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战略储备,发展知识经济——俄罗斯的研发现状与发展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知识经济论文,发展目标论文,现状论文,战略储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俄罗斯具有优良的科学传统和坚实的科研基础。有关资料表明,2005年,俄罗斯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达到813000人(其中一半是研究人员),占人口的比例也比较高(一万人口中有57人从事研发工作)。然而,俄罗斯今天不是高技术的国家,因为它的经济主要靠出口原材料。尽管2002年以后俄罗斯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但尚未形成有效的科研体系和创新结构。
前苏联解体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科研经费大量削减,俄罗斯的研发基础受到很大的破坏。如果说苏联时期政府非常重视科学,给予各个科学院和科研人员种种优惠,但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政府则把科学和科研人员的生涯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在苏联解体后的15年中,许多技术工业、科研机构都被废弃,成千上万的科学家离开了祖国(这一现象今天已被抑制住)。
尽管受到上述伤害,俄罗斯的科学技术的潜力依然强劲,政府希望依靠这一“战略储备”来发展俄罗斯的知识经济。因此,创新成为俄罗斯的优先重点之一,并确立了国家的创新政策。在建设创新体系的同时,科学部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围绕国家的优先课题,对研究机构进行整合,提升科学研究的作用。最近在知识产权方面也采取了积极措施,目的是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法律环境。下面笔者就俄罗斯的研发现状和发展目标做一比较全面的介绍。
科研组织与科学政策
一、联邦层面的指导与资助
科学政策的制定是各个政治机构之间协商的结果。教育与科学部起首要作用:它将其他部委和各专业科学院的计划和建议汇总并进行协调,形成总体的科学与技术政策,提出国家优先发展的方向和领域。不过,自从2002年创建“总统科学与技术理事会”以来,总统府对科学政策有直接的影响。执行科学政策和科研资助有以下三个主要渠道:
①由科学院和国家研究中心(目前有58个)实施,它们得到国家的直接资助(预算拨款);
②科研资助机构和隶属教育科学部的服务处,它们通过项目拨放资助经费;
③联邦知识产权、专利与商标服务处,俄罗斯水文气象与环境联邦服务处,联邦空间署,联邦科学与创新署,教育署等,它们给予各种专业资助。
此外,三个公共基金会(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支持小型创新企业基金,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根据法律从国家得到“基础研究与研发”总预算7%的经费,通过招标机制来资助研发项目。
二、主要科研力量
俄罗斯科学院。1724年创建的俄罗斯科学院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一方面配合教育与科学部制定全国的科学政策,同时也依靠它所属的研究机构(2005年约有450个研究所、10万人)实施这一政策。2005年,俄罗斯科学院的开支达258亿卢布(约合9.9亿美元,占联邦政府基础研究经费的一半左右),它的研发开支在2001-2005年期间增长了28%。今天,俄罗斯科学院正致力于改革,以更好地适应世界科学研究的新形势,以及与教育界和工业界紧密合作的需要。
表1 俄罗斯各个科学院研究所数量的变化情况
科学院名称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俄罗斯科学院 297 429439443448454454453454463452451
农业科学院292290291262266291300290286297297
医学科学院66 71 70 65 62 62 66 66 67 67 66
总数 548 787800804775782807819810816816814
表2 俄罗斯各个科学院的人员变化情况(千人)
科学院名称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俄罗斯科学院138
115112111 106107
106106107106 105103
其中研究人员 7967 66 65 62 63 62 62 62 62 6160.6
其中博士 34 26.9
26.8
25.8
26.1
25.9
25.8
25.5
25.5缺
其中有资格者 8.7
8.9 8.9
9.39.49.69.810.0缺
农业科学院 31 29 28 26 26 27 28 30 29 30 29
医学科学院 15 14 13 13 13 12 13 13 13 14 14
总数 160155152145146145147150148149145.7
