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丹丹 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中心幼儿园
【摘要】:目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策略在不断地丰富,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新《纲要》为指导学前教育大改革的环境下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对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认识不容忽视。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 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
一、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质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指的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使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教育过程。对幼儿来说,学习是什么?就是做事,课程就是让幼儿按目标去做事,那么怎么样的行为可称为做事呢?就是为改变周围环境和改变自己为目的,全身性的多感官的投入和行动,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建设就是为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敢想敢做,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不断地完善对世界的认识。
二、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三大元素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关键。幼儿园教育目标看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是影响幼儿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理念是课程建设的指路明灯,它影响了课程建设的方向和质量。其中课程的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整体化、过程化、情景化,这些理念又是相互渗透与关联的。课程建设不仅仅是在原有的教案中加几个游戏环节。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课程理念的更新与创新。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组织多样的课程形式,转变课程评价都离不开教师的观念理解及实施能力。
幼儿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焦点。幼儿园课程建设都是围绕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真正的兴趣点而设计并实施的。首先,幼儿园课程教育形式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现阶段的幼儿以游戏为主,明确幼儿需求与发展的中心指向,也更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其二,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身心发展是具有顺序性的,3到6岁的幼儿,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性认知,针对此年龄段的幼儿多采用直观教学法,为幼儿提供可能多的感性材料,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发展是在多种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而环境具有其隐性的教育意义,一些可操作的可创造的环境因子更能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与环境产生互动,让静态的环境有可操作性与有教育价值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有效实施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施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为焦点,教师有目地的通过创设各种环境,使幼儿在活动中产生内在动机等一系列活动的实施总和。
教师做为课程的建设者、实施者,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是当前幼儿园一项重要的工作。
首先学校层面的上层设计是本园课程建设的风向标,教师开发什么课程?如何开发课程?需要学校层面明确目标、课程建设观念以及内容体系后,教师的课程建设才有了明确的方向。例如大班课程《我的家乡梦》,设计包括课程主题、知识、技能、情感目标,活动内容与活动流程,有一个完整的课程框架,然后引导教师开发具体的课程内容就有了清晰的思路与要求。课程的实施过程究竟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与评价方式呢?这也需要上层的设计,用整体的框架去引领教师们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与此同时,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也离不开教师们的通力合作,教师们在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课后反思、反复研讨整合,才能真正地建设与实施有效的幼儿园课程。
其次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施也离不开幼儿的参与,那么如何才能建设实施以幼儿为焦点的课程?如何激发幼儿内在的动机,使课程变得丰富有趣又有效,
有趣的学习是通过研究儿童,努力使活动游戏化,有效的学习是幼儿将在活动中获得新的经验,能在面临问题和挑战时进行经验的积累和重组。3到6岁幼儿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的,所以要尽可能的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多样的环境和材料,让幼儿与环境、同伴、老师开展多样化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玩不应该是无聊的玩而是可以获得新的经验和新的挑战的,因此在哪里玩?又该怎么样玩?寻求和利用儿童的兴趣点作为生成的课程,如幼儿在我的家乡梦主题课程中对戏剧角色有疑问,我们可以挖掘生成课程越剧,这就是游戏生成的课程。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可以根据老师对儿童的观察生成,也可以根据儿童自己的兴趣产生,老师和幼儿是课程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只有真正地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下去。
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化的发展来自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包括幼儿园、班级的环境、园本文化、家庭环境以及周边的自然、社区的环境等等,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环境呢?幼儿园要根据课程实施的需求,适时地,动态地对幼儿园活动环境进行调整改造,为孩子们营造情境,让他们在这个情境中轻松愉悦地展现自我、表达情绪与合作交流......为了课程建设的有效实施,环境创设更应符合本园的实际情况,例如《我的家乡梦》就可以从大环境到班级环境布置成具有浓浓的绍兴味儿的特色场景,区域环境的也要有特色主题的呈现,背景色调统一,投放材料要结合主题,注意投放材料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年龄的适用性与实用性,环境的创设更应符合社会化的发展,让幼儿能在游戏中初步体验模拟社会化活动,这样的活动更具有意义,也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这样也有利于教师们优化幼儿园课程。
参考文献:
【1】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论与思路(虞永平)百度文库
【2】生活、生命与幼儿园课程 虞永平 《教育导刊(下半月)》
【3】大班优质课榻米游戏-百度文库
【4】学校课程建设背景下的教师课程能力提升与教学行为改进—以常州市实验小学的课程为例 杨文娟 《江苏教育研究》
论文作者:傅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幼儿论文; 课程论文; 幼儿园论文; 课程建设论文; 环境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