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716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状体植入术的100例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一个月对以上全部术眼进行视力和黄斑区OCT检查,对术眼黄斑中心的视网膜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以上100例患者中,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在0.07—0.40,OCT 检查表明黄斑中心视网膜在形态结构上没有显著异常,黄斑中心厚度(CFT)大约为239.72±12.31μm;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获得一定程度提高,眼部没有严重炎症发生,没有在眼底镜下发现黄斑区异常;术后1周和1个月的OCT检查没有观察到黄斑囊样水肿,CFT分别是248.33±10.81μm和241.29±9.66μm,比术前稍微有所增加,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顺利完成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短期内,CFT平均值比术前增加了一定程度,术后OCT检查没有见到黄斑囊样水肿。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目前,白内障手术技术以及设备得到不断发展,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由于对视力矫正造成影响,所以日益受到相关医学界的关注。近几年,在眼科临床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还技术具有无创性、分辨率高、灵敏性高等优点,可以对黄斑疾病实行准确、客观的评价[1]。为此,我院选取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状体植入术的100例患者,研究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应用,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状体植入术的100例患者,以上患者没有术中并发症。其中男40例(50眼),女60例(70眼),总共120术眼。年龄在53—59岁,平均72.5岁。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在0.07—0.40。
2、纳入和排除标准
以上病例排除了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糖尿病、内眼手术、眼外伤、重度白内障等眼部合并因素;晶状体核的硬度在Ⅱ到Ⅲ级,确保OCT黄斑区扫描可以得到理想图像。
3、OTC检查
使用海德堡,型号为HRA的扫描仪。扫描速度大约在27000A/s,扫描模式设置成512×128,扫描的黄斑区面积为6mm×6mm。术前全部患眼散瞳,术后一个星期和一个月正常瞳孔实施内注视,中心为黄斑中心凹,经同一医生实行全部OCT检查。
4、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120眼都实行巩膜隧道切口,水分离之后实行超声乳化仪(型号博士伦3000)并采取拦截劈核方法超声乳化晶状体,在囊袋内部置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手术完毕后使用典必殊眼膏涂抹患处。手术全都是同一医生实行,并成功完成。术后一周和一个月对术眼进行眼压、裂隙灯显微镜、BCVA等检查。
5、观察指标
在对黄斑中心厚度(CFT)的测量上运用OTC自带的功能模块;对黄斑中心凹形态以及感光细胞内外节(IS/OS)、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的状况进行观察记录。
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并用%表示。以<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在以上100例患者中,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在0.07—0.40,术后一周和一个月的BCVA相对于术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如表1所示。
OCT 检查表明黄斑中心视网膜在形态结构上没有显著异常,黄斑中心厚度(CFT)大约为239.72±12.31μm;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术,眼部没有严重炎症发生,没有在眼底镜下发现黄斑区异常;术后1周和1个月的OCT检查没有观察到黄斑囊样水肿,CFT分别是248.33±10.81μm和241.29±9.66μm,比术前稍微有所增加,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表1以上100例(120眼)单穿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BCVA[n(%0)]
三、讨论
伴随着白内障手术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成熟,该手术不再手术时间上得到缩短,手术切口也明显减小,尤其是术后CME的发病概率大大降低。对于本次研究而言,术后一周和一个月的OCT检查中都没有出现CME的情况。
对于OCT的各项指标而言,CFT与视力存在最好的相关性,因此本次试验研究的分析指标选择为CFT。结果表明,相对于术前CFT,术后一周和一个月的CFT发生了一定增加,并且由于时间延长而出现逐渐回落的情况,统计学表明术前和术后的差异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后,术中血-视网膜屏障的损坏与黄斑区域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存在紧密联系,对于其发病机制,应当归结于手术机械性破坏造成致炎性物质大量释放到防水中,对视网膜屏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从而道州黄斑区域毛细血管增加了通透性,进而增加了黄斑区域视网膜的厚度。此外,OCT检查还表明,术眼黄斑区域OS/IS层以及RPE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比如厚薄不均匀、反射减弱等情况。根据相关文献资料[2],IS/OS的完整程度与视力在相关性上存在统计学差异,视网膜黄斑区结构和视觉质量也存在密切的联系。
综上所述,在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顺利完成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短期内,CFT平均值比术前增加了一定程度,术后OCT检查没有见到黄斑囊样水肿。由此可见,视力的提高程度可能与黄斑区域细微结构的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因此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华佩炎,彭清,王诗园,徐巍华.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0(8):1503-1505.
[2]Stock G,Ahlers C,Dunavoelgyi R,Kahraman G,SchauersbergerJ,Schmidt-Erfurth U,et al.Evaluation of anterior-segment inflammationand retinal thickness change following cataract surgery[J].Curr Opin,2012,20(1):16-51.
论文作者:冯延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黄斑论文; 术后论文; 白内障论文; 超声论文; 视网膜论文; 术前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