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民文化看黑土戏剧风格的形成_戏剧论文

从移民文化看黑土戏剧风格的形成_戏剧论文

从移民文化看黑土戏剧风格特色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土论文,戏剧论文,移民论文,风格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探讨黑土戏剧的风格特色,是黑龙江戏剧界的热门话题。许多理论家和舞台艺术家从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探讨的过程中,人们大多忽略了对其产生重要作用的移民文化;即便是个别文章有所提及,也未把它作为研究重点,从而淹没了这个具有本质意义的理论框架。事实上,移民文化不但与黑土戏剧的关系极为密切,而且曾对黑土戏剧的审美品格起到过毋庸置疑、至今仍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对此谈点个人的认识,以期把移民文化纳入到黑土戏剧的理论研究框架之中,从而进一步完善黑土戏剧的理论体系。

1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是“被一个集团所普遍享有的,通过学习得来的观念、价值观和行为”。①它的内容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形态、意识形态、价值规范等系统。由此,笔者认为,移民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从移民的角度来理解,它是指移民第一故乡的文化,即家乡文化;二是就移民迁入地区而言,它又属于外来文化。

笔者之所以把移民文化作为研究黑土戏剧风格特色的主要命题,是因为“黑龙江的人口不仅从历史上看绝大部分是从外地流入的,即是以近年的情况说,流入的人口还是大量的。”②而黑龙江戏剧恰恰就是在关内大批移民迁入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追溯历史,尤其是清中期和清末民初,关内移民有如潮涌般地泻入东北地区,致使黑龙江人口剧增,汉族人口的数量远远地超过了当地的土著民族。由此,黑龙江这片高寒之地绽开了戏剧之花,皮簧(京剧前身)、直隶梆子(河北梆子前身)、落子(评剧前身)等外来剧种随着移民的足迹接踵而至。

自民初至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里,黑龙江的移民仍在加速增长。胡焕庸教授在《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指出:“这样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不仅在中国是少有的,全世界也是少有的。”正是在这个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中,黑龙江的戏剧艺术从兴到盛,不断繁荣发展,剧种亦越来越多。

可见,黑龙江戏剧的发展道路基本上是沿着移民运动的轨迹向前延伸拓展的。在这同步发展的进程中,黑龙江戏剧逐渐地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即: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在思想内容上更注重情感的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凸现粗犷的泼墨如云的色彩,在情节结构上追求故事的生动性和情节的曲折性,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讲求生活化、真实性、以真求美、以实带虚。如果从总体上看黑土戏剧的审美品格,则表现为粗犷、凝重、豪放、雄健、高亢、质朴,一句话,呈现一种阳刚之美。

2中国幅员辽阔,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因此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对黑土文化来说,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汉族的中原文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中原文化是如何对黑土戏剧风格特色产生巨大影响的呢?或者说,移民文化是怎样渗透于黑龙江戏剧艺术之中的呢?

1.外来剧种的美学特性对黑土戏剧产生深远影响 黑龙江的移民从人口成份和数量上看,多数来自北方中原一带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等地。这些移民把家乡的戏曲文化也传播到黑龙江。如形成于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的蒲州、大荔、平阳一带的山陕梆子;形成于北京的京剧;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的评剧;以及山东的吕剧和河南的豫剧;等等。尽管它们具有各自的艺术特色,但是作为同属板腔体的北方剧种,艺术风格上自然有其共性特征:文辞大多质朴无华、通俗易懂,唱腔曲调也都具有高亢、激越、奔放、流畅之特色。从总体上较之南方的戏曲剧种,更具有阳刚之美。这些艺术特点随着剧种而被迁入了黑龙江。黑龙江的移民老乡要看的就是这种具有阳刚之美的家乡戏。所以,剧种的特色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异,而黑龙江戏曲的审美品格却在外来剧种的影响下逐渐形成。

黑龙江其他戏剧种类的情况同戏曲相似。如话剧、歌剧和舞剧,也是由南至北传入的,依然是一种移民文化现象。解放战争时期,延安鲁艺曾迁入到黑龙江。因此,许多新文艺工作者、进步知识分子及部队文工团为支援前方和开展土改运动,创作排演了一定数量的话剧、歌舞剧。这些剧目,密切配合形势,贴近现实生活,战斗性强;同时,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注重情与理的统一,理寓于情,以情取胜。这些风格特点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日臻成熟。例如,8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各地竞相搞花样翻新的探索剧目之时,黑龙江的话剧工作者不随波逐流,依旧创作排演现实主义的戏剧作品。其明显的例证就是《曹植》、《黑色的石头》和《欲望的旅程》等。这几个剧目当时曾先后进京演出,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受到了戏剧专家们的首肯。

