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一)_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一)_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整体性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国家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等院校纷纷成立,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在表面上也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于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被提了出来。然而,与这种表面上热闹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真正从心灵深处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并不很多。这种悖论式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而言,必须对眼前令人眼花缭乱的马克思主义“热”进行“冷”思考,就是说,必须认真地、郑重地提出并弄清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就其本义而言,是站在大众立场、为大众立言、为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并极力维护大众利益的学说,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中,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却与大众渐行渐远呢?原因很多,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没有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进而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把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变得支离破碎。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非常深刻、全面的学问。因此,在那些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人提出的‘理由’中,常常看到引自马克思的只言片语,特别是引证得不对头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列宁全集》第26卷,第192页)所以,从整体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进而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形象,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首先应弄清这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对此,学者们大都认为,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等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但也有一个局限,那就是没有认识到这只是从某些局部方面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属性,而没有从整体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没有揭示出这些属性中所体现的整体性。我们认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其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性根据,因而是其最根本的属性。

首先,整体性内在要求并包含着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这种整体性体现为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内在地要求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完整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是一种以在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批判中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阶级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真切关注无产阶级的生存处境和发展命运,它的价值指向就是追求无产阶级解放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性体现着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所谓历史尺度,阶级性体现着追求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所谓价值尺度,而马克思主义就是上述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内在地要求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阶级性的有机统一表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是一个整体。马克思在理论探索的历程中曾一次次地走进“书斋”,但他并不是在思辨的王国中“自言自语、自食其果、自得自乐”,而是在现实问题的刺激下带着苦恼和疑问走进书斋,借以磨砺其批判的锋芒,进而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建设一个新世界;他不满足于“学院派”那种仅仅是故纸堆里的学问,而是注重于对沉湎于“解释世界”的知识体系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有着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难以企及的鲜明的实践性:它不仅要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世界,而且更以“改变世界”为己任。因此,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内在要求:离开理论性只讲实践性,或离开实践性只讲理论性,都不是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如果说,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主要是从理论性层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那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则主要是从知与行关系的层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由空想上升为科学,而这又取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也就是说,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作为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才能诞生。没有唯物史观的发现,马克思就难以创立剩余价值学说;而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社会主义就难以从空想上升为科学,因而也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由此可见,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个重要根据。

最后,当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时候,实际上就蕴含着一个前提,即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这一整体性的学说有三个直接的理论来源。用列宁的话说,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列宁选集》第2卷,第309-310页)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应该在整体性框架内彼此理解:部分是相对于整体而言的,是整体中的部分。

整体性绝不是外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人为附加物,而是内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最根本属性。因此,在“解放思想”的进程中,国内学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于上世纪80年代自觉开启了“回到马克思”、“理解马克思”的思想运动。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正是理论界针对种种肢解马克思主义、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现象从理论上所作出的自觉回应和深刻反思。弗洛姆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长期遭到误解、歪曲,首要原因就在于:“经常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人,除了少数人之外,似乎从来没有浏览一下马克思的著作,或者仅仅满足于对马克思的一知半解”。(《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20页)因此,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误解或歪曲,就不能止于一般流俗的理解,也不能满足于第二手材料,而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去,进而回到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去。

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图景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进展不大,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整体性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属性,也没有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图景。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图景究竟是如何呈现出来呢?我们认为,整理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始终,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在整体框架中来思考问题的,具体呈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的整体性 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来看,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三个基本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多注重“天上”的“形上”思辨,而对“地上”的“形下”的现实生活缺乏具体的经济学的分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虽然注重对“地上”的现实生活做经济学分析,但缺乏哲学的“形上”思考;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它既对社会现实缺乏具体的经济学分析,又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支撑。马克思则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又以一种“整合-创新”的视野超越了它们的局限,把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方面整合在一起,进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这种整合,是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其中,没有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不可能发现并创立唯物史观;没有唯物史观,马克思不可能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存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换言之,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出人的需要,从人的需要揭示出物质生产,从物质生产揭示出物质生产方式(这基本上属于经济学分析);又从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揭示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创立了唯物史观(这基本上属于哲学分析);还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规律出发来论证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整体性具体体现在《德法年鉴》的两篇文章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德法年鉴》上,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马克思强调反对思想上的先入为主,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是以空论家的姿态,手中拿了一套现成的新原理向世界喝道:真理在这里,向它跪拜吧!我们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原理。”(同上,第418页)总体上看,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已经开始从彼岸的宗教批判经过政治批判,走向了此岸的世俗批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版,第200页)这里,马克思提出了现代哲学的历史使命:消解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我异化”,亦即资本占有劳动的异化劳动。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马克思深入探究市民社会,并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集中考察了国民经济学中的三个最基本范畴:资本、劳动、地租,由此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即异化劳动;马克思进而运用哲学人本主义批判国民经济学,论证共产主义实现的必要性:“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马克思,第81页)哲学人本主义、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有机统一或整体性,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完成的。