表3 俄罗斯各个科学院的经费增长情况(按市场现价计算,单位:百万卢布)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俄罗斯科学院3001 2680 5102 7449 10585 13863 18713 21766 25800
各类专业科学院。俄罗斯还有后来创建的5个“小型”科学院,分别致力于农业科学、医疗科学、教育、建筑与土木工程和艺术。俄罗斯农业科学院是在1929年集体农业科学支撑机构的基础上创建的,主要工作围绕经济、森林、生态、遗传与生物技术和农产品而展开。2005年,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在4个地区中心(莫斯科、圣比德堡、符拉迪沃斯托克、基洛夫)共有300个研究所和2.9万名职工。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创建于1944年,主要从事医学研究,参与公众健康与环境的工作。2005年共有66个研究所和1.3万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创建于1943年。俄罗斯建筑与土木工程科学院创建于1992年。
大批应用研究所。据2005年统计,俄罗斯共有3566个“从事研发工作的机构”,其中一半以上是历史上隶属于各个工业部门的研究所。
高等院校。高等院校在苏联时期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后来逐渐开始科研工作,一些著名大学也拥有知名的实验室,但迄今只占研发总投入的10%。今天,改革要求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把研发工作做为新的使命。
国家研究中心。苏联时期的军工联合体在资金和人员方面曾经占到研发投入的四分之三。1993年,联合体进行了改组,把主要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企业、高等教育部门)整编成国家研究中心。目前,共有58个国家研究中心,大部分在莫斯科(39个)和圣彼得堡(12个),共7万人。政府要求这些国家研究中心逐渐对外开放。
三、科学界与工业界的联系
今天,俄罗斯科研的特点是开发与应用的能力薄弱:发明创造的商业开发率只有2%(美国约30%)。俄罗斯的技术进出口比例失调(逆差2.86亿美元,美国则顺差248.84亿美元)。因此,科学与工业的关系是创新方面的一个弱点,也是最近几年一系列新政策关注的焦点。
有待开发的强大科学潜力
一、研究人员的更新和科研手段的合理分配
苏联的解体大幅度减少了俄罗斯的研究预算。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研究人员出走和设备老化。俄罗斯科学出版物占世界总数的比例自1995年开始下降,从上世纪80年代的8%(俄罗斯和乌克兰)下降到2003年的2.55%(俄罗斯)。
今天,俄罗斯科研方面面临着两个主要挑战:
一是研究人员的更新问题:年轻人转向其他学科,教学的脱节和缺乏吸引力,导致研发人员的老化:研究人员的平均年龄在升高,院士的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
二是研究机构重叠(2500多个研究机构):导致科研手段分散,效率不高。
二、政府的优先重点和正在进行的改革
俄罗斯政府从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减少自然灾害的风险)和经济发展与国家竞争力的目的出发,确定了2006~2010年优先发展的8个科学领域是:信息与通信技术;纳米系统与材料工业;生命科学;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能源与节能;安全与反恐;军用技术和武器;基础设施建设。
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2004年提出的科学改革目标是发展创新的和具有竞争力的科学。改革的重点是将公共资助集中投向最好的研究中心和战略重点,并保证相关手段的配套。政府考虑在现有的58个国家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5~7国家实验室,同时只保留25~35个国家研究中心,并以股份有限公司或公共机构的形式运作。到2008年,2500个研究所中只保留250个研究所可以继续享受国家资助,其余研究所要通过参与联邦资助机构的项目招标来争取经费。
三、重现令人振奋的有利条件
人力资源趋于稳定,工资有所提高。自1990年以来,研究人员的人数减少了约50%(原因是一部分人转向收入较好的部门,一部分人出国),目前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总数稳定在84万,其中约40万为研究人员,7.5万为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万人中研发人员的比例”仍然很高,2003年达到67人(欧盟25个成员国平均数为45人,法国为58人)。研发人员的平均工资从1996年占全国平均工资的83%增加到2004年的129%(月薪约330美元)。政府许诺未来几年工资会有大幅增长。
研发投资大幅增长。依据官方数字,2005年的研发总开支为2300亿卢布(约88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7%(这一百分比在减少,因为天然气和石油的收入使国民生产总值显著增加)。这些开支如果按1990年卢布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以来的增长超过了50%。资金来源的60%左右来自联邦预算(包括军事开支),20%来自产业部门。这些经费的70%用于目的性研究和开发工作,其中军事活动占绝对优势,而只有15%左右用于基础研究。
