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邓小平教育思想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地位,确立了“三个面向”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方针,确立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加强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措施。邓小平教育思想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到一个新高度,习近平在继承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思想,不断开创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关键词:邓小平;教育改革;三个面向;习近平
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全面、深刻、系统地论述了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核心任务和关键措施等, 构成了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科学体系。
1.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核心内容
1.1“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
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世界各主要国家为了在经济、科技及众多社会领域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纷纷开始了教育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 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教育, 绝大多数时间里依然处在极左路线的阶级斗争当中,极大地缩小了教育的社会功能。 “文革”结束后,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世界教育的新发展,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领导和部署下,教育战线及时拨乱反正,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此,“三个面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三个面向”的教育理念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开辟了放眼世界的境界,提供了走向世界的舞台;“三个面向”的教育理念给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1.2培养“四有”新人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
“三个面向”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新人。这样的新人是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邓小平把这样的人才目标概括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1984年10月,在完整地设计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之后不久,邓小平就告诫全党:“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成功不成功就看我们能够不能够发现一批年轻人。”[1]邓小平“四有”新人的人才标准,是提高新时期中华民族全民族素质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指导方针。通过教育,使我们的人民成为“四有”的人民,使我们的干部成为“四有”的干部,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四有”的学生。
1.3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邓小平十分重视教育的质量,他认为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并且邓小平指出,教材的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他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有高水平的教材。其次,邓小平认为:“搞好劳逸结合,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3]总之,教育改革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持续开展“考试革命”,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毛泽东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坚持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核心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对于今天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当代价值。
2,1坚持用“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指导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4]这是邓小平对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认识。只有通过教育改革,才能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才能走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中国道路。目前,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锐意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开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育是要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5]。只有实现教育现代化,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
2,2坚持教师为本推进教育发展与改革
教师为本,就是把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第一资源,就是坚持邓小平关于一个学校关键在教师的思想。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在教育活动中,教育方针能否贯彻,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都取决于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6]。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教师作为办学的主体,坚持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切实把教师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2.3“四有”新人战略目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
邓小平“四有”新人的人才标准,是提高新时期中华民族全民素质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建设者和接班人,即离不开教育。“四有”新人战略目标将普通劳动者培养、改造成为高素质人才,从而更好投身经济建设、推动生产力发展。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自己的素质。这种素质的好坏,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成就和进步。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推进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7]。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6]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 人民日报,2014-09-10(002).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作者简介:王春晓(1995.05——),女,山东省德州人,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生。
论文作者:王春晓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教育改革论文; 思想论文; 教育事业论文; 是我国论文; 人才论文; 四有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5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