2.“主题”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始终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这就是“破解资本占有劳动的秘密与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起点、确立的基点以及实践的落脚点,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题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是坚决反对“形上”的抽象思辨,关注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关注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因而具有强烈的人本情怀和大众关怀。马克思主义虽然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三大部分,但核心问题则是:破解资本占有劳动的秘密与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即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1页)而现实的人首先是工人和资本家,二者的社会关系是资本家剥削工人,资本占有劳动。这种现实的人的历史发展趋势就是消灭资本占有劳动、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非人性的社会现象,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揭示资本占有劳动的秘密,为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寻求经济学的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即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0页)

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就极力维护穷苦人民的利益;在《德法年鉴》中,马克思把哲学看作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精神武器”和“头脑”(同上,第15、16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哲学人本主义、经济学思想和共产主义学说都十分关注资本占有劳动的关系,关注工人阶级的生存处境、发展命运与工人阶级的解放;《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哲学、经济学论证的,其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实现人的解放具有历史的性质,说明“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同上,第122页);《共产党宣言》实质上就是关于追求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宣言书,其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他们的核心思想,那就是:在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上,第294页);《资本论》则被马克思看作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3.“方法”的整体性 方法取决于问题的本性。问题的整体性内在要求用整体性的方法来分析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问题所追求的基本方法,一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二是经济问题哲学分析,经济问题政治解决。这两种基本方法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整体性。

(1)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所谓科学性,是指从客观的角度,通过经验和实证的分析揭示客观规律。所谓价值性,是指从人的角度考察问题,即考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意义。就科学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注重从社会历史发展内部的根本因素出发来说明社会历史,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是,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对市民社会的初步解剖,既深化了他在此前关于到市民社会中去寻找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钥匙的思想,又在对异化劳动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需要、分工、物质生产、经济关系对揭示社会历史的重要性,以及改造现存世界的必要性,这就为向新世界观的转变找到了有效途径。就价值性而言,人道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完整学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是,马克思最集中考察了工人阶级的生存处境、发展命运以及人的解放,其异化劳动学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2)经济问题哲学分析,经济问题政治解决。在马克思那里,经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是不分家的(可谓“哲学变革、经济寻求”和“经济问题、哲学分析”)。具体体现在:第一,其经济学研究促进了马克思实现由人本主义历史观向唯物史观的哲学变革,并促使马克思清算其哲学信仰;第二,唯物史观不仅为马克思分析经济问题提供了哲学框架,使马克思超越国民经济学“见物不见人”的历史局限,力求创立一种人本主义经济学,而且也使马克思关注经济问题的哲学前提,揭示经济问题的深层本质,注重对经济问题设置哲学价值导向。

马克思还十分注重经济问题的政治解决。当年马克思所面临的经济上的总问题,是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在马克思看来,空想社会主义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只有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通过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最终实现无产阶级解放,才能真正解决这一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问题哲学分析、经济问题政治解决”已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传统,这一传统所诠释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的整体性。

4.“理论”的整体性 运用整体的方法破解整体的问题,必然产生整体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而严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的整体性既集中体现在其核心理论的内在逻辑的整体性上,也体现在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上。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晚年曾在一封信中指出:“马克思的东西都是互相密切联系着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中单独抽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第454页)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首先集中体现在其核心理论即人的理论的内在逻辑的完整性上。马克思首先是通过对“人”的理解而开始自己的理论发展过程的。在马克思那里,“人”是一个具有总体性的概念,即人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一完整的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被理解为应从事自由自觉的活动的人(人的类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历史中,人的劳动被异化了,这种异化劳动支撑着私有财产和资本主义社会,后者又进一步固化了这种异化劳动,而理解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需要借助于分工;由此,马克思便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进一步集中从实践、社会关系和历史进程出发来理解人的现实本质及其与人有关的现实、认识、环境、宗教、社会生活;沿着这一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在作为唯物史观诞生标志的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便把现实的个人作为研究历史的起点,而现实的个人被理解为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个人,这种个人是一个肉体组织,具有维持生命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基本的基于肉体的生命需要,人们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这种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是分工(生产什么),又处在社会关系中(怎样生产)。因而,物质生产既包括生产什么,也包括怎样生产,这就是人的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01页)。

正是基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一般规律,进而创立了唯物史观;此后,马克思便着手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现实个人的活动之历史进程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批判蒲鲁东研究经济问题所运用的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方法,科学地说明经济范畴尤其是资本和劳动范畴的客观的现实起源和实际历史。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意味着“物质生产”、“感性对象性的实践活动”,而资本实质上被理解为一种经济关系,其本性是通过占有劳动而“增殖”。马克思从资本的增殖背后看到了其“吃人”的本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逻辑”,进而找到了通过消灭资本而实现劳动解放的现实途径,创立了具有历史性质、政治性质和人道主义性质的政治经济学。然后,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和问世标志的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得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结论;之后,他们便进一步把精力主要用在完善、丰富、发展和检验自己所创立的学说上。上述理论逻辑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内在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必然使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具有经济学因素和政治因素,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具有历史性质和政治性质,使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哲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其“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上。马克思主义不是远离人民大众的一种纯粹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学术理论,而是为人民大众立言并为人民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和政治代言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不是自我欣赏、自我封闭、停滞僵化的学说,而是既注重自我批判、又强调与时俱进的学说。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什么样的立场,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观点,也必然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是站在劳动阶级立场的,因而其观点本质上就是为人民大众立言并为人民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和政治代言;进而,其方法就必然关注“形下”的现实人的生活世界,注重科学分析和阶级分析。

