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少数民族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既关系到解决民族地区的温饱,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的战略布署,这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是民族地区面临的一项十分艰苦的任务。

一、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

1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酿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扩大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改革,成为民族地区的共识。表现在民族意识上,民族地区摆脱贫穷和落后的愿望更加迫切,要求打破那种自给自足、自我循环的狭隘的民族观、区域观,树立只有市场经济才能发展民族经济的新观念,并把市场经济作为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社会发展的经济保证来认识。同时,1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民族地区经历了一场曲折坎坷的历程,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创造了可靠的物质条件。以青海省为例,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1996年全省完成农业总产值56.16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 比上年增长3.9%,畜牧业生产加大了出栏,提高了商品率。(注:1996 年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工业上初步形成一个包括轻工、纺织、食品、化工、机械、电力、煤碳、冶金、石油、建工建材在内的比较完整配套、门类齐全的体系。其中,以盐湖开发为主的原材料加工,黄河上游水能资源开发为主的电力工业,以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以高原机械工程、农牧机械制造为发展方向的地方性工业,具有民族特点的民族用品工业,均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比重。1996年,全省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3.83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完成工业总产值143.3亿元(现价),增长10.5%。(注:1996 年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商业外贸发展迅速,在外贸出口商品中,仅1991年出口额超过百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蚕豆、冻羊肉、蜂蜜、冬虫草、绵羊毛、羊绒、地毯、硅铁、金属硅、锌矿沙等10种,出口额在百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香港、日本、新加坡、前苏联、德国、意大利和美国。到1996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2497美元,比上年增长38.7%。(注:1996 年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农牧业、工业、商业外贸的发展,为加快机制转换,加大市场取向,创造了良好的内外条件。

(三)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开发价值高,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天然有利条件。青海省各类矿产资源潜在的价值达1.1亿亿元之多, 素有“聚宝盆”美称的柴达木盆地矿产潜在价值约9500亿元,其中已探明的池盐储量533亿吨,钾盐2亿吨,铁矿1.26亿吨,石棉43.2亿吨;水能资源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初步拟定可开发的水电总装机容量1798万千瓦,年发电量771.56亿度;各类草场5.79亿亩,可利用草场5.02亿亩。此外,植物、动物和森林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这表明民族地区有着雄厚的资源势力。

(四)1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使城乡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青海省城乡市场由1978年的24个发展到295个,其发展迅速, 各种不同门类的市场相继建成,而且由原来的综合性零售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包括零售、批发、专业、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在内的多门类、多层次、多功能的市场体系;经营主体由原来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和国营集体企业在内的多元经营主体转变;市场规模和功能大大增强,向大批量、跨地区、辐射范围大的大流通、大市场发展,市场上商品范围包括国家指令计划管理物资、专营专卖商品和少数特殊商品以外的所有商品;市场管理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也有一些不利因素,集中表现在:一是民族地区基础产业薄弱,农副产品、畜产品缺乏深度加工,商品率低,与新疆、内蒙古牧业相比,均有明显差距。二是市场经济观念淡薄,在生产方式、经营习惯上与发展市场经济形成反差。三是民族地区市场建设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一方面,市场体系不健全,商品市场有了一定发展,但金融、技术、信息、劳务等市场滞后,市场调节手段不断弱化,价格、利率、工资不能真正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地方管理机制转轨缓慢;从经营方式看,集贸市场发展快,而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缓慢,市场基础设施简陋,规模小,分布不均,覆盖率低。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发育慢。由于工业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消化吸收力差,科技转化率低,把企业推向市场困难多,而且政策不配套,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地区封锁、行业分割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发育。四是由于西部发展起步晚,基础落后,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在经济上与东部地区形成明显差距。

这种经济上的差距,必然会渗透到政治、文化等方面,约束和压抑着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在目前不但没有缩小和缝合的可能,而且有扩大的趋势。

二、对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思考

差距问题是新时期不可回避的重大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加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快市场取向的改革步伐,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民族地区如同全国一样,正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实现这一转变的思想基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民族地区进行一场思想观念上的革命。民族地区同发达地区在经济上的差距,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在民族地区,长期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旧思想、旧观念,至今困扰着人们的思想。诸如:求稳怕乱、小富即安,“羊身上掠吃,土里刨食最可靠”,手里有钱宁愿存起来,不敢寻找争钱的门路,怕冒风险、出问题;习惯算小帐,算死帐、与别人合作怕“肥水外流”,不敢走出家门、走向市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必须要求民族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观念,培养民族地区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胆略;对那些有利于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好办法,就应勇敢地闯、大胆地试,探索出一套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新路子。

(二)对民族地区实行政策倾斜。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感召下,地理位置优越的沿海地区首先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这样一来,就进一步扩大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形式上的平等往往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民族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地理环境、技术条件等先天劣势,在竞争中必然处于不利境地。这就要求国家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宏观调控手段,把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竞争与民族政策、扶贫政策结合起来,在基建项目安排、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方面,对民族地区实行倾斜。

(三)依靠国家,广开筹资渠道。资金缺乏是多年来抑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目前,作为民族地区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依靠国家财政扶持,这也是能否启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必须走多渠道、多形式筹资的路子,开辟民间融资渠道,培植投资能力,完善资金市场。其中发展股份制,是启动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这是因为:一是可以把农牧民手中的闲散资金和社会游资集中起来用于发展生产,用以资代劳、以劳代资,既能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使持股者按劳、按股分红。二是通过入股,可以把持股农牧民推向生产经营者的位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三是通过投资投劳入股,房地产入股,技术入股,扩大经营规模。四是在农村发展农民股份制企业,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完善双层经营机制。

(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是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条件。根据民族地区市场建设的现状,在不断提高市场档次和容量的前提下,以开发资源为主导,应建立一批面向省外乃至国外的开放性市场。重点开发以粮油、蔬菜为主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皮毛为主的畜产品批发市场,以牛羊为主的肉食品批发市场,以矿产品为主的工业品批发市场,以毛纺织品为主的轻工产品批发市场,以“三材”为主的生产资料市场和金融、劳务、信息为主的生产要素市场。在省边地区鼓励干部群众大胆试办省边贸易市场,严格遵守市场规律,逐步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健全规范的市场体系。

(五)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资源转换能力。过去,我们沿用经验式的经营管理方式,忽视了先进科技在资源开发中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民族地区资源结构和地域分布特点,决定了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靠先进科技。我省虽然地域辽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柴达木地区,受地域、气候、交通等条件限制,不宜大量集结劳动力,矿产资源多属伴生矿,需要高技术工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进行综合开发,因而,民族地区资源开展必须依靠科技,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经济的可持读性发展,并且提高资源的深度加工能力,方能改变产品单一、档次低下的状况,变输出原材料向输出成品或半成品方向发展。

(六)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人是主体,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这就需要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改革教育体制,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出有知识、有改革意识、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的人才,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只要民族地区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才能促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与繁荣。

标签:;  ;  ;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