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及对策论文_宋忠义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及对策论文_宋忠义

湖南省安乡县第一中学 宋忠义

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教学角度可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1.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

高中数学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块难啃的骨头,因此数学学困生较多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学困生通常在学习上表现出如下特征:

1.1 心态方面

大部分的"学困生",在高中刚开始时,并不是"学困生",有很多甚至是初中的"学优生"。有许多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此疑惑不解,不明白为什么会从一个好好的"学优生"变成了一个"学困生"。其实,我们认为在这里有一个因素非常的关键,那就是学生的心理变化速度跟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从初中升入高中,无论从教学环境,学习内容,同学关系上,还是从学习的范围、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从初中刚升入高中学习的广大初中毕业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敏感期。在这一敏感期内,学生既要适应生理上的变化,又要同时适应外部学习环境的变化,其心理转变的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

1.2 方法与技能方面:

①对严密的数学语言,抽象的数学符号,图形语言不能互译。②对知识点间关联,差异不能清晰的梳理,解题技能较单一。③典型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不能理解和运用,迁移能力不好。④片面认为数学只要多做就什么都懂,课本知识不重视,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和课后反思总结归类的习惯。

1.3 情感方面:

①数学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习不够积极,太过于被动。②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学习数学意志薄弱,缺乏成功体验。③对数学学科了解不够,对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例了解甚少。④对数学历史文化认识不够。

2.教师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对策思考

2.1 高一教师做好初高中的衔接过程,让学生有个缓释的过程。对于由学生的心理变化不及所导致的学困生,教师不仅仅要及时的为学生解答生理上变化所产生的疑惑,更应该在课堂上下狠功夫。

2.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具有与生俱来的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种需要,将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精神的家园—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鼓舞,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复制既定的流水线,而是实践、体验、理解、创造的空间。

2.1.2 高一教师新接手一批学生时,不仅可以适当地放慢进度,而且在教学的态度和课堂语气,引导等方面均可以适当借鉴初中教师亲切的态度和充分照顾学生需要的做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过渡到高中的学习中来,适应身心各方面的要求。

2.2 多与学困生交流,商讨,制定符合其学情的学习计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和“好学近手知(智)” (《论语?中庸》)两千年前的孔子用这两句精辟论断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运用情感来促进学习的思想。 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和耐心对待学困生,与他们建立好感情基础,得到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愿意走出自己的自卑,坦诚的与我们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立了交流机制后,对于下一节课要学习得内容,为学困生制定预习计划。如:培养他们通读教材的习惯,勾画出重点内容,寻找理解上的难点。在数学课堂尽可能创设情境,把我的对学困生的爱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和传递给他们,注入他们的心田,激发他们的情感,引起他们积极的情绪反应,从而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课堂上有意识,有又目的地向他们提问,让这些平日被老师忽略得学生也能参与课堂互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也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他们也能回答对老师提的问题,让他们感知课堂参与的乐趣和成功。

2.3 构建积极的教师期望,帮助学困生重树学习信心。积极的教师期望是培育学生情智因素的沃土,美国著名教育家本尼斯精辟地概括了教师期望的价值:“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很大的期望,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学生的智力提高25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着意构建起这种积极的教师期望,树立偏爱学困生的教育理念,坚信每个学困生都可以成才,用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学困生,给他们第二次、第三次的学习机会,并通过适当的渠道向他们传送这种积极的期望,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多用关心和鼓励的姿态,用和蔼的语气帮助他们总结失败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教师的关爱和期望,一旦发现他们有进步时,要抓契机当众表扬,强化其成功的体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如学困生刘某,一次测验进步20分,我当即在分数下面加上了批语:“你进步很大,老师很高兴,相信你下一次还会获得更大的进步。”第二天讲评试卷时又当众表扬了他,结果在下课后他递一张字条给我,上面写道:“老师,多谢你的信任,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一句简短的话语,其效果有时远胜于和学生作一次长谈,甚至还会影响其一生。

2.4 夯实基础,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乐趣。数学基础知识犹如高楼大厦的地基,基础不稳则高度就上不去。学困生往往是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理解有误区,或以偏概全,导致他们在实践中处处碰壁,长期下去导致他们学习数学枯燥无趣,问题越来越多。作为一线教师,深知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和目标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当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发挥其主体作用,让他们学有所得。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因材施教,所以作业的布置也不能千篇一律,对“学困生”要有所照顾。作业布置要有梯度,每次作业都适当安排基础题、扩展题等,“学困生”起初可选基础题做,慢慢地视做基础题的情况而适当提高要求。进而引导鼓励他们向扩展题“跳一跳”,让学生在“跳一跳”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获得学习的乐趣。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多提他们能回答对的问题,多鼓励,多肯定,少歧视,少批评,少指责。

2.5 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强化成功的体验。成功的教育的理论认为,学生一旦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就能使其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满足其渴望成功、渴望尊重的心理需要,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他们在欣赏自己成功的同时,就能进行兴趣的自我培养,强化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遇,强化他们的成功体验,使其在成功动力的驱使下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总之,转化后进生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让他们在课堂内外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地提高学困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判断能力,从而使他们跟上学习的节奏,真正从思想上得到提高,使他们都具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

论文作者:宋忠义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及对策论文_宋忠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