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工矿区城市化初探_东川论文

西部地区工矿区域城市化问题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矿论文,西部地区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79(2002)04-0044-04

城市化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的历史过程,是工业化的伴生物,具有全球性。近年来,工矿区域的城市化研究在我国北方地区已取得部分成果,但西部地区矿业城市化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本文尝试着以云南省东川市(1999年划归昆明市)为例,深入探讨西部地区矿业城市化的发展特征及其原因。

一、西部地区矿业城镇化的发展特征

一般而言,工矿地区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城市的兴趣大多是以大型矿业开发项目的建设为动力,即所谓的“矿业城兴市”,为数不少的新型工矿城市完全是“因矿设市”,其城市化特征与全国城市化的总趋势相似,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工矿特征,也是中国建设“大三线”的时代特产,有着鲜明的计划经济烙印。总的来说,西部地区工矿城市化水平与东部相比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人口和产业集聚程度低,非农产业发展缓慢。

1.西部地区矿业城市化开始的时间都在我国的“一五”、“二五”时期,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在西部八省一市进行的“大三线建设”,在西部地区构筑了一批中心城市和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1],东川市便是该时期的产物。建国之后,东川铜矿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953年开始大规模的地质勘探,于1954年设矿区政府,1958年设省辖市,随后对东川市的铜矿进行了大规模的开采,随着铜矿工业的发展,城镇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2.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矿项目的建设。在国内,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因矿设市”、“随矿建镇”的现象相当普遍,在多数工矿城市矿区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化与矿区的兴衰紧密相连,呈正相关的关系。

3.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是五六十年代,1978年之后,城市化水平波状起伏,有的甚至减缓,80年代中期之后,分两种情况,一是快速发展,二是一蹶不起,矿竭城衰。东川界于两者之间,既没有快速发展,也没有迅速衰退。

4.城市化率高于周围区域的平均水平,人口性别比大,这是矿业城市的普遍特点。1995年全省按非农人口和从事非农业的农业人口计算,全省城市化水平为18.7%,全国为28.6%,东川为29.3%,高于全省水平,在云南省,仅次于昆明[2],但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人口流动量小,迁移率低。1990年,东川市人口性别比为100:111.5,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全省5.8个百分点[3],表现为典型的矿业城市化特征。

5.产业结构单一,支柱产业的发展靠财政补贴维持,利润较少,有的甚至连年亏损。没有生产深加工的产品,仅仅是简单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和选矿,并且在1988年以前,产品价格完全由国家规定,没有进入市场流通,所以,虽然产量在连年提高,但经济效益却多数亏损;东川市设有4个镇,都属典型的工矿城镇,这些镇的主导产业都为采矿工业或选矿工业,其中铜矿工业的支柱地位非常突出,由于城镇结构大致相似,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较少,城镇对区域的辐射作用薄弱,城镇与区域的互动作用发展机制尚未形成。

6.城市——区域空间的二元性突出。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巨大推动作用下,工矿区域的城镇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性。在大型项目和巨额投资的带动下,中心市区和主要矿区的城市规模、职能、等级等均得到迅速提升,出现了快速城市化的势头。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外围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展缓慢,区内经济发展扩大。由于点状城镇发展与区域城镇化相脱节,高度城镇化的中心市区与低水平城镇化的临近地区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嵌入式二元结构[4]。整体而言,区域城镇发展“因矿而兴”、“以矿定点”,主要城镇的空间布局与矿产资源的独立分布密切相关,东川市矿产主要分布在汤丹、杉木、因民、舍块、拖布卡、播卡等6个乡镇,现有10个乡,4个镇,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显著,从表1中可以明显地看到,60%的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矿山周围。所设4镇,除新村外,均是矿产资源比较集中,开发条件好的区域。资源丰富的汤丹、因民、舍块,城镇发展相对较快,人口密度大,全市以新村最高,城市化水平较高,达52.97%,其次为因民47.31%,之后为汤丹,35.9%;碧谷为28.46%,其他资源贫乏的地区,城镇发展相对萎缩,城市化水平低,均在5%以下,城市——区域空间的二元性突出。

表1 东川市各乡镇人口分布情况表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1999年

城市化水

城镇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

平(%)

 人/平方公里 人/平方公里 人/平方公里 人/平方公里

播卡乡

 72 115

 121

137

 2.14

拖布卡乡

100 145

 149

162

 3.35

舍块乡

 34 4144

713.51

杉木乡

 81 117

 117

126

 2.51

绿茂乡

 95 153

 165

189

 2.91

法者乡

 37 5255

623.37

乌龙乡

 97 167

 171

198

 3.03

新田乡

 51 8289

103

 2.73

姑海乡

 52 8690

102

 3.94

阿旺乡

 63 101

 109

122

 2.07

新村镇

 203366384

474

52.97

汤丹镇

 181203190

187

 35.9

因民镇

 151189163

147

47.31

碧谷镇

 112185272

303

28.46

综观东川市的城镇化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过程,可将其城镇化过程划分为以下五阶段:

第一阶段:1952年—1956年,城镇化的起步阶段。此阶段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经济有所发展,工业以铜矿建设为中心,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探活动,1952年的“万人探矿”达到高潮,城市化率从1953年的12.1%上升到1956年的18.9%;工业生产从无到有,到1957年,工业生产总值占工农生产总值的24.6%,其中,轻重工业比为1:3.3,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提高。

