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生活方式的主导因素--主体体育意识_体育论文

论体育生活方式的主导因素——主体体育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育论文,生活方式论文,主导论文,主体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中国近期有关的体育文献,研究体育生活方式的科学性、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如何创造条件,并引导人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文章很多,但真正明确地对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本源进行论述的文章却没有。在此,笔者试图对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主体——“人”本身进行探究,揭示影响人形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在《体育文化的渗透与人的体育生活方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和推动力,继而成为一种品格和力量,影响社会和人的发展。它就是思想的力量。体育也不例外”[1]。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内在的原因和推动力是什么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

1 主体体育意识与体育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人不同于低等动物,低等动物只能对外界刺激做简单的直接的应答性行为——条件反射,不能形成主体意识,属无意识的活动,而人在行动之前,总是根据已经具备的知识,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在头脑中形成所要达到的目标构造出准备加以实现的思想蓝图。人的行动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的这一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借鉴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可以给主体体育意识下这样一个定义:主体判断自己是否进行某项体育运动之前,总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达到某一目的,制定行动指南,形成主观观念,这一主观观念即主体体育意识。它不是简单的被动的认识,而是主动的去支配自己体育行为的观念,是个体的行动指南,主导个体的体育行动。

体育生活方式,顾名思义是指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既有体育活动的定势和运行模式。既然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定势和运行模式,那么体育生活方式指的必然是一种持久的体育行为,它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庹权的硕士毕业论文《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趋势研究》中指出:“体育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运动行为及其形式,即一种保持运动习惯的生活方式”。马连鹏的《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促进》一文中把“体育生活方式”定义为:“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人、群体或社会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2]。”庹权和马连鹏两人的观点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体育生活方式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可见,体育生活方式不是单纯指某一次体育运动,而是指体育行为的长期的运行过程。那些由于一时兴趣而参加的体育运动,不能算是体育生活方式的范畴。

主体体育意识是个体行动的指南,主导我们的体育行动,而体育生活方式是体育行动的运行模式,可见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 培养主体体育意识是形成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的也是必要的条件

2.1 主体体育意识与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基本过程(见图1)

附图

图1 主体体育意识与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一阶段:参与阶段。主体是人,客体是体育运动,主体根据自身的兴趣与需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体进行选择,初步形成参与某一运动项目的主体意识。

第二阶段:体验阶段。在主体意识的引导下,进行运动实践,获得运动体验,倘若所获得的是良好的体验,则巩固了原来的体育意识。反之,则减弱了原有的主体体育意识。此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决定着主体能否形成体育意识。

第三阶段:形成阶段。主体在运动、体验、强化,再运动、再体验、再强化的反复实践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主体体育意识。在此稳定的主体体育意识指导下,主体养成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至此体育生活方式形成了。

2.2 分析与讨论

2.2.1 体育生活方式与主体体育意识产生于同一本源

主体体育意识与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第一阶段:体育行为对主体的刺激使主体获得体验,产生兴趣。而后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获得的体验,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是否参与此项运动。此过程主体由开始的无意识加入到有意识的参与,体育行为也由偶然向必然的转化迈出了第一步。那些由于一时兴趣而产生的体育行为,例如某人走过操场时,对飞出足球场外的足球很感兴趣,开个大脚把它踢回去,这是一种本能反映,属于无意识的体育行为,不属于主体体育意识的范畴。又因为此行为是主体一时兴趣而产生的偶然体育行动,是一种本能的临时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故也不属于体育生活方式的范畴。可见,偶然的体育行为既不属于主体体育意识的范畴,也不属于体育生活方式的范畴,但它又是主体体育意识与体育生活方式的共同起点(因为该无意识的体育行动对主体产生了刺激,使主体获得一定的体验,为下一次有意识的参与提供了依据)。因此,我们说主体体育意识与体育生活方式具有共同的起源——无意识的体育行为。

2.2.2 主体体育行为结果反作用于主体体育意识,形成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效果

体育生活方式能否形成的关键在于,第二阶段能否顺利地过渡到第三阶段形成稳定的主体体育意识。主体体育意识指导主体体育行为,主体体育行为结果反作用于主体,若主体获得的是快乐、成功的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或者自我感觉身体健康了、身体素质提高了等美好的体验,则起到加强该体育意识的作用,形成了主体体育意识的加强、巩固、再加强的过程。该过程与体育行为的实践、促进、再实践的循环过程相互对应。前者的最终结果是形成稳定的主体体育意识,后者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持续性(经常性)体育行为即体育生活方式。二者相互对应,共同发展,后者反复促进前者的形成,前者不断推动后者向前发展。

