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社会认知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认知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09(2000)02—0088—06
内隐社会认知作为一个新近步入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命题,是当今蓬勃展开的内隐认知研究和社会心理成果交叉、演进的必然产物。这一理论沿着无意识维度向传统的社会认知——“主体在显意识操纵下对社会性客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使社会心理学家、理论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对传统认知进行重新思考。本文拟就内隐社会认知的缘起、概念、意义及研究方法等重大问题作一尝试性探讨。
一、内隐社会认知:缘起与界定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是内隐社会认知诞生的历史依据。传统心理学如冯特及其弟子的实验心理学,重视意识的内省分析,基本上是意识心理学研究。弗洛伊德(以下简称弗氏)一反传统陈规,大胆地探索人类潜意识的奥秘,从而建立了完整而庞大的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他的无意识是指被压抑或被排斥到意识阈限之下的原始冲动、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后来,荣格、霍妮和弗洛姆等人,批判了弗氏无意识中的泛性论,拓展了无意识概念,把文化传统、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纳入无意识中。我们所谈的“无意识”是指拓展后的概念。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是意识的根本动力;“每一个意识内容都具有一个潜意识的初级阶段”。这些思想正是内隐社会认知的滥觞,换言之,这是“社会认知无意识操作”的历史依据。譬如,在下述的内隐态度界定中,可以窥见弗氏“疏泄”概念的影子;在内隐自尊中,可以发现“自我防御”概念的痕迹。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论,为许多科学概念(如内隐社会认知)赋予了新内涵,为后来的大量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社会认知研究是内隐社会认知诞生的现实基础。社会认知是对传统认知的深化,这一深化过程为内隐社会认知的诞生提供了现实条件。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不仅包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即物理认知),也包括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即社会认知)。然而传统的认知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个体对物理世界的认知研究基础之上,如皮亚杰与英海尔德等人的经典认知研究。社会认知的提出是对传统认知的一大拓展,而内隐社会认知又是对现有社会认知成果进行反思、整合的结果。自20世纪70年代迄今,社会认知研究在以下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个体对“他人”及“自我”认知的研究;自尊、社会态度的研究;人际交往中的性别刻板效应的研究;跨文化交流中的种族刻板效应的研究,等等。社会认知领域的实证研究为内隐社会认知提供了现实性基础,如果说社会认知是从社会性维度向传统认知提出了挑战,那么内隐社会认知则是从无意识维度向社会认知提出了挑战。
内隐记忆研究为内隐社会认知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思路和研究方法。当代内隐记忆研究对内隐社会认知的产生具有独特的启发价值。不管是传统的记忆研究方法如回忆法、再认法、节省法和反应时法等,还是50年代出现的信息加工法,都把记忆视为个体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等过程。二者的共同点在于把记忆看作人们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的、外显的恢复。自6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传统记忆研究提出了质疑。A.S.Reber 及其同事通过大量的内隐学习记忆实验概括了内隐过程的本质:即自动性、概括性和无意识性。他对学习记忆内部机制的探讨为内隐记忆提供了理论依据。Cofer 在遗忘症者身上所发现的“启动效应”,堪称内隐记忆产生的转折点。后来,心理学家们发现,启动效应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Graf和Schacter(1985)将此称作内隐记忆,而把传统的、需经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称为外显记忆。值得注意的是,Jacoby等人作为该领域的先驱,成功地提出了有关内隐记忆的理论和测量方法,确立了无意识成分在有意识认知加工中的重要地位。由上述内隐记忆的产生过程可以发现,内隐记忆和内隐社会认知在思想渊源和研究方法上不乏相通之处:首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论同时为内隐记忆和内隐社会认知提供了历史性源泉;其次,内隐记忆领域的“补笔”、“词干补笔”等间接测量方法也为内隐社会认知提供了方法学基础;最后,认知(广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同时为内隐记忆和内隐社会认知提供了现实性基础。那么,内隐记忆从记忆领域独立出来的研究现实,无疑为内隐社会认知从社会认知领域的独立提供了理论思路。
