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层奇楼》成功之处与不足
高 洁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摘 要: 在当下这个真人秀节目泛滥的时代,《七十二层奇楼》这档原创真人秀节目横空出世,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制作播出的节目仍具有原创节目不可避免的些许不足,不过在没有成功案例可以参考的情况下能取得如今的成功实属不易。一档全新的节目在成长和完善过程中,需要外界给予的批评和建议。
关键词: 原创;真人秀;沉浸式体验
由于近几年来电视节目同质化竞争严重,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再加上观看大量电视真人秀节目,受众的审美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对电视节目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1]。《七十二层奇楼》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原创电视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户外探秘,其节目形式较为新颖。
3)从模拟数据显示:随着开挖深度,距离盾构井50 m左右范围内冠梁轴力影响较大,呈现受拉状态;在四个工况下,标准段第一道的内支撑轴力均大于盾构井轴力值.工况一:标准段内支撑轴力大于盾构井内支撑轴力;工况二:最大内支撑轴力还是标准段第一道内支撑;工况三:最大轴力出现在盾构井第二道内支撑,且标准段第一道和第二道内支撑轴力大于第三道;工况四:最大内支撑轴力在盾构井第三道内支撑,且标准段第三道内支撑轴力大于第一道和第二道内支撑轴力.从模拟轴力云图能看出,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内支撑的最大轴力位置,也逐渐下移,最终出现在盾构井的斜撑位置.
1 节目优势
1.1 强大的播出平台和创新优势
我国的原创文化探秘类真人秀节目《七十二层奇楼》于2017年在湖南卫视播出,独家提供湖南卫视所有栏目高清视频直播点播,是以湖南卫视为资源依托,把很大一部分年轻用户导入在线播放平台,具有强大的线上号召力。
湖南卫视在与其他同级电视台的竞争中成功抢占先机,在中国各大卫视还未播出同类型电视节目之前奠定了湖南卫视的国内娱乐综艺真人秀的头号地位。再加上湖南卫视多年来主打娱乐类电视节目,制作真人秀这类综艺节目相较于其他电视台来说经验更加丰富。
1.2 “沉浸式剧情综艺”拉近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
《七十二层奇楼》是国内第一档沉浸式剧情综艺类节目。近几年的综艺节目都开始强调一个概念——“沉浸式体验”[2],无论是同为湖南卫视平台播出的共享生活类的节目《三个院子》,还是其他平台播出的不同类型的美妆节目《Beauty小姐》等,都是强调了沉浸式体验这一综艺节目形式。
脑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都一直居高不下,多数患者会出现独立生活能力的丧失。同时血肿形成也会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等严重情况[4]。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主要进行脱水、降压和自由基清除治疗,并且在治疗中甘露醇是治疗中应用普遍的高渗脱水剂,其应用的时机、剂量以及疗程等都与患者的治疗预后密切相关[5]。
1.3 文化元素始终渗透在解谜过程中,文化内涵丰富
每年的暑期档都是电影与电视剧、电视剧与综艺节目竞争异常激烈的重要时期。虽然真人秀综艺节目在当下仍是较为热门的节目类型之一,但是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渐渐地出现了收视下滑的趋势。在当下真人秀节目泛滥、节目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情况下,各大电视节目邀请的嘉宾阵容又有大量的重复,使得大部分的节目失去了各自的特色,变得千篇一律,这些对于观众来说,吸引力大大减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在第一期节目中,苦竹寨中“板凳龙”的设定就是一种对中国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延续。而在之后的几期节目中,节目组更是加入了许多的文化元素,比如说以诗句为线索,从对联诗句中找到指向,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引发嘉宾对诗句内容的思考。同时,在诗句的基础上融入中药,宣传中国传统医学,让节目的“探秘”元素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融合到一起,这些贯穿始终的细节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有助于提升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 《七十二层奇楼》节目中存在的问题
2.1 制作模式不成熟,处于摸索阶段
虽然节目组在剧情中使用了大量的古代传说故事来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引经据典的提示线索也多涉及文化知识,且文化知识点的呈现非常密集,与其有关的场景非常多,任务量也非常大。尽管节目将文化和游戏结合在一起,独具创意的情节和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地方民俗成功地引起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但却没有注重文化和游戏的融合程度,有的游戏并不适合与文化相结合,导致两者结合十分生硬。再就是节目内容量大,同时嘉宾还要进行多线任务,剧情相对也非常丰富,但是要将大量传统文化在剧情中串联起来,难度非常大,这就导致在剧情的进行中,不同场景和不同环节的内容的互相衔接在逻辑关系上不顺畅,经常有前后剧情不连贯的情况,影响节目的“沉浸式体验”[3]。
2.2 团队制作粗糙,节目效果不理想
