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处理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给我们论文,美国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全球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这是一场真正世界性的危机。波及了世界经济3大主体——美国、欧盟和日本,也间接地波及了各个新兴经济体,在一些大陆(例如拉丁美洲)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也是一场总危机,投资和利润以及就业和消费都受到了打击。这甚至是一场生存危机,这种生存危机不仅是指经济衰退在经济方面造成的严重后果,而且在精神和道德上也使西方社会陷入危机。因此,研究西方大国此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美国处理危机的经济政策,对我们有着十分深刻的启示。
一、美国的经济调解方式遇到了问题
现在有3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摆在美国人面前:一是股票市场不景气是否会使经济振兴归于失败并使世界经济陷入通货紧缩中?二是美国的企业领导人拼命地侵吞他人利益的情况越来越多,从这点来看,是否可以说美国的资本主义即是“盗窃”?三是如果没有信任,法制和市场制度就无法运转,那么,必须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恢复信任?
我们首先看第1个问题。整个问题在于,应当采取行动,使新经济不要污染“旧经济”,使金融经济不要卷走实际经济。从这个角度来看,20世纪30年代危机的教训还应值得反思。解决通货紧缩这个问题的“解毒剂”有3种:一是适应新形势的预算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行这种政策是为了预防现金的缺乏,现金的缺乏会突然导致经济的停顿,阿根廷的情况就是如此;二是银行和金融系统的支持;三是密切的国际合作,以防止各种保护主义措施和货币贬值的措施。但是,决定西方世界的美国、欧盟和日本都表现得对危机形势认识不足。美国通过追求单边主义和威慑战略加剧了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形势。除此之外,它还恢复了贸易保护主义和货币贬值的政策。欧盟通过实行高利率和稳定公约机制,坚持要实行通货紧缩的政策。日本仍然无限期地推迟结构改革,而日本要冲破它多年来陷入的通货紧缩周期,进行结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再来看第2个问题。从安然公司、全球有线通信公司、阿德尔菲亚通信公司到世界通信公司,从维旺迪公司到基希公司,种种事件明白无误地表明,本世纪西方世界所遇到的并不仅仅是偶然的不顺,而是一场大危机。这场危机使西方世界的调节方式成了问题。同时也使西方世界的价值准则、道德观念、规则和运转标准成了问题。近几年来,企业的管理工作在不断得到加深,但与此同时,在那些昨天还被奉为典范的企业内部都形成了一种“捕食性质的”资本主义制度。据2002年7月31日的《金融时报》说,2001年1月以来,美国宣布破产的25家大企业中的领导人和管理人员,共私分了33亿美元的各种收入,从而毁掉了2100亿美元资产和9.4万个就业机会。幸亏美国的多数企业在管理上及时采取了措施,防止了像安然公司这种企业倒闭的危机。
我们来看第3个问题。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会生成其自身矛盾的力量。自第1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这条“变色龙”便经常发明解决危机的办法。毫无疑问,目前西方世界观遇到的是一场重大危机,而不仅仅是一系列局部的机能失调。这场危机的首要根源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放的经济和社会需要有新的制度和标准,而西方国家,首先是美国的领导人在这一使命面前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陷入金融业的苦战。1987年8月,道·琼斯工业股份指数达到2700点,然后开始逐渐走低。刚上任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要研究人员加速研究,如果股价像1974年和1975年那样,或像1981年到1982年那样重挫,造成经济衰退,对经济和金融体系来讲就会十分危险。1987年10月14日到16日之间,道·琼斯指数下跌了将近300点,使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都十分不安,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事。在纽约,公开市场的柜台从所有初级经济商,尤其是从银行手中购买国库证券,以增加银行的储备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潜在的证券买盘有钱去买。有可能的话,还要让人们有意愿去买股票。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后来几个月,1987年10月美联储投放到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资金必须收回。