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备好课是教学前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即教案。教案是备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一份好的教案,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做到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历史教师反思备课,一要反思研究教材。要认真钻研历史教科书,理清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各维目标在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准确理解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关键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二要反思研究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和思想状况,选准本节课的起点和基点,使分层教学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三要反思研究练习题。设计好检测手段与巩固强化内容,不仅要设计教学效果检测的基本方法和内容,而且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例题、随堂练习题,确保历史教学的效果与覆盖面;例题、习题要紧扣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和学生实际,要兼顾深度、难度、广度,体现层次性,体现因材施教。四要反思研究教学的教育素材。要找出历史教学内容的德育渗透点,特别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六要反思研究教法与学法。历史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学生现有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
2 上好课是教学中的反思
教学中反思,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和合作是否充分。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有的教师设计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课堂上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但要问每个活动景象的用意,每个活动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时,有的教师竟说不出个所以然,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二是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思维活跃,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三是反思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要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四是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和谐。历史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提倡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教学秩序。如若在课堂上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个个争先恐后发言,课堂秩序较为混乱,教师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敢进行有效管理,课堂的有效时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3 品好课是教学后的反思
教师教学后反思,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监控的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历史老师在“品课”中,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科学素养。在落实双基知识,提升能力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三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材功能是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四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五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
作者单位:广西兴业县高级中学
论文作者:徐意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历史论文; 教材论文; 过程中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研究》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