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质量监测的数据,可以充分反映监测地区内的环境实际情况,能够在环保部门制定环保方案时提供准确且详细的数据信息。虽然,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环境质量监测机制,但是,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大打折扣,影响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测水平
1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避免影响监测结果。监测人员在监测过程中不能滥用权限,应保证监测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保证监测结果的客观性。但是,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还存在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数据质量的现象。一些上级部门缺乏对环境监测的认识和理解,并在监测过程采取了不恰当的行政干预措施,在对监测站发布的监测数据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对监测数据进行变更或修订,因此,要推行实施环保执法监测垂直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污染监测时,企业可能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方式干扰环境监测数据,因此,需要采取科学、严谨、公平、高效的质量监测措施,保证工作质量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确保监测结果的独立、公平和准确性。
2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
2.1监测管理制度的缺失
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的缺失方面。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与保护的“哨兵”,每项环境管理措施的制定都需要依赖于环境监测,而且也需要通过环境监测来验证其有效性。但是,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法制化建设进展缓慢,统一的专门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暂未出台。
2.2监测管理意识薄弱
环境是和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质量监测人员深入了解当地区域影响环境的各个因素,设定针对性的监测管理方案,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的。许多监测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质量监测管理意识,在技术、方案、法规、工作方式等方面的选择都缺乏正确的观念,对环境污染的特性、后果缺乏正确的理解,致使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工作流程紊乱、工作效率极低。
2.3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涉及到的工作内容专业性比较强,在具体的操作当中需要较强的专业基础作为支撑,只有加强监测人员的监测技能,才能保障环境监测的质量。但在实际工作当中,目前现有的环境监测机构,首先在人员配置上不足,无法满足现有的工作强度;其次,环境监测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其中还有没达到相适应工作要求的,这就必然会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工作当中有的监测工作人员责任没有有效落实,从而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3.1设备仪器及人员的评估
环境监测机构的设备仪器及人员结构是影响其监测技术的两大因素,无论其中哪个因素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的监测质量。对环境监测设备及工作人员进行评估可以确保环境监测机构内部的正常运行,从而稳定地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在对环境的监测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监测设备,因此,必须保证监测设备的性能良好,并定期对这些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测与维护,确保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对环境监测机构设备仪器进行评估,从而判断环境监测机构的设备仪器的可用性。还需要考虑机构内部的人员结构,人员的流动性及在职稳定性,从而确保环境监测机构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储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完善监测管理制度
第一,我国需要完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环境质量监测机构、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质量监测设备、技术以及操作相关的标准。对于质量监测的不合格行为,要设定完善严格的惩罚制度,一旦发现,绝不姑息。第二,要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体制。分级管理的质量监测体系需要在全国范围逐渐推行并普及。以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考核指标,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规范各级监测部门以及监测工作人员的行为。第三,落实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全国质量监测网络建设,要求所有地区的监测记录、数据信息、报告都统一上报。加强环境质量监测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第三方监督制度,确保质量监测工作没有漏洞,把控好质量监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3.3强化环境监测管理人员作用发挥
环境监测管理人员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强化环境监测管理的意识,管理人员树立起职责意识,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责任,强化责任意识,注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控制,保障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工作能得以落实。环境监测站管理人员需要和实际的工作需要相结合,制定明确正确的质量方针和管理目标,从而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落实和执行,加强各部门的联系沟通,这样才能使环境监管工作得以顺利的实施,才能有助于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3.4重视监测工作
相关部门需要重视一切有关质量监测管理的工作,确保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和监测管理机制有效结合。在质量监测工作过程中,要做好样品的采样、保存、交接、分析管理以及数据上传的工作。以水环境监测为例,在采样时应根据不同的污染因子,选用不同的采样器来进行采样,如石油类不能用聚乙烯容器采样,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必须用消毒的玻璃容器来盛装。在使用采样器和水样容器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对两样器具进行清洗,避免采样环节出现误差。同时,在采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质量控制、重复分析、采样点位。不同类别的项目采样,应当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如油样类别的采样,需要在300mm以下;水样容器盛装前不可水样荡洗,在水样采集完毕后,需要做好后续的工作,必须贴好水样标签、填写详细完整的现场采样记录表。对于样品的保存而言,样品采集到样品分析的这一过程中,样品容易受到物化作用产生变化,为了减少变化,保证样品的可靠性,需要加入合适的添加剂进行保存。对于样品的交接,样品分析人员在进行样品分析前需要对样品容器外观情况进行观察,查看样品标签来判断样品的信息无误,做好以上工作之后去完成样品的交接手续,领取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3.5环保大数据构建数据共享平台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的开展,会涉及各种环保数据类型,例如水质监测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土壤监测数据以及各种污染源的监测等,而且不同类型的环保数据的采集又从属于不同的单位,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等没有得到统一的管理,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的效率比较低,并且管理效果很差。所以,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应该在现有的大数据环境下,构建管理更为高效的环保数据共享平台,改善传统的环保数据管理模式,实现对环保数据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环保大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不仅可以提高环保部门对环保大数据的处理效果,而且提高了对环保数据的收集、分析、管理、存储以及调用的能力。
结束语
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影响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为了控制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的精确性,需要从监测制度上统一规范监测工作的标准,从监测主体上加强对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视程度,从监测队伍和监测设备方面来确保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只有统一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质量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精确性以及真实性,保证后续环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宁,赵菊芳.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6, 14(33):72+74.
[2]张林.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6(09):62-63.
[3]宁薇,郭宝.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1):82.
论文作者:史为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监测论文; 环境论文; 数据论文; 样品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