5.“发展”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形成以后,其理论处在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不同的侧重,但其前后的发展过程是朝着“整体性”的目标前进的:它体现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统一,体现为由不完整走向完整,也可称之为“连续性成长”。(参见郝敬之,第2-4页)这样的整体性在恩格斯《晚年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和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集中体现了出来。

理解这样的整体性,首先,应当把早期马克思的著作、思想和晚年马克思的著作、思想统一起来。(1)青年马克思为了清除历史领域中的唯心主义,特别强调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注重基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直线论”,而晚年马克思为了消除人们的一些误解和曲解,也注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注重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多样性”。(2)青年马克思为了区别于国民经济学的“只见物不见人”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天国遨游”,十分注重从“价值”层面来关注现实的人,人本主义因素占主导,而1846年以后的马克思为了使他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成为科学,更注重从“科学”层面来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注重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3)青年马克思更多是基于近代欧洲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创立了唯物史观,而晚年马克思主义则努力通过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和东方社会,来检验他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适用性和正确性。(4)青年马克思在自己身上树立了人道主义理想,而晚年马克思则注重对“现实基础”的研究,力求把自己的人道主义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可以看出,上述青年马克思和晚年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进程中体现出如下诸种统一的整体性,即:“科学与价值的统一”,“经济决定论与人道主义的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西方社会研究与东方社会研究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事实上,当从整体追求上来理解马克思、进而把整体性看作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属性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一个马克思”,而不是像某些学者那样看到“两个马克思”。从整体性视野来看,“两个马克思”的说法实质上是在割裂、肢解马克思。一种符合实际且可取的做法应当是:在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进程中来考察和把握马克思前后期思想的内在一致性、统一性即整体性。决不能将马克思两个时期的思想人为地分割开来,更不能夸大两者性质上的区别,甚至将两者根本对立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研究依然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参见朱立元)

其次,理解这样的整体性,应当把马克思的著作、思想和恩格斯的著作、思想统一起来。综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思想可以发现:早年马克思为了反对历史领域中的唯心主义,格外强调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而恩格斯针对当时德国青年派和某些历史学家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歪曲,在晚年历史唯物主义书信中,比较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历史规律与人的主体性的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思想、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说:“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6页)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恩格斯再次强调:“总的说来,经济运动会为自己开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即国家权力的以及和它同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作用。”(同上,第701页)可见,早年马克思和晚年恩格斯在其思想发展进程中体现出了统一的整体性,因而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否则就不是完整的马克思主义。

6.“形态”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呈现为不同的形态,即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性的“政治形态”、突出马克思主义学术性的“学术形态”和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形态”;这三种形态之间也具有内在的完整性。

马克思首先是一位大众思想家:他的思想是以大众化的形象出现的,是为大众立言的;马克思又是一位以学术支撑思想的理论家:他建立了作为解释世界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还是一位从理论上言说政治、从政治上谈论理论的政治理论家:他的理论是以政治形象出现的,蕴涵着丰富的政治内涵。

具体而言,这种整体性表现为:首先,马克思开始其理论活动时,最关注的就是人民大众的生存处境与发展命运,期望建立一种为大众提供现世智慧、为大众立言的大众形态的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思想是:建立一种通过关注人本身来掌握群众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头脑”,而无产阶级是这种哲学的“心脏”。面对德国的现实状况,马克思指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页)这表明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是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尤其是无产阶级的生存世界的,是要为民众立言的。

其次,这样的理论必须通过分析和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通过分析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建立起来,这就需要从理论上系统研究问题,并建立起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术形态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通过哲学观的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系统地建立起了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马克思的具有学术形态的理论形象是通过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结合来映现的。其中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思想方法,政治经济学主要是分析构架,而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现实结论。

第三,要实现无产阶级解放,还必须建立一个能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并且用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使这个政党组织和带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就需要确立起政治形态的理论,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

只有把马克思理论、思想的“大众形态”、“学术形态”和“政治形态”统一起来,才能完整把握马克思理论、思想的精神实质及其意义,才能勾勒出马克思理论的完整图景。如果其“大众形态”不能得到“政治形态”和“学术形态”的支持,就难以真正实现;如果“学术形态”疏离“政治形态”和“大众形态”,就会失去合法性和生命力;如果“政治形态”脱离“学术形态”和“大众形态”,就会失去学术支持和大众认同。而不能满足大众需要、实践需要、政治需要,且不能说服群众、不能转化为现实力量的马克思主义,会被历史所淘汰。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一)_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