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职业技术学校 安徽 淮北 235100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这种精神理念能够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效果。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是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加强工匠精神培养不仅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中职生未来的自我发展。近年来,弘扬和继承工匠精神,是各个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笔者通过分析了中职教学中进行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 工匠精神 德育教学 对策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工匠精神”再一次引进公众的视野,同时也受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关注。中职学校专业的教学重点是进行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业人员能够具有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勤勉精进的从业观念,进而实现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中职专业课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能够更加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注重学生技能技术培养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职业精神、职业意识的培养。
一、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
1.有助于推进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现代的中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从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重视技能教育而轻视职业精神培养的现象,对工匠精神的重视不够。使学生容易在进入职场后成为缺乏正确职业观的技术人员,这就背离了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2.有助于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核心职业素养。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在经济“新常态”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非常看重的素质。工匠精神代表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对中职学生而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等都是良好职业精神的关键词,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3.有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应该树立的信念,却也是中职教育容易忽视的一个盲区。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不同,其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根据对本地企业的调查,不部分企业对就业者的要求: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还需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吃苦耐劳,具有责任心。因此,中职学校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以敬畏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二、中职德育教学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1.确立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理念。中职阶段是学生职业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榜样访谈、教学大赛、技能大赛等各种途径加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并身体力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教育教研、科研领域内的优秀“工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榜样示范,引导学生主动、自信地向“工匠”的方向迈进。
2.教学活动中以工匠精神为引导。教学活动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行为活动引导,因而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需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到自身的教学培养目标中。重视工匠精神培养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也体现对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在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活动中重视精益求精,能够引导学生按照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专业技巧的反复练习,对于专业实践提出更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引导学生秉持敬业、探索的学习意志进行专业学习,使学生能够实现个人技术以及工匠精神的全面提升。
3.教学过程中进行工匠精神的渗透。教师要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课堂教学要求下,提升对于学生的学习表现要求,授课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使学生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学习、工作,以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职业。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磨练自己的专业技术,落实踏实肯干、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理念,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环节中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本质所在,促进工匠精神培养目标的实现。
4.积极推进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中职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这些都离不开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体验教学、合作教学是实现职业精神培养目标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设计各种德育主题活动,并以合适的教育测量技术做好活动成效的评估,努力形成“活动化”的工匠精神培养的课程模式。
5.积极转变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工匠精神培养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遵循多元性、发展性、可行性原则,做好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学生终结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学习效果评价+作业评价+工匠精神认知水平和情感倾向测评”的方式。评价可以采用社会实践、专题活动、案例分析、公开讨论等具体方法。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学习档案,并以此作为学生后续学习行为变化及职业素养养成情况评估的基本参照。
6.努力营造卓有成效的校园“工匠文化”。学校可以凝练具有职教特色、反映工匠精神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课堂文化。可以结合开学及毕业典礼、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仪式以及职业纪念日等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结合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积极推进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通过宣传学习行业劳动模范、学校优秀毕业生事迹等,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陈晓娟 以匠心,育匠人——工匠精神引领中职德育[J].福建轻纺,2017,(5),24-26。
[2]郭浩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工匠论文; 精神论文; 中职论文; 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职业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