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农业机械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绝对不可避免地会由于人为原因和环境因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和收获。因此如何针对着这种情况切实有效地加以提前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可能发生的农机故障,防患于未然,使得农业生产和收获能够正常进行,农民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成为相关农业部门和技术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农机故障;农机维修;安全操作
1.农业机械常见机械故障
农业机械的机械故障:农业机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偏离初始的设计状态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功能失效,从而影响农业机械正常工作的一种现象。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都会出现机械装备的零件磨损、疲劳断裂、电路老化、部件变形等常见的机械故障,从而影响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其一是由于农业机械操作维修人员的主观因素,其二是由于农业机械工作环境的复杂程度等客观因素(工作负荷、振动和温度等)。农业机械的常见故障及原因:(1)操作及维修人员违规工作;(2)机械零部件的磨损;(3)机械零部件的摩擦磨损、腐蚀及老化等疲劳失效;(4)农机电气系统故障等。
1.1操作及维修人员的违规工作
大多数农户或农机操作人员在使用农业机械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未能掌握科学的农机保养和维修方法,造成农机部分零部件未达到规定使用寿命时,出现了部分零部件过度磨损、主要构件疲劳断裂以及部分功能失效等机械故障。
1.2机械零部件的磨损
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要求,使得农机在运行和工作时,需要承受远远超过其设计承载能力的各种交变应力、应变和超强工作负载的复合作用,从而导致部分农业机械出现齿轮疲劳损伤、轴类零件折裂、弹簧断裂等机械故障。
1.3机械零部件的疲劳失效
大部分农业机械在工作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其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和运动情况,造成两个或者多个配合零件表面之间因摩擦的存在,出现了部分零部件的质量降低、变形,形状以及尺寸改变等疲劳失效形式,极大地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性能,最终导致农机配合以及摩擦面表面故障的发生,零件粘联、磨料脱落、配合表面粗糙和零件损伤等常见的机械故障;此外,大多数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程度的不同,部分零部件与周围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反应,以及部分金属零件维修保养不完善,而造成不同程度的零件腐蚀,从而导致因零件金属表面锈蚀、零件表面强度降低、零件表面总体质量下降等引发的一系列常见机械故障。
1.4机电控制系统故障
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作业要求,引起使用条件恶劣,机械振动明显,湿度温度波动,自身散热性能不稳定等一系列常规性问题的出现。多数电器控制器件、线路、接头以及相关测控部件由于受到多重负荷因素的作用,出现线路老化短路、控制系统电器部件过载、各个环路接口接触不良等故障的发生,从而导致了农机电气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机电控制系统故障频繁发生的现象,致使农机使用存在潜在安全隐患。
2.农业机械故障诊断方法
主要有客观故障诊断法和主观故障诊断法两种。客观故障诊断法就是通过专用的量具、仪器、设备等对故障进行诊断的方法,使用相对复杂,主要用于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维修厂点的故障诊断。主观故障诊断法就是采用眼看、耳听、鼻嗅、手摸对故障进行诊断的方法,简单易行,比较适用于机手使用。因此,这里着重介绍主观故障诊断法:
采用“眼看”视觉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眼睛直接观察农机具的异常现象,如漏油、漏水、发动机排出的烟色以及机件松脱、明显断裂、扭曲变形等。
采用“耳听”声觉检验。根据响声的特征来判断故障部位,辨别故障发生时应注意到异响声与伴随声等现象,注意响声与转速、温度、载荷以及发出响声位置的关系,提高判断故障的准确率。如发动机活塞敲缸与转速、负荷、温度有关。转速和温度低时,响声清晰;负荷大时,响声明显。
采用“鼻嗅”气味检验:根据气味的特征来判断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位,辨别故障发生时应注意到异常气味与伴随的烟气等现象。如皮带的橡胶气味、摩擦片的烧焦味等,都会嗅到明显的异常气味。
采用“手摸”触觉检验:用手触摸怀疑有故障或与故障相关的部位,以便找出故障所在。如用手触摸制动鼓若有烫手的现象,则证明车轮制动器有制动阻滞故障。
3.农机维修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机使用安全隐患防范意识不足
近年来,我国农机使用和维修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隐患意识不强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农机使用与维修发展的主要因素。部分农机使用和维修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护措施,未能全面遵守常用农机使用维修规范,处理突发危险事件的应急处理意识不足,以及对农机使用维修保养观念淡化,从而导致农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
3.2农机使用维修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由于我国没有规范化的农机使用与维修标准,农机的使用与操作没有明确的操作规定,农机的维修保养没有专业的培训,甚至缺乏必要的农机维修技术和常识性知识。同时,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地区,仅仅依靠某些乡村级农机维修站,大大降低了农机维修的效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率。
3.3农机使用维修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由于我国农村土地辽阔,农业产品品种多样,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不同,农业机械的资金投入水平极其不均衡,部分地区农民的收支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农机的使用维修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尽管国家始终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以及农业机械化和实行农机补贴等相关农业政策的出台,但没有取得明显的整体性效果。
4.农业机械维修方法的思考
农业机械在维修时坚持农业机械分类实施,重点领域重点开发的原则,使拖拉机和部分农业机械配套比例趋于平衡,积极鼓励相关农户发展大中型农机和复合式农机,着力改善农机利用率。农机操作人员使用农机时,应熟练掌握农机具操作规程和说明书,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的机械故障。农机维修人员在维修前,应当进行相关技术技能培训,建立网点式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新技能,掌握新方法,全面提高农机维修水平。
5.结语
农业机械出现故障,就会使其农民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变差、油耗增加,作业成本提高等,甚至还会发生机器事故或人身事故为此,弄清造成故障的原因,并且加以预防,对农业机械的正确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柳波.农业机械故障分析和诊断方法[J].乡村科技,2016(36):61-62.
[2]帕提古丽•吐尔逊.农业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16,47(03):44+46.
[3]吴林凤.农业机械的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 (01):57-58.
[4]李苗,贾杰.农业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修复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2):329-332+339.
[5]黄新剑,朱俊平,彭黎明.基于ARM7的农业机械故障检测系统[J].农机化研究,2009,31(06):183-185+188.
[6]聂彩丽,赵晓顺,陈会莲,刘淑霞.现代农业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7(09):229-231.
论文作者:张天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农机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故障论文; 零件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诊断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