根据1996年经俄罗斯杜马表决通过并由联邦总统签署的联邦法律,研发预算至少应占总预算的4%。如果将军用研究包括在内,联邦研发预算占联邦总预算的4.04%。但是,“基础研究与技术进步支持”(航天以外的民用研究)只占总预算的1.74%。2004年,用于基础研究和技术进步支持的联邦预算为462亿卢布(约合17.8亿美元),其中73%拨给各部委(其中包括俄罗斯科学院),7%拨给3个公共基金会,20%作为支持优先项目的经费。
四、基础研究的强项
俄罗斯在某些领域有很强的专业性,处于世界领先的领域有:物理(占2003年世界出版物的6.4%)、化学(占2003年世界出版物的4.9%)、宇宙科学(4.1%)和数学(4.0%)。
逐步建立创新政策
创新政策在俄罗斯是新近的事情,而且还有许多制约因素:缺乏市场经济的传统,科学界与工业界缺乏联系,私人资助薄弱,缺乏知识产权的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政策目标是逐渐克服这些缺点,并开始见到成效。
一、新的创新结构和与科研的衔接
资助结构。1994年创建了支持小型创新企业的专项基金,经费占联邦民用研究预算的1.5%。这项基金选择支持由中小型企业提出的创新项目:目前获得资助的企业已超过2000家。
此外,由于缺乏私人风险基金,政府于2000年创建了“俄罗斯风险创新基金”,但目前效果尚不明显。
二、基础结构:科学城,技术园,转移中心和经济特区
直至1990年,促进科学与创新的主要工具是1950年出现在优先领域(尤其是国防工业)的“科学城”体制。这些科学城通常不让外人进入,给科学城内部居民提供优越的设施和生活条件。目前有11个这样的科学城。根据总统法令,这些科学城体制在25年内可获得更多的投资,并享受税收优惠。尽管科学城的模式有助于俄罗斯科学的飞跃,但由于敏感研究领域的保密措施,使得基础研究与工业应用之间出现脱节。
表4 联邦目标计划每个板块的经费预算(百万卢布,当年币值)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总计
知识的产生32803990485058707230884034060
技术的开发7610
1016013360 1756023160
30150
102000
技术的商业化 37504170485558057370939035340
研究与发展机构的基础 614 736 857 999 11321315 5653
创新体系结构的构建16302020248029903510416016790
计划的指导150 160 170 180 190 200 1050
总计 17034
2123626572
33404
42592
54055
194893
注释:经费逐年增长,每个板块中公私投资的比例不同,譬如知识的产生板块中私人资金占10%,技术的开发板块中私人资金占30%,技术的商业化板块中私人资金占6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还创建了以下3个新的体制:①创新技术中心(共有61个),地区性质,自筹资金,起各种创新活动的协调和“孵化”高技术项目的作用;②技术园(共有44个),由部委资助,在研究机构周围形成;③技术转移中心(共有48个),由部委资助,属于地区性质。
俄罗斯政府于2005年6月22日颁布一项法律,允许设立地区性的或是专业性的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应当在某些领域促进研究与技术应用的结合,享受许多减免优惠。经济特区有两种类型:2平方公里的新技术区和20平方公里的技术产品规模生产的工业区。
经济特区为期20年,可以享受税收和海关多项优惠:五年内减免财产、土地和运输税;加速折旧制度;取消研发投资补偿上限;取消将损失转移到另一年的限制;免除海关进出口税;免除增值税(俄罗斯境内再次销售除外)。
此外,经济特区还可以享受行政方面的便利:管理署“单一窗口”的服务;减少监管的次数,每年一次。据管理署测算,上述优惠可以减轻25%左右的费用。
创新署从各个地区2005年提出的72个项目建议中选择了6个项目,其中4个属于“技术型”经济特区:圣比得堡(信息技术和精密仪器制造)、莫斯科(泽廖诺格勒城,微电子)、莫斯科区(杜布纳城,核物理)和托木斯克区(托木斯克城,工业电子和新材料生产)。2个属于“工业生产”经济特区:利佩茨克区(利佩茨克城,家用电器和家具)、鞑靼斯坦(叶拉布加城,汽车配件和石油化工高技术产品)。2006年的预算为27亿美元。
除了地区性的行动外,2002~2003年全国开展了“重大项目”计划,旨在将同一领域的不同创新阶段以公私合作的形式联合起来。
2005年8月5日,俄罗斯政府确定了到2010年的重大创新方向,说明俄罗斯对创新的重视程度。重大方向之一是发展创新的基础设施。俄罗斯政府意识到由于创新体系尚未形成,长期积累的教育水平和科学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利用。
三、成果不断涌现,前景令人振奋
与以出版物作为衡量科学产出的标准的变化不同,以专利作为衡量技术产出的标准,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了明显的进步。向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的数量由1997年的2万件增加到2002年的3万件。向欧洲专利局申请专利数量占世界的比例从0.35增加到0.45%。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协商委员会(CNUCED)2005年的一份报告,对研发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国外研发活动的7%是在俄罗斯进行的。这一数字还将提高,因为有10%的被访企业表示2005~2009年打算在俄罗斯设立研发机构。