美国从前花了很高的代价打败通货膨胀,这种成果不能放弃。同时每一个人都害怕市场崩盘对经济造成影响。后来,随着美国信用需求的增加,利率上升,美国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开会后,放到纽约储备银行交易柜台的话是:“随势稳定操作”。由于美联储的巧妙操作,出售了美联储近期增加的美国国库债券库存,抽回了灌注在金融体系里的资金。后来,美国人反思,传统上被视为不同市场的股市、股票指数期货市场和股票选择权市场,事实上都是同一个市场。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市场同步波动,由金融工具、交易策略、市场参与者、结算与信用机制联结起来。崩盘是因为,在某一个市场流动枯竭时,参与者被迫到其他市场执行交易策略,靠相关工具互相联结的其他市场无法共同发挥功能。
二、拯救存货业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经济发展平顺,其中只有偶尔需要补救其他国家的愚行的插曲。事实上,这段期间需要作很多决策,可以回旋的空间经常很小。2000年初,美国总统克林顿第4度任命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成就,就是成功地管理了1989年到1991年银行业的严重衰退。
这时,美国的中型银行的获利率,从占资产1%的传统水准降到大约只有0.6%,至于比较大的银行,如果有人要求他们采用诚实的做账和估价标准,大多数应该都会出现亏损。贷给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变成呆账,而企业并购贷款的问题更严重,最严重的则是商业不动产贷款问题。这个问题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当时疯狂建设的热潮吸引美国银行,为已经过剩的办公室建筑及购物中心提供融资,同日本银行与美国存贷银行展开激烈竞争。这时,整体存贷的净值已经跌为负数,只有几家美国最大的存贷银行仍然具有偿债能力。
美国政府通过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保证清偿美国存贷银行的千百亿美元。这家保险公司是联邦住宅贷款银行理事会的附属机构,其拥有的保险基金已经山穷水尽。美国联邦住宅贷款银行理事会存贷银行存活的对策之一,是发行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凭证,存贷银行可以把这种凭证拿到地区住宅贷款银行,作为贷款保证取得现金。早在1987年,在地区住宅贷款银行中,这种凭证价值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每一家地区住宅贷款银行都有一位最高主管,负责银行的经营绩效,他们对于接受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的凭证作为贷款的抵押,都觉得忧心忡忡。形势很明显,到了某一个时间后,美国国会势必要拨出巨额资金来重建存贷银行的资产,使存贷银行的净值等于存款负债。同样清清楚楚的是,国会讨厌这一点,所以不打算采取迅速行动。老布什政府则在新上任的头几个月就大张旗鼓地推出“清理存贷业混乱”的立法案。
1989年2月,有人传言在2月的总统纪念日这一星期周末,可能爆发存贷银行挤兑风,所以一定需要新的贷款,有人建议安排资金,其中45%由联邦住宅贷款银行拿出来,联邦储备银行也要拿出45%,另外10%来自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在财政部未动用的7.5亿美元信用额度。根据美国1980年存款机构解除管制与贷币控制法,美国地区联邦储备银行有权通过贴现窗口,贷款给本地区的存贷银行。重大的阻力来自美国住宅贷款银行体系内部,美国国会也没有干预,因为当时美国的存贷业实际上每个月都要损失几十亿美元。如果若干存贷银行倒闭后,存款户得知可能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拿回存款,因而会引发存款户的激愤,所以在存贷银行问题的表面下,是比不动产市场崩溃更大的问题。
美国1990年到1991年经济衰退时,有一个问题很明显,就是银行不愿意随便作商业放款。1990年内,美国民间净贷款金额为3890亿美元,到1991年,降为1 980亿美元;非金融企业在1990年共贷款1240亿美元,在1991年却偿还了新借款中的360亿美元,这种现象当然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不是出现“信用紧缩”,就是企业不向银行贷款。为了鼓励贷款创造隐定的复利曲线,美国联邦资金利率已经压低到3%,低于通货膨胀率,长期利率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比较大,受降低利率的影响较小,而且短期利率降低是长期放款需要提高利率的原因。由于银行借入短期资金来承作长期贷款,陡急的复利曲线就会改善银行的获利能力,鼓励银行放款。