在节目开播之时,《七十二层奇楼》栏目组就表示将由南派三叔作为节目的总设计,有专业的后期剪辑团队和电影道具置景团为节目服务,但是节目播出之后,节目效果却并不理想。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嘉宾聚集后进入的第一个场景矿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完全具有南派三叔的个人特色,但在之后的剧情发展中,却完全像是换了一档节目,比如在讲述小人国的剧情时,设置迷你场景,道具直接使用玩具人偶,让嘉宾如同小孩过家家般同人偶交流像是在自言自语,接下来到归位九大行星的环节时,更是让人质疑特效究竟用在哪里,特效运用不到位。除此之外,节目画面的质感也不尽如人意,有些部分甚至都没有达到高清画质,节目效果前后不统一。可以看出,节目的方方面面都表明节目制作的粗糙,限制了节目良性发展。
2.3 文化与游戏的融合不合理,剧情连贯性不强
《七十二层奇楼》是一档原创的文化探秘类真人秀节目,这是一种全新的节目模式,更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节目的不足之处在第一期就暴露无遗。首先,嘉宾在节目参与过程中的线上话题讨论次数极少,节目过程中的游戏环境设置以及嘉宾与周围群众的互动不自然给人一种为完成拍摄任务而进行拍摄的感觉。其次是节目剧情。《七十二层奇楼》的剧情是封闭式的,嘉宾除了必须完成任务,并没有其他选择,节目剧情强制性进行,就如同照着故事演下去一般,让观众少了期待。这样的节目模式弱化了对观众的吸引力。最后,由于这是一档原创节目,所以无论是剧情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与其他节目有明显的不同,导致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都需要重新寻找解决办法,这些不足之处还需要时间来修正。
沉浸体验,就是为体验者营造一种氛围,以提高观众的带入感,让体验者达到忘我境界。还原度高的场景设计,有利于用户全身心地投入到节目任务中,从而展现真实的一面,更加吸引观众。独特的环境,不同于现实中的交通工具,让观众有身临其境感受的场景等。比如,有些场景设计就类似于观者在观看恐怖情节时影视节目里营造出的恐怖氛围,达到了刺激和调动观众全身感官的作用,让观众跟着故事之中的情节来感受。《七十二层奇楼》这档电视真人秀节目便是力求给观众带来最优质的“沉浸式体验”。
3 从《七十二层奇楼》看文化探秘类节目的发展状况
3.1 注重节目创新
在全国范围内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少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式综艺,《七十二层奇楼》在对文化传承身体力行这一点上,使得这档电视真人秀节目广受赞誉。这是一档以文化为内核,以年轻人的视角来创作的节目,节目期待借由明星嘉宾在节目中的竞争与合作来向观众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从国外引进的节目虽然拥有成熟的运作体系与制作模式,但大量引进无疑对我国本土原创综艺节目产生了巨大冲击,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本土原创节目的发展。同时,一些节目甚至抄袭国外节目,导致近年来我国真人秀节目市场鱼龙混杂。这些现象引起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重视,开始大力整顿电视娱乐行业,提倡大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支持自主创新的原创节目。国产综艺正在经历着“创意引进”到“自生造血”的过程,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从本土的传统文化中撷取养分,是必须也是必然。《七十二层奇楼》从节目的推介宣传开始,就强调节目的原创力和文化传承,走原创的文化IP之路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但《七十二层奇楼》其创新的可贵之处在于,节目不仅仅体现出了制作团队的文化挖掘能力,还包括“创异”的想象力。
这是继揽胜之后,路虎又一次值得骄傲的尝试。在一个崭新的市场里,第一代发现让路虎拥有了表现更为全面的形象,甚至连本田都推出了以第一代发现为基础的贴牌车型。
当海水浓度在1%以下时,实验组厚萼凌霄幼苗的长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当海水浓度在5%-10%之间时,实验组厚萼凌霄幼苗的长度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当海水浓度在5%-40%之间时,实验组厚萼凌霄幼苗的长度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当海水浓度在20%以下时,实验组厚萼凌霄的根长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当海水浓度在30%-40%之间时,实验组厚萼凌霄的根长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其原因可能是低浓度海水的长时间胁迫导致厚萼凌霄种子细胞逐步形成适应性渗透调节,从而降低了细胞渗透势,用以保护厚萼凌霄种子,使之能够正常生长、发育[9]。
3.2 提升核心竞争力
如若要制作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那么这档节目必须具备与其他节目区别开来的特质,而这一特质就是这档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七十二层奇楼》这档原创文化探秘类真人秀节目的主要编剧南派三叔自言“创异”是他的核心竞争力[4]。“创异”,其实是一种基于现实强化想象的二次创作,以此来提升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得它能够吸引大量年轻群体,以奇幻的世界激发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好奇。
参考文献:
[1]晏 凌 .真 人 秀(Trueman Show)节目本土化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王云峰.从引进到原创,中国娱乐节目创新优势[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63-64.
[3]程朱然.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朗读者》:当今电视文化节目何去何从[J].新闻传播,2018(19):56-57.
[4]吴洁薇,李帅.电视综艺节目营销策略分析——以《七十二层奇楼》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7(11):109-111.
标签:原创论文; 真人秀论文; 沉浸式体验论文;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