联邦目标计划:2007~2012年研发优先方向
联邦目标计划是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2006年7月6日的命令由教育与科学部牵头制定的。与之相关的公共机构有联邦科学与创新署(RosNauka)、联邦教育署(RosObrazovanie)和莫斯科国立大学(MGOu)。该项计划的目标有:①根据技术预测确定优先方向加速科技能力的提升;②通过技术商业化大型计划实施优先方向;③通过拓展公私合作的渠道(譬如来自私人企业的研发定单)集中和强化资源优势;④促进青年专业人才参与研发工作,发展科技学校;⑤在大学和中学开展科研活动;⑥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把它们纳入科技合作体系;⑦培育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竞争型科研组织;⑧构建设创新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
这些定性目标也引出了如下定量目标:①通过技术开发的商业化运作,使高技术产品的附加值从1420亿增加到1500亿卢布(57.7亿美元);②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量从390亿增加到440亿卢布(17亿美元);③吸引非预算资金从590亿增加到620亿卢布(24亿美元);④使研发工作的国内开支(包括预算外开支)从1690亿增加到1720亿卢布(66亿美元);⑤将旨在商业化的竞争性技术从127项增加到136项;⑥实施8~10项领先商业技术的应用;⑦实施5~8项俄罗斯世界领先的关键技术的应用;⑧创建6~12个新的科研组织,并配备世界水平的科学设备;⑨创造36500~41000个高水平的新岗位,吸引20000~23500名年轻专业人才从事研发工作;⑩改进一系列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0.018~0.023个百分点;国内研发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年增长0.05~0.09个百分点;预算外经费在国内研发开支中的比例年增长0.7~1.3个百分点;创新型企业在工业企业中的比例年增长1.1~3.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在工业产品中的比例年增长0.04~0.12个百分点;年龄在39岁以下的研究人员的比例增加1.8个百分点;计划预算的有效系数提高到45.5%~50%。
联邦目标计划的总预算为1948.9亿卢布(75亿美元),其中联邦预算1338.3亿卢布(69%,用于研发的经费为1283.9亿,用于投资的经费为54.4亿卢布)。
联邦目标计划将协调以下5个方面的措施:知识的产生,技术的开发,技术的商业化,研究与发展机构的基础,创新体系结构的构建。
包括以下5个优先专题:生命体系,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信息与通信技术,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能源效率。
联邦目标计划分两个阶段:2007~2009年,把力量集中在俄罗斯总统确定为优先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同时吸引辅助资源。2010~2012年,集中力量发展长远支撑创新的结构和机制。
表5 2007~2012年优先专题的研发经费(百万卢布,2007年币值)
优先专题 总计
生命系统27.9
纳米系统与材料工业 43.5
信息与通信系统
8.9
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
9.8
能源与能源转换 19.7
国际项目21.3
总计131.1
注释:纳米技术占首要地位。有一块为国际联合招标课题准备,打开了课题联合投资的渠道。已经成立了若干欧盟—俄罗斯工作组,共同确定合作的重心,以便俄罗斯更多地参与第七研发框架计划的项目。
表6 2007~2012年投资分布情况(百万卢布,当年币值)
资助机构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总计
教育署104.8 107.7 116.3 408.0 554.4 1052.3
2343.5
科学与创新署 127.0 148.0 232.2 454.3 468.8
262.3
1692.6
莫斯科大学300.0 390.1 351.0
— — — 1041.1
消费者权利监督署 34.0
37.2
50.9
39.7 — — 161.8
核事务署 30.0
30.0
79.6
52.9
65.4 — 257.9
工业署18.2
23.0
27.0
44.0
43.7 — 156.0
总计 614.0 736.0 857.0 999.0 1132.3 314.6
5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