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理论下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探析论文

文化自觉理论下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探析论文

文化自觉理论下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 现代化发展路径探析

贾伟玮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032)

[摘 要]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以自省自查、批判发展的视角,为传统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作为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分支,具有道德教化、司法借鉴及文艺复兴等多重社会价值。然而,目前我国传统伦理思想在现代化发展上,存在逻辑内线系统化不足、理论转型困难及小众思想发展受限等局限性。基于此,本文以文化自觉理论为切入点,探析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为传统文化助力的同时,体现其时代价值,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文化自觉理论;传统伦理思想;现代化;发展;路径

我国的传统伦理思想最早从公元前十七世纪的殷商时期就开始出现,具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囊括儒、道、墨、法等多个分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甚至农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是全人类的瑰宝。传统伦理思想经历先秦、秦汉、宋明及近代这四个主要时期,其思想内涵不断扩大,具有时代适应性。但随着近代以来国内外局势的迅速发展,西方文化的进入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出现诸多发展困境。为了应对全球化趋势的快速推进,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文化自觉论”。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作为在新时期提出的、依据改革开放后新中国时代背景的理论,不仅重塑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出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更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追本溯源、根深相固、美美与共”的新思路。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共产党人,更是以马克思主义弥补了文化自觉理论的局限性,以文化自信观丰富文化自觉论[1]18-29。由此,在文化自觉论的视域下探究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李莉觉得许峰现在也知道,他们之前在一起的时光,现在变得很微妙,他们大度地演绎了一场高尚爱情。现在看来,那种幸福就像悬在空中。

一、文化自觉理论视域下的传统伦理思想

(一)文化自觉理论概述

1.文化自觉的三大基本内蕴。文化自觉的三大基本内蕴为寻根、求真及把握传统文化规律、促进其科学发展。首先,文化自觉的本质是让人们“勿忘历史、追本溯源、有效继承”。对“根”的寻找和传承,是其第一内蕴。“如何在多元文化的新世界里,确立自身文化的位置”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理论的主要原因。费孝通先生的关注点在于创造本民族文化的立足点,因此,必须重视对根源性文化的继承发展。其次,重视我国本民族传统的文化自觉并非是盲目吸收、全部重视,而是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以求真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发展。由此可见,“求真”为文化自觉论的第二内蕴。再次,费宗惠在《费孝通论文化自觉》中指出,文化发展要讲“规律”。这契合了列宁“人的认知是近似于螺旋式的曲线”及马克思主义“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的观点。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促进其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螺旋式发展是文化自觉理论的第三内蕴。在探究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化发展时,需时刻重视文化自觉的三大内蕴,以其正确的方法论构建现代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新路径。

2.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费孝通最初的文化自觉论提醒学者明确责任、重视文化发展,但具有在实践上过于空想主义的局限性。费孝通《“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一文指出希望通过文化发展与包容实现“天下大同”,忽略了发展需在竞争中完成,不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较快、国内外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互联网时代。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自觉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观,弥补了原有理论的不足,为文化自觉论注入实践动力[2]193-197。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都相继提出了“培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为传统伦理思想的复兴提供坚实基础和道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开展,更能在文化竞争、开放共享的背景下发展传统文化,体现大国自信。

(二)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1.道德教化价值。传统伦理思想具有道德教化的社会价值。以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儒学思想为例,儒学思想本身设置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其教导人们需秉承“忠、惠、孝、慈、悌”的高尚品质。儒学的义利观主张“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更教导人们“不顾其利”,在促进社会和谐和人际交往上具有推动作用。除传统儒学伦理思想外,墨家“兼相爱”、道家“热爱自然”、法家“不殊贵贱”等思想,都具有促进社会和谐、道德教化人民等重要价值。

拓展性课程评价应该遵循“诊断,促进,提高”这个发展性评价的价值取向,主要做好三方面的评价工作:一是对课程评价,即学校考核组对每门拓展性课程实施效果的综合评定;二是教学评价,就是学校对教学成果的价值进行评定;三是学业评价,即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鉴定。评价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一般可以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做到评价指标全面、评价方法灵活、信息收集多元、评价反馈及时。

