以经常转动灌浆管,控制回浆量和回浆的浓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2.4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合理规划水利水电工程,根据施工项目的时间,将工程的施工计划制定出来,即管理施工进度。施工计划主要用网络图表示,上级领导批准后,将其对外公布。包括每周、每月、季度、年度等。制定规划表十分重要,可以最优配置企业人力、物力资源,在施工过程中,规划表制定相应的资源设备使用计划,使施工进度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计划表可以合理地规划一周、一月、一季度,甚至一年的工程项目资金、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

2.5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为了让施工人员熟练地掌握施工工艺及技术,需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水平较低的人员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也可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为更加保证施工工程质量,还需要提高施工监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因此,也要进行培训施工监理人员。

2.6加强后期的质量管理

在工程顺利结束后,相关人员应该继续保持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检查,如若发现质量不合格现象,应该立刻督促施工部门展开返工。财力、物力以及劳动力的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的,而后期的工程维护工作和合理的保护制度也是必要的。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重视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以及工程维护,从根本上遏制不良影响因素的发展。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应当保障工程质量,质量就是工程的生命。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研究,需要保证责任制度的落实、明确施工前期工作、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以及加强后期的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刚.关于海堤施工的质量管理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8).

[2]杨涛.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

[3]付晓明.三峡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与创新理念新思路[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6(04).

[4]李泽红.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J].科技视界.2017(11).

论文作者:王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  ;  ;  ;  ;  ;  ;  ;  

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论文_王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