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

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

阚丽[1]2004年在《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法、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大量资料对加拿大特殊教育的历史进行了追溯,并对其特殊教育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外对加拿大特殊教育的研究较为少见。尽管中加两国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发展过程不尽相同,但中、加两国均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 两国不同中仍有许多相似之处。本论文在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其特殊教育加以系统研究,并提出对发展我国特殊教育的启示。

苏雪云[2]2004年在《加拿大特殊教育立法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叙述了加拿大特殊教育立法的历史沿革及其特色 ,并着重对安大略省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的人员的责任作了重点介绍 ,还分析了加拿大目前特殊教育立法的新进展。并结合中国国情 ,反思我国的特殊教育立法现状 ,对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立法提出可资借鉴的建议

秦姣姣[3]2015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小学全纳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纳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教育思潮,目前是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之一。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发布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会议强调“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全民教育的目标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随后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会上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并首次正式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概念。会议再次强调了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学校要容纳全体儿童并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①全纳教育最先起源于特殊教育,经历了隔离、一体化到全纳几个阶段,关注教育的全民化与公平性,越来越受到国际教育的认可。我国中小学全纳教育起步时间不长,各方面发展都还不全面。反观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小学全纳教育,虽然发展时间和我国差不多,但是其颁布的法律、政策,还有学校的具体措施都比较完善,并且也取得了许多成就。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小学全纳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叁个阶段,分别是:隔离阶段;改革与调整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安大略省中小学全纳教育发展的特点也不同。隔离阶段主要体现专门的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相互平行独立而设置,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上课也是处于隔离状态。改革与调整阶段开始阶段则是在欧洲“一体化”思潮和“回归主流”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安大略省也掀起了一股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的热潮,开始关注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颁布并实施相关的法律文件,每一位儿童都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力,实施一些满足特殊学生需求的项目和服务。最后的快速发展阶段最有名的就是颁布了《82法案》,这是加拿大全纳教育里程碑式的法案,确保特殊学生在普通班级里教学的正常进行。安大略省根据中小学全纳教育目标,分别从国家、学校和社会角度分别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全纳教育的实施。首先国家政策支持,不仅包含对整个全纳教育的总体概述和实施,如《82法案》;还有一些对特殊教育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的文件,如《特殊学生的鉴定与安置》《特殊教育项目和服务》等;也有一些专门关于特殊教育实施的政策文件,分别从课程、计划标准、职业选择等全方位保障特殊教育的发展,如《个人教育计划:开发、计划和实施项目的标准》等。此外,国家投入财政资金,有许多基金项目拨款,为全纳教育顺利进行提供经费保障。安大略省教育部通过使用一个基于学生入学和学生特殊需求的准则来向每所学校分配资金,包括对基础设施的拨款,还有为各种语言、听觉、视觉障碍学生的特殊拨款,这些都为全纳教育提供了各方面有特色的拨款项目。其次,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活动计划来讲,可以分为课程设置、体育活动、个人教育计划、教学或学生评估以及教师培训五个方面。课程上除了安排和普通学生一样的课程以外,特殊学生还需要额外的课程来帮助其理解课程内容。教师也应该首先检测适合特殊学生水平的课程期望、学生的特长和学习需求,来确定学生是否需要做出调整计划或适应。体育活动上,由于体育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残疾儿童不能顺利安全进行体育游戏,此时教师需要改装辅助工具或者修改游戏规则或帮助残疾儿童来共同完成游戏任务,重要的是要让特殊儿童参与进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个人教育计划是为特殊学生准备的特殊教育项目或者服务的书面计划,定期更新记录学生特殊教育项目和服务的任何变化。如果特殊学生不能适应以上个性化教学策略,教师应该适当做出调整。教学或学生评估就是为了鉴定学生优势和需求,主要是来自于教师测验观察、课程评价、同伴评价、个人发展以及标准化测试,从多方面对特殊学生进行评估。教师是教学的关键,不仅做好教师职前教育,职后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从社会组织的支持与社区参与上来说,父母、社区和社会组织都是实施全纳教育重要的校外力量,配合学校内部的教学工作,为特殊学生和父母提供有利的关于全纳教育的活动。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具体体现就是随班就读。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全纳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入学人数增多,越来越多的普通学校接纳特殊学生。但是在其发展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发展不均衡,对全纳教育的理解有偏差,全纳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投入经费不足等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我国与加拿大国情有所差异,但是安大略省关于中小学全纳教育的措施和改革经验对于我国当前中小学全纳教育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通过对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小学全纳教育的研究,提出以下对完善我国中小学全纳教育的建议:制定和颁布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全纳教育法律法规;加大对全纳教育的资金投入,缩小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的差距;建立全纳教育教师认证制度,专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培训;树立正确的全纳教育观念,增强社会的全纳教育意识;调整课程设置,灵活教学方法。

