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 518049
【摘 要】中国属于地震多发国,于是,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良好设计,以使其具良好的抗震性能尤为关键。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有很多类型,在抗震设计中,设计者应当综合建筑要求、场地条件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抗震结构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层建筑的不同结构体系及抗震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抗震设计
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用地紧张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现于人们视野之中,而这些建筑是否具有较高安全性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问题。设计者必须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抗震等方面性能较佳,才会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并让使用者人身、财产不受危害。
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
1.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种类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是以材料划分的结构体系类型,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高层建筑中被广泛使用着;悬挂结构、伸臂结构、巨型结构、束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框筒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是以结构划分的主要类型。图1为一些结构的平面图:
1.2不同结构体系的特征及其适用面
做为常见高层建筑结构,4种承重部件:柱、梁、楼板与基础组成了框架结构体系,较低的成本、较小的结构自重、较大的所得空间、灵活的平面布置及具成熟运算理论是此结构体系的优点;而抗震性、抗测性不佳是其缺点,因此,在工业厂房、学校、商场、医院、住宅、办公场所等6—15层高度建筑中,框架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1]。
抗震性能、刚度、抗剪强度因剪力墙结构设计而被提升,此结构优势在于:节省用刚量、空间整体性好、抗震性能佳、刚度大等。因具较多墙体,此结构在面积较大的公共场所,如礼堂、餐厅、会议室等中不宜应用。为减少墙体数量,设计者可以框架代替部分层或部分底层的剪力墙,使框支剪力墙结构得以实现。
将一些剪力墙布置于框架结构里,可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于是,其优点为:不仅结构自重低、所得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而且抗震能力佳、刚度大。在高层商场、办公楼中,此结构得到了普遍使用。
剪力墙薄壁筒会被设置在框架筒体结构的中部,为经受绝大多数水平力,会设置普通框架于周边,该框架柱距较大。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此结构受力情形较为类似。
筒中筒结构包括外筒(由柱距≦3密柱组成)和内筒(由剪力墙薄璧组成)二筒体,而“抗震、抗风能力佳及空间整体作用好”是此结构不同于一般平面框架的优点[2]。
将多个剪力墙筒体设于平面上,就形成了束筒结构,因各筒体均不太大,在具复杂平面形状建筑中,此结构较为多见。
①承受竖向荷载及主要水平力的一级巨型框架,由巨梁、巨柱构成;②向一级框架结构上传递楼面载荷的二级结构,由其他楼面柱、梁构成,以上二部分形成了巨型结构,因具小截面柱梁的二级结构,其在布置建筑时平面空间、灵活度较大。
1.3选用体系原则
设计者应充分遵照可靠、安全、合理、经济原则,在考量资金投入、施工现场环境、建筑高度、建筑物的功能等要素后,科学确定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此外,刚性佳、承载力高、抗震性好等为对结构整体性的要求。
2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案
2.1确定合适抗震场地
在建筑物出现因地震的损坏时,损坏状况不仅和地震动有关,还与场地条件有关,因地震会出现地裂与地表错动,砂土、粉及滑坡液化,地基土沉陷等等,确定场地时应避免不利地区,如边坡边缘与河岸、采空区、非岩质陡坡,孤立高耸山丘,突出山嘴,易液化土,软弱场地土等,而应选择利于建筑抗震的地区;若无法排除不利环境,应依地基液化级别、抗震设防种类,采取合适方式,对地基液化沉降进行全部或部分消除、对地基及其上部刚度、结构整体性进行加强,以实现有效抗震;若有严重不匀图层、新近填土、软弱黏性图层存于地基重要承力层范围中,应对地震中地基不均匀沉陷等因素进行预估,对上部结构和基础以地基、桩基加固、加强等;若场地有因地震发生地裂、滑移之患,应进行地基稳固等工作。在设计基础中,以下情况并不合适:于性质完全不同地基土上设计同一结构单元、有些应用桩基而有些应用天然地基、有些用摩擦桩而有些用端承桩;可安设地下室于建筑内,但不可设局部地下室。
2.2设计平面与立面
2.2.1结构简单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传力途径要明确、直接,就是结构简单,若想易于把握限制薄弱部分出现、位移内力分析、结构运算模型,充分预估结构抗震能力,必须保证结构简单。
2.2.2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刚度
双向作用是水平地震的特点,于是,对于任何方向地震作用均可抵抗成为了结构设计时的要求。一般来说,应保证有良好抗震性能及刚度于结构沿平面二主轴方向上,结构的延性与强度是其抗震性能的综合呈现。在确定结构刚度时,应在避免结构变形过大的同时,降低地震作用效应,重力二阶效应会因变形太大出现,既而发生结构不稳及破坏[3]。
2.2.3结构整体性
对高层建筑的结构整体性来说,楼盖作用尤为关键,其具水平隔板功能,可对惯性力加以聚集,再传至各可协同抗震的竖向抗侧力子结构,若抗侧力子结构具不同的水平变形特点、或布置繁复、或布置不均匀,其须靠楼盖的作用协同工作。
2.3抗震结构体系应具多道抗震防线
设计者应对建筑施工、材料、基础、地基、场地、房屋高度、设防烈度、重要程度等综合考量,并全面比较经济、技术条件后选择合适抗震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具多道抗震防线比较合适,防止其承载重力能力、抗震能力因构件、部分结构损坏而丧失。多道抗震防线包括:①第1道防线,在地震时,部分延性佳构件屈服,实现对地震能量的有效吸收、耗散;②第2、3及更多道防线,第1道防线屈服后,其余构件依次屈服,多道防线的设立大大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并且,底框建筑底层高须小于4.5米,不可过大,否则,①会提高失稳概率,原因是:底层刚度会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重心得到了提升,结果增加了框架柱长细比②业主可能因过大高度将建筑房屋改为2层,进而增加了安全风险。强度、刚度分布应科学,防止薄弱点因突变形、局部削弱出现,塑性变形集中或应力集中太大;为增加抗震能力,要对可能有的薄弱点进行科学处理。
2.4保证良好的延性抗震性能
为保证对中度以上地震抗震设防,可致力使建筑的延性抗震性能较佳,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强柱弱梁,将柱相对于梁的抗弯力加大,以使框架塑性耗能力较大、塑性耗能机构稳定;②强剪弱弯,对节点、梁端、柱端组合剪力值人工加大,保证所有结构构件在地震下交替非弹性变形中,不会有剪切破坏出现。
2.5对建筑结构参数设计进行计算分析
对各房屋构件、地震作用的地震响应运算,就是参数设计,其包含了各墙柱梁板变形及承载力计算。在计算准备阶段,设计者应在考察高层结构真实工作情况基础上,将计算模型准确建好,并进行符合概念设计的简化处理及运算。注意应依据相关标准、规定输进计算软件技术条件,并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特别处置。
结论:设计者应在考量资金投入、施工现场环境、建筑功能等要素后,科学确定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并且,为保证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设计者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场地、结构、材料等,并做好各类计算,使其建筑设计经济、美观、科学、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建鑫.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分析的主要内容[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02(5):111-116.
[2]梅雄.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3,04(1):49-50.
[3]林海,李赞恒,江民,林奉军,汪洋,穆继昌,甄圣威,何子轩.某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和关键设计研究[J].建筑结构,2014,24(3):31-36.
论文作者: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结构论文; 体系论文; 地基论文; 刚度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