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山杜英人工林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秀玲1,钟朝和2,彭嘉莹3

1湛江市畅盛造林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湛江 524000;

2廉江市美景园林有限公司 廉江市车板志朋种养专业合作社;3广东廉江 524400

摘要:本文当中笔者通过试验分析,详细论述了种植密度对山杜英人工林的影响,通过五个处理三次重复的不同造林密度试验得知,山杜英的种植密度能够对其生长量和苗木质量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种植密度对山杜英树高的影响比较小,同时造林密度需要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之内,这样才能够使山杜英的生长状态达到最佳。

关键词:山杜英;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山杜英又名羊屎树和羊仔屎,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一种非常典型的半常绿树种,成年的树木高度可达20m,直径在40cm左右,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山杜英木材的颜色非常洁白,结构比较细且十分均匀,是家具制造和造纸的绝佳材料。山杜英的生长速率相对较快,树木材质佳,生长适应性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用材树种,但是目前作为用材林人工造林的相对较少,种植密度对于山杜英的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目前的研究现状上来看,关于密度对山杜英影响程度的研究不够深入,在本文当中笔者将通过系统化的试验,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论述。

1.试验设计

整个试验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山杜英种子在播种之后苗床的不同覆盖对比试验,在山杜英种子播种完成之后使用谷皮和塑料小拱棚进行覆盖,同时设置一个覆盖的苗床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山杜英种子不同处理的发芽率。三个处理区域的面积为115m2,123m2,130m2,整个处理区域完全进行随机排列,通过浅够的方式进行点播,每株的行距控制在8cm*8cm。播种之后在苗床的表面覆盖一层0.5-1cm的黄心土,等到种子发芽之后拆除覆盖的塑料小拱棚,谷皮类覆盖物在苗木的整个生长期内不去除[1],这样能够避免苗床过于潮湿。在全部工作完成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芽苗进行密度差异的移栽试验,从而完成芽苗的催芽培育,依照5*5,8*8,10*15(单位:cm)的密度参数来进行芽苗的移栽对比试验。三种密度处理的育苗面积分别是122m2,127m2,130m2,在苗床的上部位置搭建50%的遮阴网进行遮阴,待2个月之后将遮阴网拆除开始全光育苗。在苗木的生长期当中,对参与试验分析的苗木通过常规措施进行除草松土以及一系列的保护措施,防止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侵袭。

第二个环节是对山杜英的成木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测定树高和胸径,同时对标准地当中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材积进行计算,对测定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本次试验当中所使用的山杜英种子来源于湛江市林业局种苗站,种子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湿沙贮存轨后在2018年3月4日进行播种,之后整地做苗床。利用浇灌的方式,通过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对苗床土壤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同时在苗床当中整地施基肥,所用的肥料是钙镁磷30kg/hm2,通过翻耕入土的方式进行处理。

试验当中山杜英成木的观察试验在湛江市国有林场当中进行,整个试验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式,造林的具体密度数值为1100株/hm2,1700株/hm2,2300株/hm2,2900株/hm2,标准地的数量为15个,每个标准地的面积为25*25(单位:m)。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田间苗床的密度对山杜英生长的影响

通过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得知,山杜英幼苗的最佳移植密度株行距10cm*15cm为最佳,这种移植密度下的山杜英生长状态最佳,平均每株幼苗高度为90.4cm,平均地径可以达到1.0cm,平均主根长度可以达到40.3cm,苗木的合格率为98.1,苗高比株行距5cm*5cm、8cm*8cm分别高出29.3%和14.4%,地径比株行距5cm*5cm、8cm*8cm分别高出137.1%和10.3%,主根长度分别比株行距5cm*5cm、8cm*8cm分别高出57.1%和18.3%,合格苗率比株行距5cm*5cm、8cm*8cm分别高出227.1%和4.1%。合格苗的产量以株行距8cm*8cm为最佳,可以达到89.61万株,比10cm*15cm的株行距和5cm*5cm的株行距高出27.4%和128.3%。在不同密度下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度以及合格苗率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差异非常显著[2]。通过上述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山杜英种苗的生长量、苗木质量和密度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如果种植密度较大的话,苗木相对较为纤细,如果密度过稀的话就会造成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减少,合格苗的产量变低。只有将密度控制在恰当的范围之内才能够全面提升苗木的生长量和苗木的质量。具体的数据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1 山杜英苗木不同种植密度之间的生长量指标

3.不同造林密度对山杜英胸径生长的影响

在林场当中经过对山杜英成木的观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笔者得知,密度对林分能够产生显著的影响,对林分的结构能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下表为不同造林密度对山杜英胸径的影响,通过以下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林密度1100株/hm2,1700株/hm2,2300株/hm2,2900株/hm2的平均胸径为8.8cm、8.5cm、7.6cm、6.2cm,造林的密度越小,对山杜英的生长越有利。由于山杜英在5年生之后林分开始呈现郁闭状态,这样就使得林木之间开始竞争[3],如果造林密度过大的话,山杜英林木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林木的营养空间严重不足,一些处在下层的林木处于生长不良的状态,这样就形成了被压木,对林木胸径的生长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

表2 不同造林密度对山杜英胸径的影响

5.不同造林密度对山杜英林分蓄积生长的影响

林分的蓄积状况是人工林当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它由林木的单株材积和林分密度所共同决定,能够直观反映出林木的生长情况和林业的经营状况。通过数据分析得知,不同的造林密度对于山杜英林分蓄积的生长的状况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造林密度在1100株/hm2,1700株/hm2,2300株/hm2,2900株/hm2时,林分的蓄积程度分别为27.75m3/hm2,44.13m3/hm2,48.01m3/hm2,35.33m3/hm2。虽然造林密度1100株/hm2的林分单株生长情况非常好,但是由于种植的密度过低,林分蓄积状况反而最差[4]。当密度达到2900株/hm2时,由于林木的密度过大,生长状态较差,因此林分蓄积程度也非常低。密度在1700株/hm2和2300株/hm2的林木生长状况处于中上水平,同时由于林木的密度适中,因此林木的蓄积程度最好。

6.总结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在山杜英苗木和成木阶段,密度对其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鉴于上述分析结果,相关部门及研究人员要重点把握山杜英的种植密度,将其控制在合适的区间之内,从而使山杜英具备最好的生长状态。

参考文献

[1]余作炯.不同造林密度对山杜英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7):73-75.

[2]黄素梅.种子覆盖和密度对山杜英播种苗生长的影响[J].林业资源管理,2013(3):122-124.

[3]林婉奇,佘汉基,薛立.韶关市小坑林场山杜英幼林植被层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分配格局[J].生态环境学报,2019(1).

[4]甘玉亭.山杜英人工林生长特性及其改良土壤效果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6(3).

论文作者:张秀玲1,钟朝和2,彭嘉莹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  ;  ;  ;  ;  ;  ;  ;  

密度对山杜英人工林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秀玲1,钟朝和2,彭嘉莹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