银行不愿放款,有人提出的解释是:银行金检人员执行严格的金检,把银行贷款分类,并且打入呆账,联邦存保公司的金检人员尤其如此,因为存贷银行纷纷倒闭,许多人抨击金检人员事前金检不利。管理松散的批评满天飞,纷纷指向联邦储蓄贷款银行理事会。还有人说:审核银行、也审核存贷银行的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审核不力,没有发现存贷银行的欺诈行为而被诉讼,要求赔偿巨额的损失。会计师务所因而强迫银行认列放款损失,金检人员反而没有这样做。因此,有人警告,如果不对银行严格审计,会计师这一行可能有消失的危险。
美联储把资金输入到银行体系中,1991年12月到1992年12月,现金加支票存款构成的(是指狭义的货币供给量,包括流通的通货和活期存款,但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暴增了12.6%,是美国历史上成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事实上,这一年期间,美国经济确实缓慢地好转,但是速度不够快,无法让老布什总统在总统大选中应付克林顿用“问题在经济,笨蛋”的攻击,以致连任梦断。然而,美联储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就是货币供给增长远远超过这一年经济缓慢复苏所需,但它不能、也没有控制银根,经济复苏的力量太脆弱了,无法承受信用收缩,但是可以告慰的是,虽然飞速增长,(是指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的年增长率却不到2%,包含在之中,加上买回协定,小额储蓄账户和银行的货币市场基金,这样,市场上就有数量极为惊人的交易性资金正虎视眈眈,准备在全国的存储转变时开始采购。
这样,持有这些游资的人进场购买证券,而不是购买产品和服务,结果美国没有出现通货膨胀,而是出现资产价格膨胀。简单地说,就是出现股市转好。股价上涨主要是因为资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提高。电讯和计算机科技进步创造的庞大投资机会以及通货膨胀压力随着美国政府联邦预算趋向平衡而减轻。中央银行家的梦想中,还有一个难以了解的奥秘,就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货币刺激在一个国家里会造成物价上涨,在另一个国家里,却造成资产价格膨胀,对美国人而言,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的货币政策十分成功,却让他们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例如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刺激不可避免地会以消费者价格上涨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是发生的时间可能延后。然而,这段时间美国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三、美国的金融体系就是一个风险机制
一些美国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放松后,股价可能上涨,同资本的重置相比,企业股票的总市值会因此变得相对提高,从而降低资本的有效成本,因为同工厂与设备的实质成本相比,新发行股本会卖到相对较高的价格。因此,即使银行贷款利率只对宽松政策微幅反应,货币政策仍然可以影响资本的成本,进而影响投资支出的成本。政策引导的资产价格变化也可能影响需求,表现的方式是改变家庭与企业资产的净值,这种变化可能引发大家修正所得期望,促使家庭调整消费。其中有两种刺激:一方面,市值超过建立企业的实际成本,这会让企业家相信投资有利可图;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资产稳定增加,也会促使大家更自由地花钱,购买产品和服务。
1994年,美国一些精于数学的分析师,开始销售大量的基础资金和避险基金。所根据的前提是,他们的电脑显示,投资不同类别的有担保抵押债券“分割债券”,不管这种工具的市场上涨或下跌,肯定会有优厚的投资回报率。最新奇、又受欢迎的分割债券,是抵押权债券类别中“只含债息”和“只含本金”的两种分割债券。“只含债息”分割债券应该会滋生相当稳定而持续的收益,而且就像任何持续的收益一样,如果新工具利率大跌,从中得到的收益会更有价值。“只含本金”分割债券应该是一种长期投资,大家在遥远的未来出售住宅或清偿抵押贷款时,投资这种债券的人就会收回本利。然而,如果利率像1990年至1992年间这样大幅下跌,大家可能把旧的抵押贷款拿去重新申办,这样应该让“只含本金”的分割债券更快得到比原来所计算金额还高的收益,“只含债息”的分割债券的回报率则应该下降。
当然,如果利率下降时,高利率抵押贷款户若不去转贷利率较低的贷款,“只含债息”的分割相对回报率就会提高。这一切的计算非常复杂。只有那些金融大师懂得如何计算。顾客从业务代表手中购买大师的产品时,通常会忘记人类行为不能高度精确地预测。数学专家和决策者没有算到的是,美联储居然在1994年2月提高利率,一些持有庞大担保抵押权债券仓位的经济商,都遭到严重的亏损,皮巴蒂公司的亏损尤其严重,该公司一向是这一市场的最大玩家。一家叫做“花岗岩资本”的风险基金倒闭,洛克菲勒基金会投资的5000万美元就此一去不回。
