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251800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成为人们获取资源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在改变教育的同时,也在改变学生本身。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班内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平常的家庭作业做得特别好,但正规考试出错率较高。于是我通过和家长及个别同学的交流发现学生在做家庭作业时使用了电脑、手机、计算器等电子设备,对于电子设备的依赖惰化了学生的思维;甚至还发现上网玩游戏(小游戏)的占一半以上,关注影视文艺动态、体坛动态、娱乐新闻的占不到四分之一,看电视、电影的占十分之一,上网聊天、找朋友的占十分之一;其中也有极个别的学生浏览过色情、暴力网站。因此,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对学生有用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网络,我提出以下几个意见:
一、对待网络不能过于依赖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类似题库的APP,这类APP可以通过拍照直接搜索答案。个别学生甚至养成了“拍立得”的习惯,在学校不完成作业,回家后手机拍一拍,第二天交一份“完美”作业。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双基”的形成。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差,这就需要家长在旁督促。
二、对于网络交友问题持不回避、不否定的态度
针对这一问题,要通过正面教育让学生明白,习惯于网络交流,会降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尤其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过于依赖网络,不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另外,网络交流方式有一定的虚拟性,是通过昵称来交流的,别人确认你的存在就是你的昵称。如果换了昵称,那么你在网络中就是一种全新的存在,一切从头开始。因此“网友”只是个人某一真实方面的缩影,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他的本性,所以一定要保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态,当然也要有“害人之心不可有”的自觉。
三、让学生了解“网瘾”的后果
天津一少年因沉迷网络,导致其难以区分现实与虚拟世界,最终从24层的高楼纵身而下,结束了纠缠自己的痛苦。像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沉迷网络的不良后果,教会学生健康地上网。
四、将网络由娱乐工具转化为学习工具
大多数学生都对网络有兴趣,那我们就好好利用网络,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出现了很多网络学习方式,如MOOC、SPOC等,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兴趣课程,以促进自身个性化的发展。大力提倡网络学习,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不仅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功课来学,更要把它转化成一种工具来帮助我们学习。网络资源有很大的优势,并且新课程改革非常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因此我们要努力抓好信息技术教育,将网络变成学生学习资源的宝库。
我相信,只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一定能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以提高自身素养。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论文作者:杨立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网络论文; 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家长论文; 阳信县论文; 这就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