上述不难看出,黑龙江的戏剧,不论是戏曲,还是话剧,都属于外来剧种。它们在传入黑龙江以前,各自的艺术特色都已形成;传入之后,自身的特点自然被输入进来。这样,就为黑龙江戏剧艺术总体风格的形成奠定基础。这个基础一旦奠定,就形成一种戏剧传统,被后人所继承,并发扬光大。我们今天在探讨黑土戏剧艺术特点的时候,是不能割断历史、脱离这一源头的;而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追溯这一源头的时候,又不可避免地看到移民文化产生作用这一鲜明的客观事实。

2.剧作家和舞台艺术家的合力作用 一种区域性戏剧风格特色的形成,与剧作家和舞台艺术家有着必然的联系。他们的生活积累、道德伦理观念、审美方式和审美传统强有力地制约着他们所共同创造的区域性戏剧风格特色。就黑土戏剧而言,黑龙江的剧作家和舞台艺术家是本地区戏剧风格特色的具体设计者和直接体现者。他们在艺术创造上的共同点集中地体现于黑土戏剧的总体风格之中。而这些剧作家和舞台艺术家又主要以关内移民及其后代为主。他们从小就受到家乡中原文化及其戏剧文化的熏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注入了家乡的生活积累,并把家乡的审美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运用于自己的戏剧作品之中。久而久之,在黑土地这一方水土中以关内移民为主的戏剧创作群体,通过他们孜孜不倦的艺术创造勾勒出了黑龙江戏剧的基本轮廓。

翻阅一下《中国戏曲志·黑龙江卷》的传记条目,便可发现在入卷的98名艺术家中,竟有80名是关内移民,余下的18名也是移民的后代。正是这些非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们在黑龙江传播着中原的戏剧文化。比如,黑龙江戏剧史上最早的文学剧本《龙沙剑传奇》即为来自关内的流人程煐所写。其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基本属于中原一带曾经盛行的明清传奇范畴。又如,民国时期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在哈尔滨编写的评剧现代戏《杨三姐告状》,就是作家根据其家乡河北滦县冯家狗儿庄所发生的真实事件创作而成的。这一剧目对后来的黑龙江评剧艺术影响极为深远,至今还久演不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移民艺术家还为黑龙江戏剧的表演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薛若琳评估其为“流人开发和建设黑龙江戏曲文化的重要成就”。例如,清初流人张缙彦在宁古塔组建戏曲家班;祁班孙、李甲在宁古塔成立民间科班,都为黑龙江戏剧的表演艺术做出了较大贡献。

3.以移民为主体的观众群的形成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观众是戏剧艺术的主宰者。应该看到,自清代以来,黑龙江的汉族人口急剧增长,至今,省内的汉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97%,余下的3%为少数民族人口,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移民。由此看来,当地土著居民的人口就更少了。基于此,应该说黑龙江的戏剧观众主要是移民及其后代。以移民为主体的黑龙江戏剧观众群体的作用,就在于用家乡审美传统来审视黑土戏剧的内容与形式,以塑造黑土戏剧的人物性格。具体说来,他们在观赏和参与戏剧演出活动中,以自身业已形成的欣赏习惯、艺术趣味、审美方式对舞台形象进行审美把握。甚至,他们可以主宰某个剧种的兴衰,决定某个剧目演出的成败。受他们欢迎的剧种,就可以在黑土地上落脚生根;反之,就会被冷落,被淘汰。我们已知,黑龙江的戏剧观众主要以中原一带的山东、河北、河南的移民为主,所以上述省份的剧种就能够在黑土地上开花结果,并将自己的审美特性渗透于黑土戏剧的风格特色之中。而由于中原其他省份的移民较少,因此那里的剧种就很难流入到黑龙江来。这里有一个例外情况:60年代初期,江西省的第一大剧种赣剧竟然传入黑龙江。该剧种的登堂入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当时省里某位江西籍的领导作“媒”,来了个“南花北移”。因为这里的江西老表甚少,没有众多观众的扶持,只几年的时间,赣剧这朵北移的南花就自行枯萎了。由此可见,黑龙江的移民观众,决定着黑土地上所有剧种的生存空间。也就是说,他们在原籍喜欢什么样的戏剧,他们在迁入地也就喜欢什么样的戏剧。另外,由于黑龙江没有古老的本地剧种,所以土生土长的当地观众在接受外来剧种时没有可供参照的东西,只能趋同于移民观众的审美标准和欣赏习惯。更何况那些外来剧种在艺术上的风格特色能够与黑龙江土著观众相沟通,因此,他们接受外来剧种自然顺理成章了。