担保抵押权债券市场崩溃时,10年期国库公债跟着快速下跌,美国一般抵押贷款延续期限间平均是12年,精于数字的基金经理人就用最接近的流动性工具,也就是10年期国库公债,作为所持有担保抵押权债务仓位的避险工具。这是找到一种会同步变动的工具,这样在市场崩溃时,就可以在相对应的市场中卖出另一种工具,以保护自己所持有仓位的价值。美国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正常的期望是:联邦资金利率上升,会缩小短期和长期利率的差距。中央银行愿意提高短期利率,完全是希望鼓励长期债券的投资者,相信通货膨胀会受到控制,1994年2月,美联储把利率微幅提高一码,却造成了反效果,因为这样做不但重击了担保抵押债券市场,效应还传到10年期国库公债上,之后又影响30年期国库公债,股市上升的趋势也因此停了一年。
这使美国的金融界认识到:应该让货币市场多了解美联储做了什么,打算怎么做。让市场更清楚银行的行动,以及银行这样做对本身投资组合价值的影响。格林斯潘在1989年告诉国会:“在市场变化多端的情况下,宣布储备金或利率的短期目标应该是相当于不明智,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正常时期,公开宣布的规定也不能妨碍政策的及时与适度的调整。”
经历了1994年利率提高一码引起的波动,美联储改变了习惯,不再让市场根据美联储纽约交易中心的行动,自行猜测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的决策内容。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在华盛顿定期举行的2天会议期间,不但告诉大家未来数周美联储希望追求的联邦资金利率是多少,而且说明该委员会期望联邦资金利率未来如何变化。事实上,1994年美国联邦资金利率首次爆炸性提高一码时,市场对此“信息内涵”的了解是很清楚的,利率未来会不断调整了。但是,因为很多人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以致市场参与者闻信即改变心态。
1998年,美联储在危机期间,把联邦资金利率降低0.75%。1999年内美联储慢慢收回前一年的降幅,每一次都用神秘难解的语言,在几周前小心警告市场,希望避免1994年2月的悲剧再度发生。2000年上半年,利率又提高了1个百分点,的确让股市停步,并且开始引起人们的思考。2000年夏季,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时指出,他认为联邦资金利率提高0.75%,应该会使强劲增长的美国经济软着陆,回到正常的水准,由于长期债券市场漠视后面两次提高利率,使得格林斯潘面临一个挑战,即要解释在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萎缩的情况下,联邦储备提高银行的隔夜拆款利率怎么会影响实质经济的走向。
2002年,美国、日本、欧盟的长期利率已下调到历史最低水平。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前景越来越不明朗,而且对物价下跌的担心越来越多,投资资金集中在国债上。由于担心再次发生像“9·11”那样的恐怖袭击事件,并对金融体制表示担忧,因此,投资者对购买企业债券持慎重态度。特别是因购买美国公司债券而遭受损失的欧洲保险公司,已经把资金转向购买低风险的本国国债,使更多的人认为,美国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大。
四、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
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中国的金融市场到处都是投资的机会,当然风险也处处存在。中国经济所以成功,机会与风险并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与美国的市场体制已经十分相似。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的市场已经完全同国际市场融为一体。美国的经济模式和环境同中国相比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风险恰恰成为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市场的最大诱惑力。因此,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银行业已经走向了市场化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已经加快了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这4大商业银行向金融控股公司方向发展已经成为金融业的一大热点。在经济全球化的框架下,把现在银行改造成集团化形式,有利于分出“好银行”(优质资产组成的部门)、“坏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中间业务部门”(主要进行证券、保险业务)。2002年12月,中信控股公司正式挂牌,光大、平安等金融集团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正积极构建金融控股公司。此外,一些产业资本集团,如海尔、宝钢、鲁能等公司,也形成了对一些金融机构的控股结构。为了加快这一改革步伐,分析上市已是国有商业银行正积极实施的改革,中银香港已经成功在海外上市。集团化模式有利于我国的各大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同国外的金融公司竞争。
2.在风险机制下完善中国的股票市场
