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使建筑材料飞速发展,以适应环保、节能、轻质、安全、高效的需求,从而慢慢取代了传统的建筑材料。本文对新型的建筑材料应用及发展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新型;建材;建设工程;应用;趋势
1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建筑材料一直过于单一,技术水平也比较落后。进而,我国施行了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变革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制约小块实心黏土砖的发展,快速推进新型建筑材料并且改变建筑物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质地轻薄,强度大,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使用新型建筑材料能够提升房屋的功效,还能使建筑内外更具有时尚氛围,最大程度满足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结合功能性来说,一些新型建筑材料能够降低建筑物自身的重量,有利于轻型建筑的推广,还有一些新型建筑材料能够节约资金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新型建筑材料为建筑技术手段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企业要大力发展轻质建材和混凝土砌砖,应用复合墙体材料,对日后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以及创建节约型资源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
2.1材料复合化
通常由有机或无机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利用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加工制造得到新型建筑材料,使得新型材料具有多种材料优势的综合性能。
2.2绿色节能
随着对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研发和应用,新型建材质量和功能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新型建材满足绿色施工、节能环保的要求,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应是集生态节能、绿色环保于一体的建筑材料。近年来墙体材料的不断更新,建筑节能已经得到解决,建筑材料同时还具备保温、防水、装饰等功能。新型建筑材料无论是在满足居民的审美意识还是在使用年限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建筑材料可被循环利用,这样大大降低了重复生产,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施工,施工方法简单,可有效提高施工进度。
2.3先进性
先进性是新型建筑材料的内涵,也是评价新型建筑材料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具有先进性,一方面新型建筑材料具有抗震、防火等特点,另一方面还具有高强度、耐用以及采光的技术要求。提升新型建筑材料的技术,保持先进性是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
2.4功能多样化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新型建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其具有多种功能,建筑材料从单功能向着多功能方向发展,新型建材不仅要满足施工要求,还要具备一定的灭菌、环保、防毒、防火、防潮等功能;有些新型建材料强度高、重量轻、节能、绿色环保,有很好的装饰效果;有些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可有效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降低建筑物的自重及降低工程造价等;还有些新型建筑材料可做成各种造型和喷涂各种颜色,满足装饰装修工程对美感的要求。
3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3.1墙体材料的应用
墙体作为建筑物的承重結构,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前我国建筑使用较多的墙体材料有粘土空心砖、粘土砖、非粘土砖、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轻质板材等。当前在建建筑物的墙体多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塑料材料以及轻质墙体材料。此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隔声以及安全性能等。相比较传统的墙体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有着质地轻、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防水性好、隔音效果明显、易加工性强等特点,在降低建筑材料重量的同时还能减少材料的使用和能源消耗。
3.2保温材料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对保温隔热材料的研究较为深入,相继研发了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岩棉板、玻璃棉、珍珠岩保温板、聚氨酯泡沫板、珍珠岩保温板。硅酸盐负荷浆料等不同材质的保温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世界保温材料的发展较为荀淑,矿棉和玻璃,矿棉和玻璃棉材料在市场领域中占有50%的应用率,泡沫塑料保温板占有40%的市场应用率,硅酸钙以及膨胀珍珠岩等保温材料占有5%的应用率。目前,新型的保温材料有钢丝网岩棉夹芯负荷板(GY板)、硅钙保温板、石膏复合板以及GRC夹芯复合保温板。相比较同类保温材料,新型保温板有着良好的保温效果、材料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强度低、施工性能较差以及和建筑物基体连接不够牢固等缺陷。
3.3防水材料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防水材料方面的发展较为迅速,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其中包括了桥梁、隧道、水利水电、国防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在不同行业所应用的材料均不相同。当前防水材料包含了防水卷材、密封材料以及堵漏材料。
3.4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混凝土作为现代化建筑材料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RPC是一种有着超高强度、超高韧性以及超高稳定性的新型水泥基础材料。由于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性能优越,抗压强度是普通水泥的2~4倍,抗折强度是普通水泥的4~6倍,其将是未来施工中的主要应用材料。当前我国多所大学均对RPC活性粉末混凝土开始了深化研究,不少学校已经制备了抗压强度超过200MPa的混凝土。25mm厚同强度的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相当于6Omm厚的C40混凝土,RPC中相关掺合料的应用,改善了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提高了其强度和耐久性,对强度和相关力学性能有较高要求的部位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4新型建材发展趋势分析
截止到目前为止,普通建筑物的寿命一般情况下在50年左右。现代社会基础设施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性也不断提升,比方说超高等建筑、大型水利基础设施等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呈现出周期长、花费多以及维修难度高等特征,因此会对建筑的耐久性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其次,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地对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进行开发利用,在此过程中也需要使用大量耐久性较强的材料。现阶段开发的目标是耐久性强的混凝土、钢骨混凝土以及防锈钢筋,在恶劣环境当中长期保持各项性能的材料,也是重点研发目标。在空间维度比较大的建筑物当中应用到的第五代膜材料,逐渐在我国范围内建设工程当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它实际上是由高分子聚合物土层和基材依据所需的厚度、宽度,在施行特殊性比较强的工艺措施粘合在一起,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展现出来的特征是承载力比较强,可以在大空间构筑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展现出比较强的适应性,也具备一定自然生态美观性。
5促进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的措施
5.1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已经成为新型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来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现实状况。从古至今,由于人们大肆砍伐树木,开发资源,石油能源,造成我国原本丰富的地质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对此,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就成为我国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另外,可再生资源还能降低垃圾的排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总体来说,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损耗,节约能源,降低环境的污染率,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脚步。
5.2新型材料与创新技术相融合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主要依附于新的建筑材料以及创新性科学技术,成为新型材料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技术,都有利于促进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另外,利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促使建筑材料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新型材料建筑的应用效果。
结语
针对创新型建筑材料开展的研究工作,是建设工程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只要将科技以及研发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可以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做出保证,也可以让自身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当中逐步占据一席之地,在生产力不断提升以及建筑材料研发力度提升的背景下,人类日常生产生活当中可以应用到的能源越发减少,因此建设环境保护自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姜力.新型建筑材料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7):166-167.
[2]靳世隆.建筑装饰节能环保新型材料优势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27):177-178
论文作者:张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新型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物论文; 混凝土论文; 节能论文; 保温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