第二阶段:1957年—1966年,城镇化的高潮阶段。城镇化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特征,这一时期矿山进入边建设边生产阶段,投入大规模的基建设施,与此同时,一批地方工业上马支援矿山建设,东川的4个采选厂和6个矿山全部在此阶段投入建设,城镇得到很大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均在30%以上,1960年达到历史最高39.1%,到196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80.7%,轻重工业比重为1:6.2,重工业比重达最大,铜矿生产成为全市支柱产业,有色金属工业在全市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第三阶段:1967年—1978年,城镇化的停滞阶段。与全国城镇化特征相似[6],受“文化大革命”和“左”的思想影响,东川城镇化进入停滞甚至后退时期,城镇化率在33%-28%之间徘徊,铜矿生产受到干扰,到1978年底,轻重工业比为1:5.3。

第四阶段:1979年—1999年,城镇化的转型时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改变,指令性计划范围相应缩小,东川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地方产业要素有所发展,但此阶段城镇化水平波状起伏,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产业结构有所变化,轻重工业比进一步下降为1:4.4,矿业从业人口下降,从东川市从业人口曲线图和表2中,可清楚地看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1998年底第一次高于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

第五阶段:1999年以后,城镇化的发时期。1999年以后,东川划归昆明市,为该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2001年达23.20%,较2000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到2001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22%提高到33%,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7个百分点为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城市化进入又一次发展时期。

表2 东川市建国后从业人口情况表

 单位:万人

二、影响因素

1.区位和开发条件。工矿城市的地理位置条件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若矿区和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心或门户位置,交通便利,整体开发条件较好,除工矿职能外,还有其他区域性职能,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大;反之,城镇化将受到限制,产业结构和城镇职能定位的选择发展空间相对狭小。东川市就属于后者,地处昆明市的东北部,面积1858.79平方公里,距昆明的直线距离为125公里,无国道经过,处于云南省交通网的死角,周围均与国家级贫困县相临,经济发展缓慢,区位条件极差。

2.区域与基础。有着较好的历史基础、经济基础和城市基础的工矿区域,其城市——区域关系较为密切,工矿产品生产和区域综合职能之间相互支持,有利于腹地区域的城市化推进。如果工矿城市建设缺乏区域基础,工矿项目单兵突进,城市化对项目投资的依赖较强,项目结束,区域城市经济化将陷入困境。东川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处在贫困中心,与之相临的寻甸、会泽、禄劝等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薄弱。1990年东川人均粮食225公斤,人均总收入45元;交通不便,已成为制约东川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公路是东川唯一的交通,目前东川的公路密度为67公里/百平方公里,区内共有行政村148个,不通公路的有11个,占7.4%,其中,四级公路占81.34%,三级公路占到0.22%,其余全部为等外公路。

3.体制作用和政策引导。建国至80年代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一直占主导地位,大型工矿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基本上依赖国家的巨额投资,相应的主要企业也大多数是国有企业,由此形成了城市经济和城市职能较为单一的现象,随着市场体制的转轨,国家对工矿项目的投资减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传统工矿城市面临巨大的挑战。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全国经济一盘棋,是国内生产力布局和分工的基本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工矿开发的目的局限于重要矿产资源或原材料的专业化生产和大规模输出,工矿基地始终被当作是国家生产体系的一个基本单元,工矿城市仅仅被看成是为矿业服务而兴起的生活基地和补给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工矿生产”[7],城市化质量不高,功能不全。

4.矿业开发的周期性。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每个矿区都必然会有初始时期、兴盛时期、稳定时期和衰退时期,有的矿区在资源枯竭之后,便陷入低谷,一蹶不振;有的矿区则适时地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重心,抓住机遇,进入再发展时期。东川市开发条件较好的老矿山,如因民、滥泥坪等矿山,大都于60年代投产,矿产资源已近枯竭,人口密度从80年代开始下降。目前,东川未开发的资源都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当中,不具开采条件。

5.资源赋存条件。优越的资源赋存条件是多数工矿城市兴起的初始原因和基本前提,东川是全国铜矿资源储量较大,矿化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汤丹、杉木、因民、舍块、拖布卡、播卡等6个乡镇,矿区面积660平方公里,到1977年底,已建成因民、汤丹等采选矿厂,最早的在60年代投产,但按1986年的开采量,东川铜矿可开采140年[8],因此,东川市的资源仍有优势。

三、西部矿业地区城镇化的思考

西部地区工矿城市大多处在地理位置偏僻,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城市发展条件不好,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地区,并已面临资源和环境问题,但很多城市资源并没有枯竭,因此笔者认为,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应以现有的城市和正在开发的资源基地为依托,改善交通设施,健全城市的区域职能,实行集约化经营;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污染;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深加工工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

东川的发展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经济转型,城市化与工业化双重推进。作为昆明的卫星城市,东川应充分利用昆明的内外经济环境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攻坚扶贫的时机,围绕核心企业和专门化生产,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以铜、铁、铅、锌、磷、建材业为骨干,重点培育替代产业和新的支柱产业,搞好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建立稳定的工业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把依赖资金,劳动力投入和大规模动用矿产资源,转向改进经济要素配置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实现综合开发的历史性跨越。

2.体制革新,大力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改变国家(部委)统管企业的传统模式,建立起矿山与城市之间共生、互动的发展机制,强化城市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

3.加强环保意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矿业管理,防治矿区生态退化,特别是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泥石流等问题。东川地处小江断裂破碎地带,加之多年的伐薪炼铜,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127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68.5%,是著名的现代暴雨型泥古流强烈活动地区[9],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东川市的必经之路。

收稿日期:2002-05-09

标签:;  ;  ;  ;  ;  ;  

西部工矿区城市化初探_东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