勇于挑战的创造个性和积极反思的批判精神是内隐社会认知诞生的主体因素。某一学科的思想渊源及其现有研究成果,仅为某一科学概念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条件,而创造性主体则是将这一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决定因素。美国心理学家A.G.Greenwald和M.R.Banaji精心收集了大约半个多世纪来有关认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此进行了艰苦的整理、科学的反思和理性的加工,最后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这一概念,然而这是一个亟待理论完善和实证支持的概念系统。稍作回顾即可发现:传统的态度、自尊及刻板印象等概念并未涉及到“意识性”问题,即从本质上混淆了无意识加工和有意识加工的界限,很难解释态度、自尊的无意识获得过程,无法揭示“个体显意识上否认歧视(如种族和性别)但无意识中却带有偏见”这一悖论。这些概念暴露了已有社会认知理论的局限性。
内隐社会认知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范畴,包括了不同的内容,如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及内隐刻板印象等。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可初步提出内隐社会认知的通用定义:它是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结构,这一结构影响是在显意识水平(如内省状态)上无从觉知,但又潜在地作用于个体对社会对象的反应(如知觉、态度、判断和决策等),这一心理现象称之为内隐社会认知。此概念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其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
二、内隐社会认知:意义与重构
(一)内隐社会认知提出的意义
内隐社会认知有其独立而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它是一种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是认知主体不需努力的、无意识操作过程,迥异于传统的社会认知概念。首先,已有的社会认知范畴及具体研究混淆了“意识性”问题,即社会认知过程究竟是有意识操作还是无意识操作,是外显加工还是内隐加工的问题。此外,传统社会认知理论对如下现象的解释力愈来愈有限,如描述某种行为的句子就能自动地引发被试对有关行为特征的推理;晕轮效应的无意识生成现象;异性交往中的无意识性别刻板效应;跨文化交流中的无意识种族刻板效应,等等。若要完满地解释上述社会心理现象,已有的社会认知理论显得捉襟见肘,而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提出则可能回答这些问题。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它有如下鲜明特征:(1)社会性
内隐社会认知是对人及人际关系等社会对象的认知活动,这一过程包涵着社会历史意义和具体的文化内涵。(2)积淀性 它作为一种认知结构是已有的社会历史事件与个体的生活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3)无意识性 它的发生、 发展及其效应均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操作过程,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4)启动性
个体的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结果会对新的社会对象的认知加工产生影响,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迁移效应”。
内隐社会认知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并提高了社会认知理论的构想效度。目前的实证研究初步表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既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又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内隐社会认知某一领域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如“晕轮效应”的实验室研究方法也适用于社会、学校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景。现在的研究结论普遍认为:态度、自尊和刻板印象均含有复杂的内隐操作格式。这一论断突破了社会认知理论的传统界限,接通了诸多心理领域的经络,深化并完善了社会认知理论的结构,从整体上提高了其构想效度。