我国传统伦理思想派系较多,以儒释道为主的大众伦理思想最受到重视,以墨、法为主的伦理思想因其与现代教育或管理思想不符,在现代社会被应用较少,适应力受限;而以农学、工学及阴阳学为主的小众传统伦理思想,在现代的发展应用更为稀少[6]9-16。以阴阳家的伦理思想为例,其以道家思想为根源发展出来,结合了数术思想和五行说,旨在通过建构宇宙图式,解释和探究自然界不同现象的成因,是我国古代人民探索宇宙精神的体现,具有重要时代价值。现如今,发展传统伦理思想需全面发展,打破小众伦理思想局受限性,提升其现代适应力。

3.文艺复兴价值。传统伦理思想并非是空洞的、直接浮于理论的,它蕴含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诗经》、《左传》、《春秋》、《论语》到《博采经典谋略系列:传习录》,多以事例、民俗结合伦理思想;我国经典画作《一团和气图》、《丹崖玉树图》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儒学和道法。除此之外,我国传统的民俗、服饰等,都在伦理思想下设计,涵盖伦理思想内涵。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发展,具有带动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价值。

传统伦理思想在古代作为影响社会政治走向的治国方略及理论基础,其在外在形制上也有诸多表现,例如唐朝大兴寺庙,说明这时佛教伦理思想开始有所发展。传统伦理思想随着朝代的变迁、都城形制的改变而不断发展,从外在建筑或形制物品上影响了人们的意识形态。例如宋明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发展,“新儒学”被广泛倡导,都城中常见的“双忠公崇拜”正说明了此时伦理思想并非一家独大,而是多家发展[5]27-29。现代社会下,全球化趋势明显,欧美文化、北欧文化等在我国迅速崛起,欧式建筑家居、美式商业街及英伦风服饰等层出不穷,我国传统文化的建筑或物品受到冲击。“欧美风”受追捧的背后,是文化自信不足的体现。在此社会背景下,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与西方文化契合度低,无法在形制上有所表现,其存在感被削弱,理论转型实践的动力不足。

二、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化发展困境探析

(一)传统伦理思想逻辑内线明晰度不足

根据传统伦理思想系统化不足、逻辑内线不清晰等问题,需以文化自觉论中“求真”的内蕴,可视化辨别传统思想,推进传统伦理思想的正确传承、有序发展[7]8-13。辨别传统伦理思想糟粕及精华的前提是理清伦理思想脉络。在文化自省下,系统化修缮传统思想派别体系,不仅要整合、寻找所有传统伦理思想,将其系统分支后可视化呈现,还要在进行派别分类时剔除不符合现代文明的糟粕思想。对于糟粕思想的剔除,也并非是盲目的、直接摒弃的,而是要通过解读式的剔除,让现代人明白为何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

(二)社会风气异化下伦理思想转型动力不足

1.3.1 用NGrobb JB方程计算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敷料中渗出血流量+术后3d引流量+负压引流器中血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红细胞压积+术前红细胞压积)×术前血容量。

(三)小众化伦理思想现代化适应力受限

2.司法借鉴价值。自古以来,传统伦理思想具有司法借鉴的政治价值,并延续至今。最早可见于周朝“周公制礼、明德慎刑”,其将“德”这一伦理思想作为左右刑罚和司法的先决条件。董仲舒吸收儒家伦理思想,提出“徳主辅刑”[3]255-256,《唐律疏议》提出“儒法合流”“明刑弼教”作为儒学内的法律指导思想,并成为《大明律》的重要内容。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儒学思想在当今时代,仍能为治国理政提供启示。

