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要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就必须保证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而要确保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达标,最为首要的就是做好建筑监理工作。本文笔者就针对建筑监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监理;问题;解决办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监理体系也逐渐趋于完善,这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建筑监理工作起步比较晚,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在实际监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强对监理工作的重视度,积极分析建筑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促进建筑监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建筑监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规范的监理检测程序
建筑监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按照规范化的监理检测程序进行,这样才能确保监理工作的综合质量。在监理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各类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然而这一点在实际监理过程中经常被忽略,一些监理人员常常不按照规定要求对各种实体材料进行质检,而且在材料运输与装卸的途中也没有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导致材料在未使用之前就出现严重损坏等质量问题,由于监督检查不够全面,致使诸多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被应用到工程建设之中,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一些监理人员虽然表面上开展了材料质量检查工作,但是并没有科学有效的检验程序作为支撑,在检查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主观性、随意性行为,完全不按标准落实自身的工作,特别是在某些比较细化琐碎的环节。再加上监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安全责任意识偏低,给工程的安全施工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潜在隐患。
(二)监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近些年,我国对监理从业人员资质考核的重视度有了明显提升,监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从整体上看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从业人员素质高低不齐的问题,因为监理团队中有部分人员属于施工单位的退休或改制人员,这些人员虽然在管理实践经验与技术水平上没有什么问题,但由于并未接受过专门化、系统化的工作培训,往往在行业素质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不能完全胜任工程监理这项工作,其专业特长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建筑监理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专业知识面上还比较狭隘,员工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挂职、兼职等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我国建筑监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三)不具备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我国建筑监理行业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监理单位在收取监理费用的时候,经常出现竞相压价等不良竞争现象,进而致使工程施工监理费用偏低,对监理单位的长期生存与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监理单位的运营形式具有多样性,这就给挂靠单位、出租资质等不良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最终对建筑监理单位的社会信誉度造成严重损害。由此可见,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建筑监理行业长远发展的一大瓶颈。
(四)在监理工作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与其他行业相比,监理行业是起步较晚、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个行业。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业主往往比较关注施工质量,而忽视了监理的作用,由于业主对监理单位普遍持有不重视、不信任的态度,导致监理任务很难被落到实处。此外,监理工作不仅仅是对质量进行监管,还涉及工程施工工艺、投资隐患、建设进度等多方面的监管,然而绝大多数监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都过于强调质量监管,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综合监管,这就导致建筑监管的实际范围大大缩小,监管作用也进一步弱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监理问题的解决对策与方法
(一)构建完善的建筑监理法律法规体系
要确保建筑监理工作得到规范化、高效化地开展,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建筑监理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站在制度的层面上对监理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保证从业人员的所有行为都有标准规范作为参照。其次,监理协会和监理单位应当提高对法律法规的重视度,主动搜寻各方面的信息,全面而深入地思考建筑监理行业的各种违规、违法现象,并以之来约束和检讨自身的行为。最后,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当适当增强对建筑监理行业的关注度,及时出台和完善相关立法条例,使建筑监理人员的职责更加清晰明确,确保建筑监理企业始终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二)注重对监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建筑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然需要一支专业的监理工作团队作为支撑。因此,监理单位必须注重对监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方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对监理行业的准入门槛进行严格把控,对于不满足监理资质标准的企业必须严格取缔其经营资格,同时,对于不具备独立性与固定人员数量不到60%的单位也不能授予其监理权限。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避免一些低素质的单位和人员进入到监理团队之中。另一方面,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监理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其参与专业培训活动,要求所有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工程设计监理能力、项目前期咨询能力等。此外,建筑企业还应当注重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打造,着力培养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监理人才,从而为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开展提供保障。
(三)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
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存在的过度竞争等不良现象,必须加强对相关管理体制的改进与完善,尤其要注重改革企业资质管理的相关规范条例和办法,把各种不法行为列为企业资质年检与审核的主要内容,一旦发现企业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必须及时进行查处,针对问题比较严重的企业,应严格取消其监理资质。此外,还应当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引入到企业资质管理过程中,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来对企业的人员资质等进行审核与管理,不断提升企业资质管理的整体效率与透明度,使我国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提高对监理工作的认识,增强监理意识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建设方必须全面认识到监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兼顾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与监理等各环节,不断增强自身的监理意识,适当加大对此项工作的宣传力度,把监理工作放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位置。在实际监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工程合同与监理合同,对监理工作进行精确定位。另外,监理人员还必须清楚自身的岗位职责,监理人员并非承包方的质量检查人员,在进行工程验收的时候,首先应当由承包方的质检员进行检查验收,待检查合格之后方可交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再次验收。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监理对建筑工程的高效率、高质量完工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建筑监理行业在发展中还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相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建筑监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注重对监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并打造健全的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蒲叶平.浅析建筑监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装饰装修天地,2019,(2):67.
[2]吴玉佩.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装饰装修天地,2019,(2):82.
[3]范慧凯.建筑监理对施工现场的协调问题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47):169.
[4]冉崇华.试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管理的问题及创新[J].房地产导刊,2018,(36):128.
[5]黄森才.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管理的问题及创新刍议[J].河南建材,2018,(5):230-232.
论文作者:翁红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行业论文; 质量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