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与前景预测
——第二届全国“21 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
袁 芃1,魏 月2
(1.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2.内蒙古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呼和浩特 010021)
第二届全国“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于2019年7月4—6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内蒙古大学、《国外社会科学》杂志社、《学习与探索》杂志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与前景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学习与探索》《国外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等 30 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近 70 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智教授主持开幕式,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张吉维教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凤才教授分别致辞。张吉维副校长首先对各位嘉宾、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承办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王凤才教授以论坛发起人身份对 21 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格局、热点问题以及研究 21 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意义进行了阐释。他希望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将该论坛办成国内重要的学术平台之一,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本届论坛设立四场主题报告和三场分论坛报告。
一、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分别由《学习与探索》张磊主编、《国外社会科学》张静副主编、《黑龙江社会科学》张圆圆编辑、内蒙古大学陈智教授主持,共有 14 位专家作了主题发言,体现了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通过两年对小班新生入园的入园前调查、入园后的行为、情绪观察、参照国内外幼儿心理研究理论,经过三年,四个周期的实验、总结、反思,我园形成了多方位的幼儿焦虑情绪归因,为教师策略的选择提供了参照和依据。
(一)前沿问题与基础理论相结合
华中科技大学王晓升教授在霍耐特承认理论启示的语境下,探讨了社会理论视域中的“社会性”问题。他指出,人是社会性动物,如何理解社会性是社会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也是核心问题。思想史上存在着两种社会理论:一种是强调个人优先性的理论,这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性;另一种是社会优先理论,即人具有一种与他人联合起来的心理趋向,这是一种内在的社会性。黑格尔在早期思想中把霍布斯的理论作为其社会性理论的一个环节,即把人和人之间的斗争看作是社会性的一个环节,把生存斗争看作是承认斗争的一个环节。而现代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是社会性的终结,人们用生存斗争取代承认斗争。对于马克思来说,这种生存斗争的结果是要建立新的社会关系,重构社会性。山东大学焦佩教授详细探讨了21世纪韩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她指出,21世纪韩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加强经典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现实问题的解决,不仅在学术阵地、学科建设、研究队伍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而且在研究内容上形成三个热点,即MEGA2研究、新资本主义危机研究、新替代社会运动研究。今后的韩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仍受半岛对峙局势和财阀经济模式影响,以统一为目标的外交问题和以经济民主化为目标的国内问题将持续成为韩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双支点。山东师范大学宋惠芳教授从实践哲学视域探讨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她从马克思的文本入手,提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不是某一个命题所能归纳的,而是一个理论整体,是以实践生成为基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总和。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一是分别从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的整体语境、“提纲”前后期的著作、传统人学的理论困境三个层面对“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总和”进行了分析;二是提出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生成论,分别从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与传统人学的根本区别、实践生成人的本质、实践与“社会关系总和”的关系三个层面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实践生成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三是分析了以实践生成的视域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重大理论意义。山东大学车美萍副教授针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具备的四个意识展开了讨论。她认为,原点意识要求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防止以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取代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对思想理论和社会现存的一种怀疑、质问、审视并最终达到弄清问题的积极态度。秉持批判意识,必须反对迷信和谄媚,以及具备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要有创新意识,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范畴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实践就意味着否定和创新,把非我之物改造成适我之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颜岩教授分析了卢卡奇早期思想发展的基本逻辑以及南斯拉夫实践派的革命概念。他强调卢卡奇1918年转向马克思主义并非思想的断裂,而是形而上学存在论的分析路径转向历史性的分析路径的必然结果。卢卡奇与阿多诺都坚持文化(审美)救赎主义,但前者从日常生活批判出发强调文化的民主性,后者从否定的道德论出发强调精英主义。南斯拉夫实践派继承了卢卡奇的分析方法,区分了资产阶级的抽象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人道主义,但由于过分强调了形而上学存在论的分析维度,对革命概念的理解有泛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尽管如此,实践派在某种意义上捍卫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更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对我们在当下重新理解革命概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西南大学黄其洪教授则就拉吕埃勒对“柯尔施问题”的非哲学解答展开了讨论。他指出,柯尔施问题从表面上看探讨的是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问题,而更为深刻地说却是聚焦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拉吕埃勒从非哲学出发,对柯尔施问题做出了独特的回答,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既包含哲学维度又包含科学维度,而且两个维度没有高下之分,不存在哲学第一性或科学第一性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和平共处,恰恰证明马克思既是一个哲学家又是一个科学家,从而使马克思的理论朝向元一或实在不断开放,可以有新的要素或环节不断地补充进去,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与时俱进的根源。从这一解答入手,我们也许会发现,我国学术界对于柯尔施问题的讨论恰恰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等级制之中,陷入一种理论封闭。首都师范大学李怀涛教授探讨了德里达对马克思幽灵化的解读。他指出,德里达针对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进行了驳斥,是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当代延展,其无法克服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德里达强调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一致,进而运用解构主义延宕、异质性、不在场的在场等方法解读出幽灵化的马克思,并真诚地向世人宣称这是人类不可丢失的宝贵遗产。