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益民医院(四川 成都610000)
老年性阴道炎,是由于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及阴道内PH变化引起的以需氧菌感染为主的炎症,是较为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炎症会导致阴道内的细菌繁殖,从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年龄的增长,自身免疫系统功效降低,使老年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防范,医院也要加强老年性阴道炎的防止与宣教。我们此文会着重讲述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老年性阴道炎
1.老年性阴道炎是指女性绝经之后,自身的卵巢功能衰退,使雌激素分泌大量减少,女性的阴道内酸碱程度值会上升,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自身免疫力降低,局部抵抗力下降,导致致病的细菌易入侵繁殖引起的炎症。
2.女性患者的阴道萎缩,血量变少,使阴道表皮细胞内营养素含量减少。目前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需在医生的监督及指导下进行,需严格掌握用药禁忌及药物剂量,局部应用雌激素及抗生素,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即可很快治愈。但停药后阴道局部干涩明显的患者,可出现性生活困难以及性交痛表现。
二、老年性阴道炎的病因及具体临床表现
1.老年性阴道炎的患者的生殖器官与雌激素有着很大的关联。因为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衰退均受雌激素的控制。随着年龄的增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大量减少,而雌激素的减少会导致其生殖器官发生一系列生理性衰退,阴道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大量繁殖,即易引起老年性阴道炎的发生,严重的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阴道会产生一些自我保护的菌类,这类细菌不会致病。如阴道乳杆菌、阴道螺旋菌等。这类菌对其他致病菌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使阴道具有自我清洁功能,可以消灭其他类菌而避免阴道炎症的出现。这是因为阴道乳杆菌产生酸性物质,酸性物质会降低阴道的PH,而PH的改变会不利于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老年女性阴道内HP值增高,使乳杆菌减少,其他致病菌繁殖增加,是引起老年性阴道炎的主要原因。
2.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外阴灼热瘙痒及白带增多,一般是淡黄色稀薄白带,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血性、脓性白带,并伴有腥臭味、恶臭味,甚至会引起阴道或者宫腔积脓。
3.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因为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导致泌尿系统失去平衡。泌尿系统若是失去平衡,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局部水肿,甚至出现出血现象。但老年性阴道炎很少伴有全身不适的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若患有老年性阴道炎的患者在去医院检查时,多出现阴道充血水肿,阴道粘膜变薄可见散在出血点等,严重的患者阴道会出现浅糜烂、溃疡等。溃疡面与对侧粘连,导致阴道部分或全部关闭,个别患者可因阴道感染而导致子宫内膜炎。因此要注意防范。
三、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
1.积极的配合
老年性阴道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必须要坚持治疗,配合医生。当出现外阴瘙痒、灼烧疼痛时,切不可挠抓患处,应及时就医,一旦确诊后一定要在医生的嘱托下进行治疗。
2.抑制致病的细菌生长
要想避免阴道患上炎症,就要增强阴道抵抗力及抑制致病细菌的生长。控制阴道酸碱度PH值在正常范围内就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的做法是局部原因抗生素杀灭致病菌,并补充阴道乳杆菌,从而降低酸碱度抑制其他菌的生长。有血性白带的患者,一定还要警惕子宫癌症的发生,应该常规作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壁有溃疡或者其他病变组织的,可行局部活组织检查,以排除阴道癌。因此出现症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诊断、治疗。
3.合理的使用性激素
由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卵巢功能衰退,会使自身雌激素分泌大量减少。卵巢的退化导致女性的阴道黏膜变薄,阴道内酸碱程度值上升,并且由于年龄的增大自身免疫力降低,免疫功能降低,细菌很容易繁殖引起炎症。因此要加强雌激素的摄入量,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进行补充。豆类食品以及蜂王浆中都富含大量的雌激素,因此患者可以在日常多吃豆类食品或是服用豆浆等进行补充所需的雌激素,必要时应用药物补充,但是长期应用雌激素会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增加,需定期使用孕激素转化子宫内膜。
4.日常的预防与保护
(1)患病期间适当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患者在治疗时可以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进行清理外阴及阴道。若是单纯使用清水清洗,不能改变阴道内环境达到治愈的目的。
(2)注意自身卫生。平时要每日清洗外阴,勤换内裤,注意清洁卫生。
(3)外阴出现不适时不要乱用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后果。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的免疫力降低,若是乱用药物会适得其反,使症状更加严重。要经医生检查后在医生的嘱托下使用药物。
综上所述,老年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绝经后妇女具有很大的危害。由于老年女性自身免疫力降低,需要日常注意防范,如:合理补充雌孕激素,日常注意饮食、休息和清洁卫生,患病后积极的配合治疗,这样才会使患病几率下降,患病后病症得以好转。
论文作者:王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阴道论文; 阴道炎论文; 雌激素论文; 患者论文; 女性论文; 细菌论文; 炎症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