陈爱华[4]1998年在《加拿大特殊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加拿大是西方七个富有国家之一。就土地面积来说,是世界第二大国。它拥有丰富的资源,发达的工农渔牧业。总人口约3千万,人均年收人达1.9万加元。在这样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特殊教育方面有何特点,有哪些作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加拿大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考察、

李欢, 李翔宇[5]2017年在《中美加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对我国的特殊教育走向专业化、标准化道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中国、美国、加拿大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结构、具体内容及主要特点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加强特教师资学科知识技能、明确特殊教育教师职能范围、建立特殊教育师资分级分类标准以及促进专业标准的动态调整等建议。

许天威[6]1994年在《加拿大特殊教育的改革动向》文中指出加拿大特殊教育的改革动向许天威把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这两个不必分割的教育轨道归于统一,这就是加拿大,也可以说是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近10年来所致力的特殊教育改革方向,要把"融合教育"推向前去,好让整个中小学的学校制度产生新的面貌。作者在(台北)《台湾...

黄赫鑫[7]2017年在《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文中认为新课改背景下,对我国特殊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培智学校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存在障碍,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不能满足弱智学生的需求,为了使弱智学生能够在离开学校后更好地生活,培智学校需要提供能够有针对性的促进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的课程。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经过十年的摸索,我国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从校本课程的理论出发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以沈阳市和平区睿智学校的校本课程为例,总结该校校本课程的成功经验和当前存在的不足。分析我国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一、师资力量不足;二、家长的参与度较低;叁、课程专家的指导不够;五、开发资金紧张。结合发达国家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为我国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梳理开发原则,并提出以下解决策略:一、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二、设定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叁、提升教师队伍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四、加强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经费投入;五、建立全方位的校本课程人力资源支持系统;六、总和利用课程资源。

宋怀林[8]2015年在《加拿大特殊教育概况与启示》文中认为加拿大的特殊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尤其是对特殊学生的尊重、理解、认同与接纳的观念,以及全纳背景下的学生入学、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评估等,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张影[9]2011年在《加拿大全纳教育探析》文中认为如何为特殊儿童提供必要的教育,如何处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然而在很长时期内,多数国家都采取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隔离并立的双轨制体系。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了“全纳教育思想”理念,对传统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全纳教育理念强调教育是一项人权,所有学生都有权在共同生活中接受教育,不应将特殊儿童(尤其是残障儿童)排斥于普通教育系统之外。此后,不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实践领域,全纳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多国家都接受了全纳教育理念并逐步付诸于实践。然而全纳教育在各国教育实践中的状况如何,存在哪些争议与问题?这是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问题,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对此加以研究。本文以加拿大的全纳教育理念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并以新不伦瑞克省为案例分析加拿大实施全纳教育的机制与途径,探讨现存的问题。论文的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全纳教育的涵义及特殊学生的涵义。第二部分从排斥、隔离、回归主流与全纳四个阶段梳理了加拿大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传统的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全纳教育存在的争议。第叁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从七个方面探讨加拿大实施全纳教育的策略,这也是加拿大全纳教育之所以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第四部分分析加拿大全纳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王凯, 韩梅, 郭晨涛[10]2017年在《加拿大全纳教师培育的经验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纳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全纳教师的培育。加拿大在培育全纳教师方面,通过制定完备的法律政策、严格的教师培训和准入制度、贯彻全纳理念、搭建社会支持网络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借鉴其先进经验,可助推我国全纳教师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D]. 阚丽. 辽宁师范大学. 2004

[2]. 加拿大特殊教育立法与实践[J]. 苏雪云. 中国特殊教育. 2004

[3]. 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小学全纳教育研究[D]. 秦姣姣. 西南大学. 2015

[4]. 加拿大特殊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陈爱华.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8

[5]. 中美加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研究[J]. 李欢, 李翔宇. 教师教育研究. 2017

[6]. 加拿大特殊教育的改革动向[J]. 许天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

[7].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 黄赫鑫. 沈阳师范大学. 2017

[8]. 加拿大特殊教育概况与启示[J]. 宋怀林. 现代特殊教育. 2015

[9]. 加拿大全纳教育探析[D]. 张影.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10]. 加拿大全纳教师培育的经验及其启示[J]. 王凯, 韩梅, 郭晨涛. 中国轻工教育. 2017

标签:;  ;  ;  ;  

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