三、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化创新发展路径

(一)文化反思及重构:可视化辨别传统思想

传统伦理思想体系庞杂、种类繁多,各个体系下还有不同分支,例如以老子为主的道家伦理思想和以庄子为主的道家伦理思想,就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朴素辩证法和相对主义的界定区别。然而现代许多企业或个人将“老庄思想”直接定性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在应用和发展传统伦理思想时具有逻辑内线明晰度不足、系统化不够等问题。此外在发展传统文化时,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甚至无法判定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儒家道德规范虽促进人们重德守义,但“忠、惠、孝、慈、悌”的本质仍是封建男权背景下的三纲五常,适应于封建政治制度下的社会,却有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成分。因此,以黄玉顺、沈小勇为主的众多学者都致力于“儒学现代化”,将其传统思想以现代化视角进行革新发展,例如将对君君臣臣的“忠”以爱国形式表现,将父父子子的“孝”以剔除二十四孝中不合理成分的现代孝义表现,并结合核心价值观对其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逻辑的内容进行革新[4]68-71。然而,对于传统伦理思想下的不同逻辑细化分支以及糟粕内容的解读,仍待以系统化方式界定改进。

(二)结合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实践性转型

费孝通在关于其文化自觉论的讲座中指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表明各界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充满了信心[7]。在新时代,传统伦理思想要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发展,需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其在实践上的转型。习近平提出,“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友爱”等,都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伦理思想有相似之处。可将传统伦理思想结合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我国公民的行为实践中,可根据形制文明在意识形态宣传上的效用,大力宣扬传统文化及习俗、推行复古类传统建筑,将意识形态物化,推动公民实践行为上的习惯性思维。

(三)多角度文化依附:传统思想现代适应力

发展文化要全面,加强小众文化的推行发展,才更能体现我国充足的文化自信。根据文化自觉论中“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第三内蕴,我们可把握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发展内涵,将小众文化多角度依附于其他文化[8]43-49。例如,如何将以农学、墨法及阴阳家的小众传统伦理思想依附儒释道进行结合发展,依附现代流行音乐、文学文化创新发展,依附在国内盛行的西方优秀文化进行求同存异的发展。在现代互联网社会,小众伦理思想也可借助互联网力量,依附于各大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以现代的模式发展古代思想,全面提升传统思想的现代适应力,使得传统思想“再流行”。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提升了传统伦理思想的传播速率,但并不保障传播的质量。秉承文化自觉理论,我国传统伦理思想才得以在反思重构自身体系、结合价值观转型、多角度依附现代流行文化等创新路径中,提升现代适应力,降低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受限程度。传统伦理思想在现代发展的深度与广度逐步扩大,其所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也有了新的生机。由此,我国才得以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视域下,以优秀文化正社会风气、促政治、推教育,彰显大国文化,提升大国实力。

其中,前期拍摄过程中所采集的各种素材必须采取技术性以及艺术性的手段进行合理的编辑,发挥素材的作用以及优势,更好地保障一定的表现力,保障节目的质量以及效果。其次,对于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来说,画面的编辑会直接影响整个节目的质量和内涵,技术工作人员必须了解这一环节的重要性,更好地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手段,积极落实后期的电视节目制作以及画面后期制作环节。

[参 考 文 献]

[1] 赵旭东.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费孝通文化观对文化转型新时代的启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2] 周艳红,刘仓. 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到习近平的“文化自信”[J]. 广西社会科学,2016(9).

[3] 韩满玲,问望强,周立斌.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及教育路径[J]. 学理论,2016(9).

[4] 周治华. 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德性伦理特征及其当代启示[J]. 道德与文明,2010(6).

[5] 胡小玉. 从文化自觉视角看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构建[J]. 理论观察,2017(6).

[6] 张继焦.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思想的历史性转向[J]. 思想战线,2017(6).

[7] 刘芳. 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 思想理论教育,2012(1).

[8] 陈学凯. 孔子伦理思想的体系与结构[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收稿日期] 2019- 07- 16

[基金项目] 北京市青年项目“《周易》德福观研究”(19CZX059)

[作者简介] 贾伟玮(1989-),女,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 B82- 0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2273( 2019) 05- 0006- 03

(责任编辑 吴礼敬)

标签:;  ;  ;  ;  ;  ;  

文化自觉理论下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