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综合ICU重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正常30例,轻度22例,中度4例,重度0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治疗后正常22例,轻度20例,中度10例,重度4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ICU;焦虑;抑郁
ICU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缩写,相比其他普通病房患者来说,住进该病房的患者心理上更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严重的甚至产生抑郁。据临床调查显示,医护人员要及时观察ICU患者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要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防患者负面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有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心理负面情绪未得到很好的调整从而产生放弃治疗甚至自杀的念头。为此,对ICU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态,让较少患者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ICU患者112例,男60例,女52例,年龄在16~78岁,平均年龄为44.3±1.7岁,病程在1~14年,平均病程为7.5±2.3年,收治进入ICU时的病因为有危重多发伤20例,重症肺炎12例,肠梗阻有18例,慢性肾功衰竭尿毒症期12例,药物中毒有12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有8例,肺心病有18例,呼吸衰竭有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变化。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病因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尽可能地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实行有序、严肃、沉稳的抢救及相关护理措施。(2)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通过温柔的语言,情感感染,动作的表达等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影响。(3)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促进其积极配入治疗和护理工作。(4)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解惑及需求,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配合。(5)针对存在有依赖性心理的患者,提前为患者做好治疗前的解释与说服的工作。(6)建立舒适、良好的治疗和住院环境,保持室内的安静、整洁,确保患者能有良好的睡眠环境。(7)分别在护理前、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表现及情绪进行评分。(8)可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给予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采用松弛训练联合音乐治疗的方法,以消除患者的杂念进而减轻焦虑情绪,可以根据每位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其不同的护理细节。
1.2.3保证患者睡眠充足:医护人员要随时叮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了解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工作人员做到“四轻”,避免病房环境过于嘈杂,对睡眠质量不佳的患者可在睡眠前播放一些有利于入睡的舒缓音乐,加快患者进入睡眠状态。
1.2.4加强饮食护理: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留置胃管经胃肠营养泵进行鼻饲营养餐。能够经口进食者注意患者的饮食规律,饮食不宜过饱,应少吃多餐,平时要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摄入太多食盐和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尽量以清淡口味为宜,烹饪时注意不要放辣和蒜等具有刺激性的东西,保持患者的营养健康。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例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检验,期间使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正常30例,轻度22例,中度4例,重度0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治疗后正常22例,轻度20例,中度10例,重度4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显著(X2=11.8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症状评分比例比较[n(%)]
3 讨论
由于进入ICU的患者为危重症的患者,多处于濒死的状态,因此患者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的改变,在生理方面往往表现为自身调节的紊乱,机体的代偿、防御机制相对不足等;在心理方面表现为出现严重的抑郁、焦虑、恐惧、绝望等不良心理,严重地影响到治疗疗效,因此,针对此类心理问题,需要给予及时的调节、疏导及控制,以防止阻碍疾病的急救进行。
本文统计发现,对ICU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心理抑郁、焦虑评分的比例从治疗前的0%改善为治疗后的92.9%,差异显著,同时还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75.0%。
ICU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住进该病房的患者相对其他患者来说病情更为严重,由于相关规定家属不能进入到ICU病房进行陪护,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时不能进行语言交流,加上患者不熟悉病患环境,身边经常有抢救或死亡的患者,很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其中焦虑和抑郁是最为主要的表现,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自控能力方面相对缺乏,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避免患者负面情绪加重,产生自杀或者自残的念头[2]。此时,护理干预在ICU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明显,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不良心理,对提高治愈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斌如,张琰,王欣然等.音乐治疗对ICU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2):7-9.
[2]捍卫.系统护理对ICU危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7):105-107.
论文作者:王丹,李春红,郭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情绪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论文; 危重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