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瑞芬太尼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论文_黄贵成

黄贵成

广西合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广西合山 546508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瑞芬太尼应用于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作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出现呕吐、恶心、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较对照组20.83%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瑞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的安全性较高,可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盐酸瑞芬太尼;芬太尼;麻醉;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麻醉技术也获得极大改良。注射用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麻醉药物,为常用短效麻醉用药,广泛应用于临床,盐酸瑞芬太尼经注射后,可快速在组织及血液中溶解,2min内达到峰值,具有显著优势。其不仅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也极为显著。数据显示[1],盐酸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是芬太尼3倍左右。同时,盐酸瑞芬太尼能减少肝肾功能损伤,麻醉后无蓄积,减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组研究对择期手术患者分别使用盐酸瑞芬太尼及芬太尼进行麻醉,对其麻醉效果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及观察组48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40.5±3.6)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9.5±4.8)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手术指征及手术适应症,家属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麻醉药物过敏史者;严重血液疾病者;呼吸系统严重病变者;严重免疫性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选择水平相近麻醉师开展麻醉操作,减少研究误差,规范化实施麻醉处理。术前均使用东莨菪碱0.3mg与咪达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观察组采取盐酸瑞芬太尼2μg/kg为插管前3min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5mg/kg、异丙酚1.5mg/kg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后,66%氧化亚氮的初始剂量为1L/min氧+2L/min氧化亚氮,维持10~15min后,剂量减少一半;使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12μg·kg-1·h-1)作维持麻醉,维库溴铵0.06mg/kg作维持肌松药物。

对照组选择芬太尼2.5μg插管前3min注射,琥珀胆碱1.5mg/kg、异丙酚1.5mg/kg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后,66%氧化亚氮的初始剂量为1L/min氧+2L/min氧化亚氮,维持10~15min后,剂量减少一半;使用芬太尼0.05μg·kg-1·min-1作维持麻醉,维库溴铵0.06mg/kg作维持肌松药物。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对两组患者麻醉后出现呕吐、恶心、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独立样本t检验,(±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比较(±s·min)

3.讨论

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外科手术对麻醉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不断改进麻醉方案,减少麻醉伤害,是临床研究的关键[2]。相较于芬太尼,盐酸瑞芬太尼使用后起效时间短,肝肾功能伤害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目前,盐酸瑞芬太尼已经逐渐替代芬太尼,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最受青睐的麻醉用药[3]。

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盐酸瑞芬太尼的见效快,术后清除快,能减少术后蓄积。盐酸瑞芬太尼为新型受体激动剂,药物分布较小,可快速起效,使用药物2min后达到峰值,相较于其他麻醉药物具有一定优势[4]。同时,盐酸瑞芬太尼对血压及心率无明显抑制作用,可提高手术安全性。盐酸瑞芬太尼是新型麻醉药物,作用时间较短,停止用药后快速清除,且无蓄积,从而控制不良反应发生,利于患者术后快速苏醒,减少痛苦[5]。瑞芬太尼能快速溶解于血液中,经快速起效后,半衰期短,有学者研究中显示[6],瑞芬太尼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麻醉作用强,能被患者所接受。大多数学者认为[7],盐酸瑞芬太尼麻醉后安全性高,可控制呕吐、恶心及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出现,减少患者痛苦。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及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合上述,盐酸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且安全性高,术后清除快,无蓄积,能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赖忠盟, 林蕾, 苏健生等.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麻醉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68(5):116-117,120.

[2] 林山, 蒋晓芳, 徐涛等.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4,63(4):350-352.

[3] 赵素敏, 谷志杰, 蒋艳东等.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5):86-87.

[4] 王飞, 张琰.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或异丙酚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J].山东医药,2014,38(48):52-53.

[5] 田国平, 崔剑, 甯交琳等.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唤醒效果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21(6):674-675,678.

[6] 郭训, 李恒, 梁秀生等.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28(9):1411-1414.

[7] 李庆忠, 杨淑玲, 王希娥等.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23(29):3514-3516,3517.

论文作者:黄贵成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盐酸瑞芬太尼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论文_黄贵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