在美国的证券市场上,从来就没有安宁的股市,尤其是美国的证券市场,总是迷雾重重。2002年,美国的股指下降到近年来的最低点,美国证券业的低迷状态也影响着中国股市,2002年尽管中国经济稳步上升,但股市也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波动。基于这样的市场背景,中国的证券业进入淘汰和调整期。有一点是肯定的,政府的信用会逐渐退出。机构运作越来越规范,投资者已经习惯了进入或退出市场。在证券市场上追求的是生存、合作和保护。第一是求生存。中国的商业文化是“胜者为王”强调胜败。在这样的市场中,生存是第一要义,活下来是最重要的。第二是求合作。中国的证券业,包括中国的其他行业的竞争太残酷,生存的精髓在合作。第三是保护。保护的含义一方面是自我保护,另一方面是寻求行业保护。证券监管的动能是保护——保护行业,保护市场,保护投资人。保护这个行业是建立一种制度,不能一条鱼坏了一锅汤,保护这个市场是让市场保护有序状态,保护投资人让市场不能成为无源之水。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成为真正意义的风险市场,是与全球金融市场接轨的市场。
3.利用债券市场开拓企业的筹资方式
近年来,在类似美国的发达资本市场经济体中,企业的短期债务资金都有从市场上筹集的趋势。目前,美国企业短期债务资金60%以上是通过发行短期债务筹集的。因此,随着一系列金融管制的放弃,中国市场上包括国债和金融机构债券,同样会成为今年资本市场的热点。比如,最近南京发生的城市企业债券卖得十分火爆的情况,其情景一定会很快漫延到全国各地或可能会在更多的城市发生。大力发展国内资本市场,加大对外开放也是今年的重头戏。在QFII(QFII表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推出之后,QDII(QDII表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与CDR(是指境外证券投资)的出台也不会遥远。还有,国内企业涌向国外的资本市场,仍然会是2003年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国内民营企业进入香港的资本市场估计会比2002年成绩更好。随着债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有望成为稳定的债券投资者队伍,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投资公司逐步成为套利投机为主的活跃主体。中国的债券市场将会全面改观。
4.利率调整逐步变成市场化
从中国的整个市场条件看,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已经成熟,同美国相比,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已经走得很快,在某种程度上,其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深。如银行间债券市场及发行方式、银行拆借、贴现等业务以及贷款利率的上浮等实例证明了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有200多家金融机构参与银行拆借、债券发行竞标,覆盖面已很广;在外币存款利率上,我国近年来根据国际汇市的变化,不断做了调整,其利率也早已市场化了;目前只有存款利率没有浮动,未实现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好处是银行具有定价权,但是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能拖得太久,因为推广利率市场化后,资金是双向流动,有可能引发机构投资者的存款大搬家。这项工作越慢,引发的危机就可能越大。二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小金融机构有些可能破产,因为大的银行资金量大,大客户多,在资金供求上有优势,而中小金融机构在这点上远远不如大银行,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就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因此,像美国那样推行存款保险制势在必行。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变得更为困难。现在中国工商银行撤掉2万多个营业网点,其他国有银行也着手此项工作,使得广泛分布于县以下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变得更为困难。
5.金融分业逐渐转为混业
从目前金融领域的创新来看,银行与证券、银行与保险、证券与保险业的合作纷纷加强,使得金融业加强了混业经营的经验。当然由于政策的连续性等问题,金融监管当局还没有美国人在制度上那样成熟。但是,不管怎么说,银行业从目前的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值得我国金融业认真研究。
标签:银行论文; 美国金融危机论文; 国债利率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全球金融危机论文; 利率论文; 经济学论文; 美联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