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方法在根本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他所保卫的幽灵化的马克思是难以超越现代性的。南开大学齐艳红副教授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规范政治哲学的发展和建构讨论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和局限。首先,不限于“九月小组”广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团体,其在政治哲学领域的相关工作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规范政治哲学建构的一个重要激励因素。其次,中国马克思主义规范政治哲学的建构和发展有着自身的“问题意识”,就是力图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给出符合马克思哲学原则和方法的阐释和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如何回应和消解“塔克—伍德”命题以及如何批判性地考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最后,进入21世纪以来,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工作仍然围绕“资本主义批判和社会主义辩护”而展开,由于拒斥辩证法,其最大问题就在于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了“价值无涉”的科学化阐释,致使其在规范政治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工作是“分离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主要是从纯哲学领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转向跨学科、多维度、整体性研究,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伦理学以及空间问题等领域的研究。石家庄铁道大学王宏斌教授介绍了《共产党宣言》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他指出,《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仍然是当今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理论武器。山西大学赵瑞林副教授则讨论了政治伦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他指出,安德森与舍弗勒等将社会平等与正义观念相等同,试图通过社会基本结构的构建来实现社会的平等诉求。然而,他们将社会平等等同于正义,相当于消减了社会平等所具有的内涵,忽视了社会平等作为一种道德理想对个人的行为选择的规制。厦门大学唐瑭副教授基于价值形式理论反思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方法。在他看来,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偏重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勘定理论对象,并没有实质性地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西方政治哲学的差别,未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应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在马克思与黑格尔辩证法差异中提炼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方法。厦门大学助理教授翁少龙探讨了马克思早期文本《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法兰西内战》,他认为这两个文本为破解马克思思想断裂提供了解决方案。湖北工业大学冯旺舟副教授介绍了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的新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家,并强调他们对新帝国主义本质、逻辑、矛盾及其全球影响揭示的贡献。广西科技大学林萍老师从宪法学角度介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及其在21世纪的新发展。内蒙古大学魏月老师讨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观的客体维度、主体维度和历史维度。天津商业大学王坤副教授则指出了以罗默和科恩为代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转向及其局限性。上海外国语大学曾德华讲师研究了作为马克思思想考古学家的奥尔曼。福建师范大学郑丽莹博士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对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三重批判。
(二)理论研究与现实发展相结合
三场分论坛分别由内蒙古大学张志忠教授、《广东社会科学》刘慧玲副总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邓伯军教授、内蒙古大学李娟副教授以及石家庄铁道大学王宏斌教授主持,数十位学者作了报告。分论坛报告更多地聚焦于具体问题,主要围绕21世纪欧陆国家、英语国家、原苏东国家、亚非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代表人物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热点问题展开。
(三)世界问题与中国问题相结合
1.3.4 IL-6、NE水平检测 患儿分别在急性期 (入院时)及恢复期 (临床症状消失后3d)采静脉血2ml,健康体检婴幼儿采血2ml,分离上清,并分装保存,贮存于-20℃冰箱中,采用化学发光法(德国西门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型号:IMMULITE1000)检测IL-6,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芬兰酶标仪,型号MK-3)检测 NE水平。
二、分论坛报告
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针对日本“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它从解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出发,强调“市民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并以市民社会概念为中心重构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尽管由于日本“市民社会理论”的转型,使其在日本失去了发展的生命力,但“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对于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望月清司的“历史理论”提出了所有共同体类型进入市民社会的普遍条件,即不管哪一种共同体类型,只要出现了“分工和交换体系”“城市与农村的分离”,那么这种共同体就可能进入市民社会。这一结论对于解释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价值。复旦大学马拥军教授探讨了需要理论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的地位。他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围绕生产和需要的关系问题展开,认为人类社会史前时期的基本特征是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短缺,因此物质生产活动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核心。在资产阶级社会,对货币和资本的需要压倒了其他一切需要。与此不同,20世纪以“斯大林体系”呈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这一体系忽略了马克思世界观的非哲学性质,需要理论由此被排挤到边缘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开始同发达国家一样,面临产能过剩和资本过剩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恢复需要理论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厦门大学宋建丽教授探讨了市场经济与社会自由的关系问题。她指出,霍耐特在《自由的权利》中对市场经济领域的规范性重构可以视为对亚当·斯密问题(即道德经济主义如何可能)的当代回答。在《自由的权利》一书中,霍耐特借助“规范性功能主义”方法论,探究了何种制度化的机制和社会化的形式有助于一种社会合作和团结意识的达成。这种团结区别于自由主义式的利益性团结,是一种关系性概念,是经由相互承认的社会机制所达成的社会自由。与自由主义式的利益性团结相比,这种关系性的团结需要一个更为持久和普遍的基础,而不仅仅是暂时结盟的成员所共享的偶然、一致的利益。通过复兴道德经济主义传统,阐明以“互补”“承认”以及“实现的需要”等词汇加以表达的有助于社会整合的道德规范原则,霍耐特开启了市场经济领域中合作和团结的新可能。当然,仅仅依赖于相互承认、社会自由以及道德进步,是否真的能实现一种“有道德的”经济仍有待进一步思考。
(一)研究地域进一步拓展
