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预应力施工技术;房屋建筑;质量控制;应用
引言
在房屋建筑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的综合性能。该技术的原理是以混凝土结构为基础,从而对预应力筋进行设计;通常来讲,混凝土外界负荷达到一定值时,则需要借助相关的张拉设备对混凝土当中的预应力实施张拉操作,目的是让混凝土从内部逐渐产生能够与外界压力相互对应的压应力以及拉应力,从而将外界负荷成功抵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障混凝土原有结构不会被破坏,提升房屋建筑的综合性能。
1预应力技术特点
(1)改善结构。预应力板很容易适应物理上的变化,墙壁可以放置在任何位置,大幅改善了房子的功能。此外,预应力楼板替代了室内梁,避免铺设通风管道,便于安装。
(2)减小基坑开挖深度。对于一些大型建筑物或带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底板和顶板可以用预应力平板铺设;对于配电室和发电机房等,地板高度要求较高,可以部分挖掘地面以满足设备高度,因此,降低了地板高度和底板弯曲过程,从而降低成本。
当由负载引起的拉伸应力导致构件破裂时,由于一般钢筋混凝土外部荷载的拉力由耐压性决定,因此没有所谓的预应力,因此其抗裂性非常弱。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构成的构件具有抗穿透和抗腐蚀的能力,因其重量轻,跨度大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构件中。
通常,预应力加固的方法包括增强建筑物表面增强层和外部预应力。预应力首先施加到构件上,使得在构件的张力区域和压缩区域中产生拉应力,从而使构件初始弯曲时的压缩应变和拉伸应变力矩减小。
2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方面的应用
2.1房屋建筑的受弯组织分析运用
房屋建筑工程力求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如何完成这两个指标呢?那就是确保受弯结构组织足够完善。房屋建设工程包含很大一部分的受弯结构组织,它们是确保房屋高稳定性的关键。受弯结构若不够完善必然不能保证建筑的高承载力,从而威胁建筑的安全。上文提到,预应力技术具有高稳定高安全性的特点,要是在受弯结构中融入这一技术,必然能完善受弯结构,提高受弯结构的安全系数和承载力。目前,预应力技术在受弯结构中的运用主要是使用碳纤维材料来加强承受力。溯其根本,是因为碳纤维材料强度高、制作原材料易获得、施工程序简约等因素导致的。虽然这些有利因素推动了受弯结构组织的不断完善,但是只要不注重这些变量是否符合标准,导致承载力不足,必定会有构件损坏的不良结果。为此,在实际施工时,碳纤维材料的运用一定要严格把控应变量的大小,使其控制在标准区间内。另外碳纤维材料的配备还需有效的初始拉力,避免因构件损坏增大构件的受损度,确保足够应力水平进行有效施工。
2.2房屋加固处理
房建工程的加固处理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流程与工艺,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与使用年限,而随着工艺的不断革新与进步,预应力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房建工程的加固处理之中。目前常用的加固方式包括改变受力体系、体外预应力加固、补强建筑面等,不论哪种加固方式,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改善或者修复建筑物对应位置的承载力来达到加固结构的效果,具体的加固方式要根据实际工程中的截面情况、结构形式、施工条件、施工成本等综合考虑,预应力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加固施工主要通过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方式来实现。体外预应力结构相对于其他的加固方式来说,具有自重轻、截面尺寸小、预应力筋的维护、替换与管理便捷、施工速度快、预应力损失小、耐久性高等优点,是后张预应力体系中即为重要的分支之一。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体外预应力法通过在加固部位的外侧设置外加预应力的钢撑杆或者拉杆,使之与混凝土组成复合结构共同工作,达到加固构件的目的,以增强结构自身的抗裂性与承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进行底部框架梁的支撑时,必须对基体进行细致处理,以避免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对整个建筑物造成影响。
为了确保张力的有效释放,避免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在混凝土框架的浇筑过程中,须注意不能与波纹管产生接触。预应力框架梁的放置应确保连续性和完整性,并且不会发现接缝。排气孔适当地布置在波纹管的最高点处和两端。对于排水孔结构,首先需要在波纹管上方打开一个直径为20mm的圆孔,并用塑料板和带嘴的海绵盖住开口,再后用金属丝网固定在波纹管上,接头的周围用胶带进行密封,以防止浆料泄漏问题。
2.4多跨连续梁内的运用
多跨连续梁内力小,强度高的优势使其在房屋建筑施工时利用频率高。然而,它经常暴露由支座变形而引起不均匀升降的缺陷。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运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将其与多跨连续梁的优点相结合,使用粘贴碳纤维的技巧给予多夸跨连续梁更强的预应力,增强稳定性,加固房屋建筑。
3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3.1准备阶段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对整个工程中预应力的应用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应引起重视,重点关注施工材料的准备和器械质量两大方面。预应力技术要求施工材料质量过硬,尤其着重查看预应力筋的质量报告、合格证等,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材料不允许出现损伤,功能符合实际施工需要,及时进行抽查工作,保证材料质量,为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3.2预应力筋和锚具控制要点
预应力筋下料工作要根据拟定档案按部就班的进行。严格控制长度指标,确定钢绞线长度,施工过程避免“图方便”心理导致的施工问题,要按照具体的数据资料确定钢绞线长度,并摆放至对应正确位置上,避免“死弯”现象的出现。
3.3预应力筋定位要点
预应力筋的定位过程需要固定架,固定架的运用能够保证预应力筋完全竖直的固定与垂直度,避免人眼估量出现细微偏差,导致后期工程建造的不稳定,固定工作结束后,方可开展泌水管安装,先进行打孔工作,20mm左右,再用海绵包裹,最后用铁丝固定,也可继续使用胶带再次进行密封,防止泥浆渗漏。
3.4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预应力工程的最后环节是浇筑混凝土。最后一个环节的施工也至关重要,若混凝土浇筑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必然会影响到预应力筋作用的有效实现,进而导致预应力工程不能高效完成。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浇筑混凝土前的准备工作,保证预应力筋型号、数量、位置都准确,确保波纹管不能有损坏,防止混凝土因波纹管破损而慎入管内。由此可见,以上工作的能否顺利完工都取决于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把控质检程序。确保各项指标达标后,才可开始浇筑工作。在浇筑时还有一项工作需准备完善,那就是振捣工作。振捣不善也会引起例如波纹管破裂等事故。为此,敏感部位在进行振捣工作时应使用小号的振捣棒,才能尽量避免发生张拉事件带来的危害。并且混凝土浇筑时还需留出一部分送去做试验,进行工前模拟,以确保施工无误。
结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质量以及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因此,重视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对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要点与实践应用进行分析,由于篇幅有限仅从上述几点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技术,从而保障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顾赛博.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03):133-134.
[2]沈古成.房屋建筑预应力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4):36-37.
论文作者:喻礼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预应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