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陕西 商洛 726400
摘 要: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相对于普通语文教学的改革上有很多的不利因素,但是正是因为这样,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文章首先就实用性差的现状进行了阐述,继而对关于现状的成因分析研究,最后对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提出了提高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实用性
一、职高语文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职业中学的学生多数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家庭情况普遍不好,语文素质不高,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而中职阶段是他们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要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随着职业教育逐渐走出困境,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有所改善。在国家的支持下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每年都在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者呼吁改革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但是每次都是效果甚微。
职业高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经历了初中三年的应试教育,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了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而专业课是从零开始,思想上没有包袱,很多学生进职业高中就是为了学得一门技术。加之学生们都清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就业将直接产生影响,所以,有的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全力学好专业、获得一技之长就行了。
对于语文,他们觉得学不学无所谓,因为将来择业时,用人单位主要看你专业技能怎么样,不会问你语文成绩怎么样。学语文无非多认识几个字而已,不学语文同样能与人说话交流,语文课中的文章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也无用武之地,多学几篇跟少学几篇好像并无差别。总之,学语文劳神费力,收获不大,又对今后的生活没多大直接的影响。不像专业课,不学就不会,多学就多会,效果可直接看到,而且直接关联自己今后的生活。由于对所学知识缺乏认同感,所以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大大降低。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接受的普通中学的师范教育,工作后接受的继续教育、教师培训等还是跟普高是一样的,所以普高的教育理念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相对普教而言,职教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教师很少有专门针对职高语文教学的教学研讨、进修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职高语文教学没有太大的升学负担,因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压力就小,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改变教学观念的紧迫感也弱。这样,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的更新。
二、提高语文教学实用性的方法和途径
1.与职高专业相结合。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专业特点,为专业服务。作为职高语文教师,面对职高学生的就业需要,语文教育内容应重点考虑学生怎样适应毕业后立即投入工作的需要,这是职高语文教育的核心部分之一。语文教师要经常与专业教师沟通,了解专业需求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专业课的教学资源,努力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让语文课带上专业的色彩,使语文课对学生而言是学有所值、学有所乐。这就需要职高语文教师在教材的编写、选用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工夫,一方面加强教材的专业化,另一方面改善教学教法,通过列举与专业相关的例子,创设带专业特点的情景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性学习,而且是被动地接受。这主要源于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授课方式以“述说式”为主,势必导致教师讲、学生记,教师写、学生抄,考试时,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苦学”很长时间,却发现收效甚微。教师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特点,采用“使动式”。所谓“使动式”即教师在教学实施中依据文本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文本、体验语文,在亲身体验中生成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述说式”的语文是传统意义上的“上语文课”,“使动式”的语文则是在“做语文”,在做中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由“述说式”向“使动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就从被动的接受往主体参与转化,让学生“动”起来,语文课才能“活”起来,学生的技能才能“练”出来,课堂的有效性才能生成。
3.开辟第二课堂。开展职高语文活动课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在实践中发展语文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需要,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它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它视为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开展职高语文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1)融入社会,贴近时代;(2)目标明确;(3)结合专业,重在实践;(4)让学生自主学习。
4.适应形势要求。“中职学生面临着很快走向社会的现实,适应形势要求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提高仅靠几堂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广泛的社会知识,需要生活的积累,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 因此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义兵 沈小培 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2]上官子木 教育的国际视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杨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0月总第1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职高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职业高中论文; 语文课论文; 《教育学》2016年10月总第1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