内隐社会认知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将为验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提供初步的实证支持。弗氏精神分析学说自创建以来,在心理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相伴随的是,该学说因缺乏充分的实证支持而颇遭微词,甚至被某些人拒之于心理学大门外。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国内已有人对内隐社会认知展开了实验研究(杨治良,刘素珍等人,1997),并提供了一些实证依据。此外,内隐社会认知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研究表明:先前的经验可能在无意识状态下影响人们当前的态度、判断和决策,如人才评定方面,某些内隐线索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干扰了决策者的“公正”意识,使之做出有偏见的决定。同时还发现,如果让判断者意识到其决断背后的原因,则往往会检讨出自己决断的不当处,进而可能减少日后决策的失误。值得关注的是,内隐社会认知发生的情景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教育等领域,如人际交往、员工招聘、人才选拔和业绩评估等方面,如若采用“意识强化法”,让行为者认识到内隐线索,并引起高度注意,势必会减弱人才选拔中的“晕轮效应”和“性别刻板效应”,从而在心理学意义上实现了“公平”和“择优”;另外,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让交流者认识到产生种族认知偏差的内隐线索,提示其尽力将外群成员个体化,将有益于消除潜在的种族偏见,建立广泛而深刻的沟通。再如采用“蒙蔽法”(即把可能对决策者产生影响的内隐线索完全隐去),如学术刊物常隐去来稿者的姓名、单位等,可能消除审稿人因作者是否有名而产生“晕轮效应”或因男女(种族)而产生“内隐性别(种族)刻板效应”。
(二)内隐社会认知是对已有实证研究的理论重构
内隐社会认知固然有其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因素,我们认为,内隐社会认知这一构想是对已有的大量实证研究进行提炼、概括和重构的理论成果,或者说它为已有的研究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理论解释维度。下面将用已有研究加以阐述。
态度研究 (1)晕轮效应 早在1920年, 桑代克就提出了晕轮效应,即个体将社会对象的某一特性扩散到整体的心理现象。但究竟如何解释晕轮效应呢?传统的解释仅仅停留于表面描述层次,对其形成的内部机制和过程缺乏探索。许多研究表明,外表魅力客观上作为一种并不相关的特征,在评价对象其他维度特征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女性的外表魅力对于男性产生的影响,更胜于男性的外表魅力对于女性的影响。这种不平衡性反映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外在魅力是一条更具内隐性的态度线索,因为在显意识水平上男性会否定因女性外在魅力而产生的晕轮效应。Congo等人(1990)通过元分析认为, 外貌的晕轮效应可解释为:知觉者潜在地预期外表有魅力的人,其社会适应性必好。 (2)单纯接触效应 个体对特定事物的接触频率与喜爱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即单纯接触效应。该效应的成因一直令众多心理学家深感困惑。然而,近期的多项研究表明:单纯接触效应正是一种内隐态度效应。譬如,重复呈现的刺激(人或物)增强了被试的知觉流畅性(即再现时辨认更容易),于是被试在无意识中产生了对该刺激的喜爱,即不知不觉地对对象产生了正面评价。
我们试图这样来解释晕轮效应:若被试已知某对象具有特征B, 他日后则可能在无意识中依照B特征产生某种正向或负向的扩散性态度, 此态度将会影响到被试对对象特征A的判断。当被试对B影响A 的效果全然不知时,我们即认为:个体对A的判断内隐地受到“他对B的态度”的影响。至此可对内隐态度作如下定义:它是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这种痕迹影响是在显意识水平上无从觉知,但又潜在地作用于个体对社会对象的情感取向、认识和行为。
自尊研究 (1)角色扮演效应
实验者将某一具有争议性的观点硬性分配给一组被试,让该组被试为此观点寻找支持性论据;而给控制组被试则呈现出与前者几乎同样的论据。结果发现,参与角色扮演的实验组被试比控制组更确信此观点的正确性(Kanis,1954)。 我们可从内隐自尊的角度对此现象做出较完满的解释:首先,被试在接受角色扮演任务时,就在自我与所分配的观点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其次,被试对自我的肯定性态度潜在地泛化到了所分配的观点上,并对此作出积极评价。(2)判断中的自我偏见效应 许多研究发现, 人们在做出判断时,由于自我的肯定而潜在地产生一种判断上的偏见。在生活中,对于令人满意的结果,人们倾向于从自身寻找原因,而当结果不满意时,人们常从外部寻找原因。一言蔽之,人们倾向于从有利于维护自我形象的角度做出判断,以修正过去的记忆。这一自我认知偏见具有适应性功能,有助于保持自我的完整统一性。进一步来说,自尊要受到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及他人评价的影响,旨在社会比较中强调自我提升。譬如,沐浴在名人折射出的光环中,个体会觉得自我与这位成功者存在某种积极的、令人羡慕的关系;当与失意者相处时,自我可能会无意中表现出对他人的疏远和挑剔。这种无意识的亲和与拒绝,正是由内隐自尊导致的;因为无论是亲和一位有魅力的人还是疏远一位毫无魅力的人,实际上都出于维护个体自尊的需要。我们可以认为:内隐自尊是过去自我态度积累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是个体在评价与自我相关的对象时,由自我态度带来的一种无意识效应。
