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 239000
摘要:目的: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65例,均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二维图像:腔内长条形或团块状实性低回声或等回声,其远心端腔内有不规则的絮状回声。CDFI:完全性栓塞时,栓塞部彩色血流受阻中断,其远端管腔内无彩色血流充填。不完全栓塞时,栓塞处可见彩色血流呈不规则细条状,流速加快或呈镶嵌样血流,其远端的动脉内血流充盈欠佳。PWD:完全栓塞时,栓塞处及其远端无血流频谱。不完全栓塞时,栓过时处沿一侧管壁的细条状血流处频谱呈单峰,流速明显加快。远端血流频谱呈低速低阻,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呈单相连续性类似静脉血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比二维灰阶超声更方便,且快捷,重复性也好,是一种优秀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应用价值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若不能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轻则下肢远端坏死致截肢而成残疾;重则导致死亡[1]。我科自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经急诊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65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5例均为木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22例,年龄24-82岁。发病因素:心源性因素,包括风心病心脏瓣膜病房颤及冠心病和高心病伴房颤,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外伤或心血管介入治疗等创伤性血管检查和治疗后下肢动脉栓塞等。栓塞时间:患者发病后就诊时间为1h至2个多月。其中,12h以内者25例,12-24h者30例,10例24h以上。
1.2方法
仪器采用仪器型号TOSHIBA-SSA770,频率为5.0-10.0 MHz。急诊检查,无需做检查前准备。检查股总动脉、股深浅动脉时患者取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并稍外展、外旋。检查胫前、足背动脉时仰卧位,小腿少许弯曲,足背尽量伸直,也可以取坐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查腘动脉、胫后动脉时取俯卧位(俯卧有困难时采用侧卧位,患肢在上[2]),由家属辅助使足适度抬高,使肌肉松弛,所有的患者均进行双侧对照检查,检查时从腹股沟股动脉体表逐渐向远心侧逐级进行,直至足背动脉。检查中探头滑动要轻而缓慢,尽量使观察的动脉血管保持良好的连续性。首先以二维方式横切,找到所查动脉,明确动静脉的位置关系,然后沿血管长轴观察血管的走行分布、血管壁、内膜的厚度,管腔的大小及管腔内是否有血栓栓塞,栓塞的范围部位、形态及声像等情况,然后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血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情况,确定受累部位是完全栓塞还是不完全栓塞,再以脉冲多普勒(PWD)观察血流频谱表现作详细的记录并保留异常图像。
2结果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二维图像显示阻塞处管径可增宽,腔内可见长条形或团块状实性低回声或等回声,极少数可见到栓子随动脉搏动而轻度上下移动。其远心端腔内有不规则的絮状回声,如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可见动脉内壁内膜毛糙,内见团块低回声附壁硬化斑块等。CDFI:完全性栓塞时,彩色血流于栓塞部位受阻突然中断,其远端管腔内无彩色血流充填。不完全栓塞时,于栓塞处见彩色血流呈不规则细条状,多沿血管内壁的一侧分布,色彩明亮,流速加快或呈镶嵌样血流,其远端的动脉内血流充盈欠佳,色彩暗淡稀疏。CDFI:完全栓塞时,栓塞处及其远端无血流频谱。不完全栓塞时,栓过时处沿一侧管壁的细条状血流处频谱呈单峰,无舒张期反向血流,流速明显加快,最快可达到对比正常动脉的3倍以上。远端血流频谱呈低速低阻,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呈单相连续性类似静脉血流频谱。
3讨论
3.1病因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大多有风心病、冠心病、房颤、心脏或血管手术史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其中尤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这与老年人肥胖,脂质代谢紊乱易引起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有关[3],栓子多是风心病或冠心病伴房颤时附壁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阻塞远端的动脉血流,导致下肢急性缺血坏死。有报道说急性肢体栓塞栓子几乎总是栓塞于动脉分叉开口处,以股动脉发生率最高,这与我们的结果一致[4]。其原因可能是此处的血管壁易血流撞击的物理机械力的作用,形成涡流,在涡流的作用下血管壁侧压力加大,血管内壁易损伤和脂质斑块容易形成有关。
3.2超声诊断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突然发病,下肢疼痛、麻术、运动障碍、无脉和肢体苍白发冷(即“5P”征),再结合心脏病史或介入手术治疗、外伤史等,早期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术前评估栓子栓塞的部位、范围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创伤性,操作简便,经济快捷,重复性好,便于对急性危重病人的应用,它能在短时间内对病变部位及管壁的内在结构、栓子的大小、范围、受累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及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作出明确的诊断,为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有利的依据,而且还可对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或血管移植术后十分方便的观察血流是否通畅,了解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成为急性动脉栓塞检诊的首选方法。我们在超声检查中发现,在急性栓塞早期,二维灰阶超声图病变的血管壁显示均清晰,且对超早期的急性栓塞,有时可见到栓子在管腔内随心脏、动脉的搏动,可以轻度上下移动,而在栓塞时间较长的病人中没有一例出现此现象的。随着急性栓塞的时间延长,栓塞动脉部分管壁回声常常变低,内膜不能辨认,且栓子内部可出现细线条状回声增强,两者不能区分开来。
3.3鉴别诊断
目前普遍认为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二者超声鉴别仍是困难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起病突然,有程度不同的“5P”征,受累血管内见到栓子是超声诊断的主要依据,一般情况血管壁无其它异常表现,其不同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5]。急性动脉血栓形成起病较缓慢,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动脉造影可见广泛的粥样斑块,动脉管壁不光滑、狭窄或节段性闭塞不规则扭曲且有较多的侧枝循环表现。二维超声检查病变血管壁增厚、不整,可见不规则的硬化斑及梭形血栓,因此超声检查结合病史与临床症状有助于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孙文清,韩洋,曾燕荣,等.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6):38-38.
[2]饶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J].中医正骨,2015,(6):23-25,28.
[3]陈晓旭,张玲,韩秋,等.心脏及下肢深静脉联合超声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1611-1612.
[4]丁敏勇,周子花,叶永根,等.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个体化诊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8):867-868.
[5]郭忆,李雪梅,张红菊,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脊髓损伤后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①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8):767-770.
论文作者:陆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栓塞论文; 动脉论文; 多普勒论文; 下肢论文; 超声论文; 血管论文; 栓子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