主要从对欧陆、英美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扩展到对非洲、俄罗斯等国家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林子赛副教授主要对21世纪非洲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他指出, 21世纪非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前景主要体现为:在新自由主义框架之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可能的替代性方案重新受到关注;中国经验也可以为非洲提供更切合实际的参考方案;将泛非主义融入马克思主义之中,为区域意识的塑造准备更为充分的文化要素。哈尔滨工程大学杜宇鹏副教授主要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路为线索,着重探讨了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从遭致诋毁、研究停滞到批判反思、理论重建,再到融入时代、复兴创新,在这一思想进程中产生了俄罗斯马克思主义保守派、反思派、批判派等思想流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具有广阔的理论前景和现实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刘卓红教授认为在交往互动中推进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常态。交往互动何以可能,首先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天生就是一种世界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从形成的理论来源到在东西方国家广泛传播的路径,以及其所特有的科学方法论都具有世界性特质。当前所处的全球化时代,更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了现实语境。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多维度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提出克服生态危机、解决技术异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合理主张,为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批判现代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最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世界发展贡献的中国价值。山东大学张爱波副教授就时代精神精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论述。她指出,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充分表现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政治清醒和哲学睿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切近目标,是实现时代精神之精华这个大目标的现实要求。青海师范大学崔治忠教授则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人民立场。他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在价值追求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在发展动力方面,把人民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在发展目标方面,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在衡量标准方面,把人民作为衡量我们党一切工作得失的主体力量,具体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二)学科领域多维度变化
按照式(5)的定义,图9和图10分别给出了r1为35 mm,r2为50 mm时,花岗岩中粒子速度的频率响应函数的实部和虚部随圆频率的变化曲线,并采用幅值按指数衰减的正弦振荡函数曲线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一并在图中给出。拟合函数为
(三)研究对象前沿性转向
主要是从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传统流派人物研究转向对一些前沿问题、现实问题的代表性人物进行研究。东南大学陈良斌副教授主要分析了弗雷泽的新著。他指出,弗雷泽试图借鉴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在“前景—背景”方法论视域下,通过构建一种“再生产、自然与政治”式三元解释框架,以实现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历程的系统性论断。华南师范大学张永刚副教授提出,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思路,也是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得以构建与形成的致思逻辑。厦门大学李猛副教授认为《巴黎手稿》中的劳动异化和交往异化学说是霍耐特诠释与重构马克思的起点。霍耐特在《为承认而斗争》中提出马克思主要通过“整全性劳动”概念的规范性含义来拓展主体间的承认关系;而在《自由的权利》中,霍耐特通过从反思自由到社会自由的转变,来重塑马克思的社会批判逻辑,并提出在“合作生产”机制中确保自由的实现。就个体社会整合而言,霍耐特与耶拿后期黑格尔、《巴黎手稿》时期马克思逻辑殊异。南方医科大学李丽老师就霍耐特承认理论中的现代伦理类型进行了考析。西安外国语大学李永虎副教授探讨了索恩-雷特尔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路径,他指出这种颠倒交换与生产的关系,割裂了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同济大学袁芃副教授主要梳理了诺曼·莱文视域中的马克思黑格尔关系。莱文将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关系大致划分为两大阶段:1837年到1850年期间,是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社会现象学的借用和发展;1850年到1883年,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方法论在政治经济学上的继承性运用。
②数据资源预处理。这个时期是整个数据挖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经过对各种相关数据资源的转化、剖析与处理,不但能让数据更易于被识别,更能切实提升数据挖掘的成效。给后期相关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提供便利,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准性。比如,依据计算机互联网系统数据包中的端口信息、IP地址、等,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分类处理与集合整理,为将来的数据挖掘做好铺垫工作。
(四)研究方式的重新关注
在研究方法上,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与跨学科化,实现了哲学与相关人文社会学科交叉融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邓伯军教授主要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倡导用分析哲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尤其主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分类、抽样、统计、测量等定量研究。右江民族医学院赵玉鹏教授主张将统计学的方法引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定量地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种主要期刊的作者、研究机构和主题词,创造性地得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结构分层与自相似的倍增规律。
三、交流互动和大会总结
在互动环节,与会代表就各个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激烈的争论,展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深化了大会主题。王凤才教授主持论坛闭幕式,张磊主编归纳总结了本次论坛体现的四个特点,即主题鲜明、视野广阔、研究深入、观点新颖。王凤才教授补充道,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继续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研究主题需要进一步明确;二是研究问题域需要进一步界定;三是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思潮流派人物研究、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他指出,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将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做出更大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理论借鉴。
中图分类号: B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462X( 2019) 09-0046-05
基金项目: 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22120180147)
作者简介: 袁芃,1983 年生,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魏月,1986 年生,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
[责任编辑:朱 磊]
标签: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 前景预测论文; 论坛论文; 世界论文; 《国外社会科学》论文; 内蒙古大学论文; 《学习与探索》论文; 马克思主义发展论文;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 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