刻板效应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刻板效应常常内隐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而个体在意识状态下却否认其存在。(1 )种族刻板效应 Dovidio等人(1986)的研究采用了如下程序, 首先给被试呈现一个启动词(“白人”或“黑人”),接着呈现目标词(积极或消极品质)。请白人被试判断目标词与启动词的符合度。当目标词为积极品质且启动词为“白人”时,发现被试的反应显著快于启动词为“黑人”时的速度。此外还发现,对于消极品质,被试对“黑人”的反应速度明显加快。研究者将此现象解释为“矛盾的种族主义”,即“真诚向往种族平等的信仰”与“矢口否认却内隐存在的种族歧视”之间的一种矛盾。(2)性别刻板效应 实验发现, 当一篇文章的作者被标上一位具有典型男性特点的名字时,其得到的评价显著高于该文章被冠以具有典型女性特点的名字。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果正是性别刻板效应在内隐地发挥作用,人们潜意识中总认为男性成就总比女性更大。可见内隐刻板印象作为一种社会认知偏差的结果,是过去经验和已有刻板印象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这种痕迹影响是在显意识水平上无法觉知,但又潜在地作用于个体对某一团体成员特征归纳的心理现象。
三、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理论与科学的研究方法紧密相联。整个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昭示出这样一个规律:科学理论的进步是随着方法论和研究技术的不断突破而向前发展的。正是依赖于间接测量法(如单词辨认、补笔和词干补笔等)才出现了记忆领域的一场变革——内隐记忆研究。不容否认,内隐记忆研究直接为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启示,从上述实证研究中随处可见间接测量法的踪迹。
直接测量法在传统社会认知领域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我们仅以1990年有关“态度”研究的光盘检索结果为例:在72项态度研究中, 其中64项研究采用了直接测量法,只有8项采用了间接测量法。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普遍认可的假设:态度是按照有意识模式进行操作的。该假设是基于直接测量法得出的,然而直接测量法仅能测查出有意识水平(内省状态)上的社会态度,对无意识操作的内隐态度则无能为力。所以间接法是测查内隐社会认知的必需工具。不难发现,上述两种测量法明显不同:(1)研究目的与被试操作任务的一致性不同。在直接测量法中,研究目的与被试的操作任务是明显统一的,如研究者欲评价被试的种族歧视水平,便让被试直接对黑人和白人做出评判;而在间接法中,实验目的与被试操作任务则是分离的,如研究者先告知被试所测的对象为A,但实际上却是以A的反应去推断个体对B的态度。(2)测验线索不同。在直接法中,测验线索单一,常为一个明晰的线索,即直接标识社会客体的关键特征;而间接法中,测验线索多样,既有显线索又有隐线索,即标识社会客体关键特征的线索是隐涵的,表面上与被试完成当前任务是无关的。(3)反应指标不同。直接法中, 研究者直接以被试的反应水平为指标;而间接法中,则常以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的反应成绩差异为指标。
目前,间接测量法在社会认知领域中使用得越来越多,主要有:(1)反应时法 由于完成判断任务的反应时具有相当大的被试内差异, 故用实验组与被试组的反应时水平差异来考察内隐社会认知效应。 如Gaerther等(1983)用反应时法来测查内隐刻板效应。(2)补笔法这是研究内隐记忆的一种重要方法,即被试学习一列单词后,主试给被试提供单词的缺笔词,要求被试把心中首先想到的单词填出来。目前,补笔法已被借用到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如Gilbert等(1991 )用补笔法来揭示内隐种族刻板效应的存在。(3)阈限下条件法
主试给被试迅速呈现一组附有情感色彩(愉快或不愉快)的刺激物,继而呈现一清晰的中性刺激物,目的在于测查被试是否对原先的中性刺激做出了情感性判断。如Krodnick(1992)采用此法证明了内隐态度的存在。(4 )投射法 即让被试根据一张模棱两可的照片或图片讲一个故事,或对一个抽象的刺激(如墨迹)进行联想性描述。Koedtner(1989)用投射法研究了被试的内隐动机并将其与外界动机相比,结果发现:投射法和直接测量法所测的内容具有质的差异。Spangler(1992)对成就动机的测量进行元分析后发现:用投射法测量的成就动机比用问卷法(直接测量法)具有更高的预测效度。此外,还有其他的测量法。由于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对象具有纷繁复杂性,所以相应的间接测量法也就很难整齐划一。
内隐社会认知理论重新解释和整合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社会认知研究的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然而它毕竟还是一个尚未成熟的理论范畴,许多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方法学和具体研究技术的突破,内隐社会认知必将在社会心理研究领域翻开新的一页。
(本文得到陈会昌教授的热诚指导,深表谢意!)
收稿日期:199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