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与方法论文_刘艳辉

浅谈电力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与方法论文_刘艳辉

(大唐吉木萨尔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831799)

摘要:为了确保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一定要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实际的应用中,因为干扰源较为复杂,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干扰方法,最大程度上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进行继电保护系统抗干扰设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系统装置本身,对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当加强对关键技术的开发,提升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与抗破坏能力。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抗干扰

1继电保护系统干扰的来源

1.1接地故障干扰

在变电站内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电流多向或者单向接地。因为一旦产生故障之后,这些电流就会具备独特的性质,从而从变压器的中性点进入地网,然后再经过架空的地线以及陆地流入故障点。因此,变电站的地网就会储存大量的电荷,从而造成了极强的电位差,对电力继电保护装置产生破坏。

1.2电感耦合故障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对隔离开关进行操作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电感耦合的状况,这样会导致高频电流的产生。如果说这些高频电流输送到高压母线的话,那么就会在高压母线的周围产生一个巨大的电磁磁场,而磁场有可能再对电缆进行作用,从而对二次回路产生的电压造成影响,然后流向保护装置的二次设备端处。而高压母线上存在的高频电流则通过接地的电容流入地网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网中不同点的不同电流差。最后导致的结果总的来说就是二次电缆的屏蔽层失去了作用,对电流的二次回流造成了影响。

1.3断路器操作故障

断路器操作出现故障,就是在电力继电保护系统中的电感线圈被切断之后会对直流控制的回路产生电磁频率为50MHZ的干扰电波。而且在运用一些例如计算机或者手机等现代化通讯设备的时候,同样会产生不同频率的干扰电磁波,这也是会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造成影响。

1.4雷电干扰故障

对电力继电保护系统造成干扰的来源主要是雷电造成的干扰故障,并且雷电干扰故障状况的出现主要是发生在夏季的雷电高发期和雨季。当户外的电线结构构架受到雷电的打击之后,会有大量的电流不断的流入地网中,又在地网电阻的作用下造成了暂态电流的出现。这种电流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在二次电缆层的不同接地点有一次产生暂态电流,此时就会直接性的绕过屏蔽层,进而产生一些干扰电流。除此之外,所产生的电流还会再次的流向二次回路,进行再一次的干扰。

2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设计

2.1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设计

(1)光电隔离措施。这种设计是利用光电耦合器将工控机控制的系统和外围的接口隔离开来,并且采用了接触器隔离的方法,这样就避免了强电流和弱电流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了抗干扰的目的。(2)接地技术。把数字地、模拟地、功率地进行分离,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各个地线之间的干扰。对于微机保护的内插件而言,要严格遵守接地的原则。(3)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了数据采集卡和数字输入输出控制卡,这两种卡都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这样就使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达到很大的提高。

2.2在继电保护系统中,主要软件抗干扰能力设计

(1)系统的自我检查: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系统各项功能的工作状态,将进行自动检查,如果发现有故障时,它可以自动给用户进行提示,方便用户及时处理。(2)软件冗余设计: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冗余设计中设置了数据冗余,这就把一些极为重要的数据增加了冗余位,增强了检查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3)软件陷阱: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中设置软件陷阱,一旦受到干扰后,就会使程序指针混乱,当其执行了一段程序之后,就会落到陷阱中,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

3.1抗电源干扰的措施

在电力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对于电源干扰应当从根本上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降低继电保护装置受到干扰的概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设置电源滤波器,消除在传导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或者磁场;②增加机箱的屏蔽作用,一般情况下,装置内部的电源线会产生一定的干扰,机箱的屏蔽功能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电源线产生的干扰。此外,在选择滤波器的时候,要选择能够屏蔽接地的滤波器,能够缩短电源线到机箱柜体之间的距离;③选择综合功能好的开关电源。一般市面上较为流行的电源开关是输出波纹噪声小、抗干扰能力强的KTD的电源开关,从而达到保护系统的根本目的。

3.2做好装置硬件抗干扰工作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选用抗干扰能力符合有关规程规定的产品,并采取必要的抗干扰措施,抗干扰能力不达标设备不能引入系统。例如:光耦开入的动作电压应控制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以内;所有涉及直接跳闸的重要回路应采用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以内的中间继电器,并要求其动作功率不低于5W;保护装置本体的所有隔离变压器(电压、电流、直流逆变电源、导引线保护等)的一二次线圈间必须有良好的屏蔽层,屏蔽层应在保护屏可靠接地等都是引进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从根本上隔离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3.3强化二次系统风雷接地

在电力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设计好相应的放射系统,防雷工作是电力系统保护站需要高度重视的环节,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具体而言,为了搞好防雷工作,首先是要搞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工作。在整个过程中,要从根本上统筹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全面设计,从隔离、屏蔽、接地、限幅等几个方面达到保护的根本目的。

3.4加强继电保护装置与通讯设备的管理

随着继电保护智能化程度越高,继电保护装置与通讯设备连接更加紧密,通讯设备产生干扰及误信号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通讯设备共屏安装,当两者采用数字接口时尽量避免采用电连接方式;当两者之间采用接点接口时,接口回路工作电压应大于110V,以提高装置抗干扰能力。

3.5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推广

常规保护装置是通过电缆直接接入常规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与电压量后在保护装置完成模数转换、通过二次电缆采集一次设备开关量信号、通过二次电缆跳合断路器,由于电缆铺设距离长,大多经过高压场地,故受到干扰多而且复杂。而在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应用实现了采样和跳闸的数字化,促进了变电站二次回路的光纤化、网络化,极大的减少了二次长距离电缆的应用,大大提高保护二次回路的抗干扰能力。

4结论

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就需要对电力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深入的了解,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保证电力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对电力继电保护系统造成干扰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说,有关的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同时还应该在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上进行改革创新,加强对相关保护技术的研究,不断的提高电力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参考文献:

[1]付致婷.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初探[J].科技视界,2017(31):94+72.

[2]李书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8):20+22.

[3]宋健.关于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8):21.

[4]黄威,彭璠.浅谈电力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与方法[J].低碳世界,2017(07):45-46.

论文作者:刘艳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与方法论文_刘艳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