4.移民的家乡文化与黑土文化的对接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无论是哪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戏剧艺术,都源于本地区的社会生活。我们之所以说黑土戏剧与移民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也出于这种艺术与生活的必然联系。

现今黑龙江戏剧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黑龙江是北大荒,有大平原、大森林、大油田;严冬有大风雪;在人的特征方面,四方大脸、粗眉大眼;在行为方式上,大悲大喜、大大咧咧、大手大脚,等等。所有这些,决定了黑土戏剧以“宏大”著称,以“粗犷”见美。这仅是从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人的肖像特征方面来认识的。这种认识自有它的道理,但是,还不能全部涵盖黑土戏剧的全部美学特征。如果我们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把握和认识,便会发现,移民文化渗透于黑土戏剧的源泉——黑龙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可以洞察移民文化对黑土戏剧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黑土文化之所以在今天与中原文化的发展渐趋一致,处于同一水平线,其原因就在于外来的中原文化确实比当地土著文化先进得多。大量地吸收和借取中原文化,使黑土文化在发展中跨越了某些阶段。除了这一原因,还在于在黑龙江地区有着众多的来自中原的移民群。每个移民都带着一种成型的家乡文化进入新居地,并在这里逐渐形成了家乡文化社区。这些移民文化社区分布在全省大大小小的移民聚居地,从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合力,对黑龙江文化的发展和变异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在黑龙江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中存留着许多移民文化的基因。仅以属于中原文化范畴的齐鲁文化为例,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自古以来,山东人仰承齐鲁遗风,笃信淳朴,崇尚伦理,热情好客,待人以诚;而黑龙江人也是如此。齐鲁文化的特征表现为:经济活动单一,自给自足性强,家庭和血缘关系浓厚,伦理道德观念较重,人际关系密切,群体意识较强。这些特征,与黑土文化的特征大致相同。黑土文化与齐鲁文化的趋同性,从某种意义上看,是移民文化对黑土文化渗透的结果。以此可以洞见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移民文化对黑土文化的巨大影响。移民文化一旦被黑土文化所包容,就必然成为黑土戏剧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并有机地溶入黑土戏剧的形象系列之中,其风格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就会受到这浓重的移民文化的熏染。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透视黑土戏剧表现出来的风格特色,即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蕴含强烈情感的艺术传达方式、作品中浓重的道德伦理观念、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在总体上所表现出来的粗犷、凝重、豪放、雄健、高亢、质朴的审美品格,它们都与移民文化的某些特征相吻合。

3诚然,在探讨黑土戏剧与移民文化的这种联系中,笔者对黑土文化中包含的移民文化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这种从移民文化角度来透视黑土文化的方法,很可能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难道黑土文化完全是移民文化吗?黑土文化就没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吗?这就需要解释几句。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黑土文化受外来文化,尤其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颇为深远。但是,黑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外在环境、本地区土著文化的积淀,有很大关系。其次,在吸收、借取中原文化方面,也并非是完完全全地继承,也有叛逆的一面;即便是继承,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亦有所变异。我们认为,黑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区别之一,即在这种“移变”之中。因笔者将移民文化作为研究黑土戏剧风格特色的切入口,故而主要着眼于二者的共同点。至于黑土文化中有多少自己独到的、非外来文化的东西,有多少外来文化的“移变”成分,这些问题则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所以没有提及。没有提及,并非意味着黑土文化没有自己的特色。

注释:

①[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

②费孝通:《黑龙江移民概要》代序。

标签:;  ;  ;  ;  ;  ;  ;  

从移民文化看黑土戏剧风格的形成_戏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