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护岸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论文_胡正义,吴江

河道生态护岸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论文_胡正义,吴江

昆明龙慧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在传统的河道护岸设计工作当中,许多工作人员都没有意识到生态护岸设计工作的重要性,自身缺乏与新时期发展相适应的科学设计观念,且相应的设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就影响了河道生态护岸设计效果的充分发挥。设计人员应当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明确设计工作的发展方向,研究有效处理现存问题的可行对策。这还需要设计人员能够掌握新时期的河道护岸设计原则,以此来保证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河道;生态护岸;设计问题;处理对策

生态护岸的基本功能就是防止河岸塌方,其生态性主要体现在设计形式方面,能够达到净化河道周围空气质量的目的,是新时期应用较为广泛的护岸设计形式。但是,从实际的设计情况方面来看,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目前河道生态护岸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道大多指的是能够通航的河流,在河道的两侧设置生态护岸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然而,现阶段仍然有许多员工没有意识到生态护岸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在设计方式上也不符合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需求。

1、设置观念的问题

传统河道护岸的设计理念主要强调的是兴利除害,尤其是防洪安全这一基本功能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重点环节之一。而从城市的发展建设情况来看,目前城市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以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为基础。因此,传统的河道护岸设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城市发展需求。这就涉及到对生态护岸的设置工作,从本质上来看,生态护岸的设置目的是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建设,更加关注于如何提升护岸的使用性能。针对这个问题,现阶段如何优化设计人员的工作理念就成为了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作的重点环节。

2、设置方法的问题

在具体开展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作时,想要让护岸的生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就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变化情况和地理环境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可以使用的护岸材料。尤其是对于植物的种植工作,都需要设计人员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就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设计方案,明确护岸设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有序开展设计及施工工作,才能保证河道生态护岸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还需要有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作为基础保障,但是,目前的管理机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在这种状态下开展设计工作,不仅无法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效果,还容易诱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有效处理河道生态护岸设计问题的对策

从各个城市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想要有效处理现存的设计问题,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并保证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的设计能力。

1、创新设计理念

想要解决现存的河道生态护岸设计问题,设计人员需要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作用,明确新时期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的严重性。再将这些问题融入到生态护岸的设计理念当中去,考虑河道的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其他功能。并关注于如何提升护岸设计工作的实用性问题,这就涉及到结合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分析的工作,从中研究如何在河道两侧扩大植物的覆盖面积。这是生态护岸设计工作在新时期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开展宣传教育会议,结合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其他城市及国家的设计新观念,不断创新设计工作者的工作观念,推动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护岸结构设计的优化

在进行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作时,最基础的问题就是对于护岸整体结构形状的设计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设计工作应当符合城市整体的建筑风格,同时,需要考虑对护岸具体使用功能进行一些便民化的设计。比如,针对于河流近岸设置台阶、栈桥,方便人们欣赏河道的风景,并可以设置一些座椅,给人们乘凉休息提供便利。此外,护岸设计工作还涉及到孔隙结构的设计问题,构造孔隙结构河岸,可以良好的保护和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发展。这就对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优化河道生态护岸结构的设计形式,让设计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就必须要聘请专业的设计人员组建工作团队。并应当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工作,要求其不断总结设计经验,解决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3、护岸设计技术的优化

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作所使用的材料必须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且设计思路也需要不断优化创新,研究如何在有效提高设计效率的同时保证设计工作的质量。基于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新时期的技术优化研究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搜集相关数据信息,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网络工作平台分享工作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共同促进我国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常见的护岸设计技术一共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固土植物护坡法,主要操作方法就是在河道两侧设置根系相对较为发达的植被,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第二种就是使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进行护岸设计工作,其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缓释肥料和表层土组成。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生态混凝土不仅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而且符合生态建设工作的基本需求,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护岸设计方式,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最后,还有一种多孔质护岸设计技术,是指用自然石、混凝土预制件等材料,构成的带有孔状的适合动植物生存的护岸结构形式。不同的护岸设计材料对设计技术的要求有所不同,能够达到的应用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展开详细的分析。

三、河道生态护岸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设计人员在进行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作时,还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经济性

首先,在进行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作时,会涉及到资金的使用问题。现阶段的设计工作应当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有合理节约经济成本的意识。控制经济成本的支出问题,不盲目引进稀有的植被,研究如何有效降低工程的造价。避免管理部门出现资金周转不畅通的情况,而给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生态性

在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工作当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原则。设计人员必须要意识到,只有结合自然气候环境条件去研究植被的种类,合理设计护岸的整体形状,才能体现出河道护岸设计工作的生态效益。比如,如果该地区的河流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在实际进行护岸设计工作时,就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净化能力的植被,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此外,设计人员在护岸设计方案当中,应当尽量选择使用自然的材料,避免由于材料问题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结论:在新时期的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具有创新意识及能力,能够结合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需求不断更新工作观念。并应当结合城市整体的布局情况及河道的形状设置好护岸的造型,然后,需要科学选择河道护岸的材料,一般应当关注于经济成本问题以及生态效益问题。同时,护岸设计技术种类多样,应用效果也各不相同,在技术的选择方面还需要结合生态护岸的设计宗旨来进行细节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朋,胡安强,申云香.生态化设计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15):159-160.

[2]顾向阳,顾竹珺,李飞鹏,等.河道生态护岸设计中的底泥固化技术中试[J].净水技术,2018,37(3):107-112.

[3]李冠.河道植被护岸技术及其对娄底河流治理的启示[J].湖南水利水电,2018(1):54-57.

论文作者:胡正义,吴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河道生态护岸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论文_胡正义,吴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