2.2.3 稳定的主体体育意识是形成体育生活方式的前提

在第三阶段,稳定的主体体育意识指导持续性体育行为。该持续性体育行为就是我们平常所指的体育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与主体体育意识存在内在不可分割的关系:主体体育意识是体育生活方式产生的前提,是先导,体育生活方式是主体体育意识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倘若失去主体体育意识引导就难于形成体育生活方式,其一:没有主体体育意识再好的运动效果都会失去意义,因为没有主体的体验反馈,体育行为得不到强化。其二:若没有主体体育意识,再好的运动环境,都会失去意义。因为人们没有参与体育的意识,只有在人们刚好遇到了,而且还要此时他们有需要、感兴趣时才会去运动,其体育行为与动物无异。其三:没有主体体育意识指引,等于失去自我的行动指南,盲目性大、随意性强,很难形成长期的、稳定的行为习惯。倘若人们已经具备参与体育运动的稳定主体意识,那么再艰难的条件也可能克服,因为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合自己运动的时间、地点和项目。

3 如何利用主体体育意识来培养人们的体育生活方式

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刺激,而是源于主体内在的需要和主观愿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培养人们的主体体育意识以培养人们的体育生活方式。从主体体育意识与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基本过程图和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体意识的培养产生于第一阶段,发展于第二阶段,形成于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通过人类体育文明成果的传递,传授给人们知识、经验,为人们进行体育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体育意识的引导,使人们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和需要,引导主体体育意识的产生;通过对体育运动主体性特征的重视,充分发挥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个体差异性和时空差异性,使得不同的个体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合自己运动的时间、地点和运动项目,保证每个个体都能充分享受体育。

3.1 通过人类有关体育的先进文化传递,为主体体育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把人类已有的先进文化传递给人们,首先对人们进行体育运动目的和体育功能的教育,使他们结合自己的需要,产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体意识倾向;其次把人类已有的体育知识、经验、技能传授给人们,让人们掌握一定的参加体育运动的本领。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传递则能够为主体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

3.2 加强主体体育意识的引导,培养稳定的主体体育意识和形成体育生活方式

张发强同志在《贯彻“三个代表”抓好“三个环节”开创体育工作的新局面》一文中指出“应当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根据当地的经济和自然条件,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分层地建设。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场地建设要形成多元结构”[3]。这句话包含着不同的地区不同情况和不同的主体不同的需要这两方面的含意。在管理上必须做到投入与主体需要对口和投入与合理利用资源对口,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体育工作的目标是塑造主体,发展主体,为主体服务,而让主体参与体育运动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完成这一目标的起点。因此体育工作应围绕主体体育意识的培养而展开,应该以满足主体对体育的需求作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做到合理分工,引导参与。

3.2.1 价值引导

主要通过媒体宣传作用,把体育的功用突出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对某一体育运动产生一种向往,渴望加入。如:群众十分喜爱爬山,我们就可以在山路的沿途做些“以人为本”的文章,搞些生理卫生常识的宣传牌,还可以搞些健身格言等等[3]。宣传引导的方法很多,但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对体育锻炼价值的宣传可以让人们明白为什么要参加体育运动,有没有必要参加体育运动。因为追求行为价值是人的天性,体育运动的价值是体育行动收获的最终体现。

3.2.2 目标引导

目标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包括进步目标和创新目标。可以通过举办特定目的的群众体育活动,让人们了解自己的体育运动实力,树立前进的目标,调动人们要求进步、渴望创新、实现自我的原始欲望。

3.2.3 管理引导

群众十分喜爱爬山,我们就可以在山路的沿途做些“以人为本”的文章,如每隔一段山路,设几站健身器材,丰富健身者爬山的内容[3]。张发强同志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体育工作者必须围绕满足群众的需要而展开。其实,很多群众不是不想运动,而是没有找到自己参与运动的切入点,没有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和适合自己的运动空间。我们应该为群众参与体育运动搭建一个平台,如体育活动条件和项目由群众来定,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要求,保证每个人都能运动(如按技术水平安排场地,使每个喜爱该项目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空间),每个人都有收获;其次可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如设运动项目创新奖,主要以体育的新、奇吸引人。

3.3 为主体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利于稳定的主体体育意识和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体育工作者或管理者对体育的引导必须以满足群众的需要为目标,因为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属于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倘若我们管得太多或目标定得“太死”,既犯了目的性太强、片面强调体育运动的某一功用的错误,会妨碍主体对体育运动其他功能的享受。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存在时空差异,水平差异,性格差异,目的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等等。我们只有让群众自己安排自己的运动时间、地点,自己根据自己的运动条件选择项目,把运动的主动权交给群众,使其真正在随意、放松的心态下体验运动、享受运动,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又因为体育运动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只有让群众自主了,才能充分发挥群众作为主体人的思维的开阔性,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能力,使主体在运动中不断地检验、修改和充实自己的内部活动,不断改进自身的体育行为,早日形成稳定的主体体育意识,养成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从而形成自己的体育生活方式。

体育工作者或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体育生活方式与主体体育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视主体体育意识的培养,开展各种有利于加强群众主体体育意识的学习和活动;应该努力寻找提高群众主体体育意识的措施,并贯彻到体育实践中去,以促使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最终达到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标签:;  ;  

论体育生活方式的主导因素--主体体育意识_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