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T淋巴细胞、血清炎性因子在婴幼儿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中的表达论文_赵菁霞

(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儿科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血清炎症因子在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婴幼儿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肠胃炎伴良性惊厥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McAb-APAAP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与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α与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发病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6、TNF-α与IFN-γ和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儿童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发病过程。

【关键词】CD4+T 淋巴细胞;炎性因子;胃肠炎;惊厥

【中图分类号】R33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46-02

轻度胃肠炎合并婴幼儿良性惊厥为婴幼儿常见惊厥,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毒、细菌感染为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轮状病毒为引发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菌,由此推断轮状病毒感染为引发轻微脑膜炎的因素之一[1]。长期以来,国内对其认识不足,多认为是胃肠炎基础上合并低钠、镁、钙,维生素B缺乏,导致诊断不明确,治疗不及时。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免疫功能紊乱、炎性因子介导可能是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重要原因,而CD4+T淋巴细胞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IL-6、TNF-α与IFN-γ对炎性因子的介导作用显著,为探讨CD4+T淋巴细胞、IL-6、TNF-α与IFN-γ在胃肠炎伴良性惊厥中表达意义,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肠胃炎伴良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为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肠胃炎伴良性惊厥患儿为研究组。

纳入标准:(1)年龄6个月~3岁;(2)肠胃炎症状较轻,无脱水或轻度脱水;(3)惊厥发作时低热或不发热,成簇性发作;(4)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血糖、血生化、电解质、压力结果和脑脊液常规均正常。

排除标准:(1)脑损伤和癫痫病史者;(2)病毒性脑炎、脑病、脑膜炎及电解质紊乱的患儿。患儿首次抽搐平均持续时间为(3.4±2.5)min,男15例,女15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5个月;另取同期体检婴幼儿为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4个月;两组间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本次研究报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

采清晨空腹静脉血4ml,4℃放置自然凝固后3000rmp离心10min,分离血清,置于PC管中,-2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McAb-APAAP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与IFN-γ水平,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PS19.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一般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与IFN-γ水平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设定的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研究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α与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IL-6、TNF-α与IFN-γ 水平比较(pg/mL,x-±s)

3.讨论

婴幼儿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convulsions with mildgastroenteritis,CwG)20世纪末由日本学者提出。大多学者认为,CwG是一种在胃肠炎的特殊状态下出现的惊厥发作,而不是癫痫,也并非高热惊厥,目前,对于CwG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有较一致的认识,但是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控制惊厥的药物选择仍未统一[2]。根据刘宇立等的报道[3],CwG目前考虑包括以下4个因素:

(1)病毒、细菌感染:CwG好发于秋冬季,有文献报道CwG80%有轮状病毒感染证据。人微小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和7型、肠道病毒、空肠弯曲菌、志贺氏菌属、沙门菌属等也有个别报道,以上均可能是CwG致病因素[3]。

(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炎性因子作用:一氧化氮合酶(NOS)是NO合成的关键酶。研究发现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合并惊厥的患儿体内NOS活性增强,使血液和脑脊液中NO异常堆积而导致组织内自由基、过氧化氢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6、8和肿瘤坏死因子a等合成与聚集,其增高程度远远高于颅内感染和高热惊厥[3]。使用NOS阻滞剂或氮氧化物拮抗剂对轮状病毒引起的惊厥有一定抑制作用[3]。

(3)脑功能成熟程度及个体的遗传 特质:Okumura报道一对双胞胎同时发生CwG,两人惊厥发作形式相同,要考虑存在家族遗传倾向[3]。

(4)惊厥阈值降低引起反应性惊厥:有学者研究认为CwG是急性胃肠炎在病毒血症或菌血症状态下,惊厥阈值降低,大脑运动神经元受微弱刺激即容易泛化引起的反应性发作[3]。本病多数预后良好,一般不再复发,对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但少数存在再发惊厥可能性,国外报道以CwG起病患儿,再发惊厥可能性为12.5%,与国内的相关报道一致。本次在免疫功能、炎性因子的方向研究CwG,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婴幼儿相比,研究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α与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发病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6、TNF-α与IFN-γ和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儿童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发病过程。本次研究对CwG免疫功能、炎性因子进行检测,为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肖艺.轻度胃肠炎合并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30(1):152-153.

[2]王佩佩,赵玲玲.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研究现状[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8):2219-2222.

[3]刘宇立,黄俊峰.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临床分析及随访[J].中外医疗,2016,7:50-52.

论文作者:赵菁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  ;  ;  ;  ;  ;  ;  ;  

CD4+T淋巴细胞、血清炎性因子在婴幼儿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中的表达论文_赵菁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