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快,这就让建筑工程数量开始增加,土地资源的逐渐紧张化让一些工程朝着地下方向迈进,从而增加了深基坑工程使用数量。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就是深基坑支护,其施工质量将会对建筑施工整体使用寿命以及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必须要对其加重视,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应用措施,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在基础性建设工程项目逐渐落实的影响下,建筑工程中伸进坑施工属于基础性主体施工之一,其作用性和重要性较为明显,并且会对整体工程项目产生较大的影响[1]。深基坑之处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能进一步保证项目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实际的施工现状来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使用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化,这就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节省一定的成本,也能够为巩固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
越来越普遍的高层建筑对深基坑施工技术提出的要求也逐渐变高,根据实践来分析,常规的基坑支护技术暴露出较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进行改进和优化,从常规角度来分析,深基坑支护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首先为钢板桩支护,钢板桩主要是通过钳口或者带锁扣的热轧型钢制造的来,通过互相结合的钢板桩就能够对钢板桩墙实施相应的构建,并将其应用到挡土挡水施工中,钢板桩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包括Z、U和直腹板型等,这类施工难度不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期间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所以,整个使用范围相对较小[2]。
其次为排桩支护,这种技术主要是针对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挖空实施柱列式间隔布置,并且形成挡土结构,柱列式间隔布设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包括密排和疏排,其中前者是紧密排列的桩和列桩,后者则是具有一定距离的桩排列。在挡土围护结构方面所选择的是柱列式灌注桩,其刚度满足具体的施工要求。
最后为深层搅拌支护,这种支护方法是将水泥当成实际的固化剂,通过对软化剂和固化剂进行强制性拌和来保证出现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在软土固化剂和固化剂之间,通过逐渐硬化来提升水泥土桩墙的强度,这就能够形成坚固的支护结构;一般情况来分析,在黏土、淤泥土层之间会选择这种支护技术[3]。
二.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一.做好施工前期以及优化工作
深基坑支护施工前期最为关键,这一时期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设计方案以及图纸来进行施工现场的边坡修整和集中挖掘。在实际挖掘期间还需要选择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设定挖掘的力度和空间[4]。一般对软土结构选择大型的挖掘设备进行,针对边坡修整部分则可以利用人工手段来加以施工。挖掘设备在工作期间需要超过边坡0.5m,这就能够保证土质在之前的位置不会出现变动,而且,在实施单次挖掘作业时,控制的开挖深度不可超过0.8m。
对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需要结合具体的状况来进行,将软土地籍深基坑结构施工作为案例来分析,软土地基深结构的特征就是土质密度相对稀疏,土质之间接触性不够牢固和紧凑。所以,软土结构中深基坑支护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资历较大的技术和施工经验支持;其次,在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期间,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环境检测和勘察;支护方案的设计需要和现场施工需求温和;支护方案的设计需要从施工条件、施工空间以及施工环境等不同的角度入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设计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时,设计人员需要控制好施工空间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并且对施工空间加以丈量;最后,需要结合深基坑支护施工空间的状况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设计并选择,认识到不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对环境造成的不同影响。
二.做好混凝土喷射工作
完成深基坑支护挖掘工作之后,需要针对性做好坡面支护施工工作,其中坡面支护作业一般是利用混凝土喷射完成,在进行首次混凝土喷射时需要把坡面的虚土和杂质进行清理,让其表面平整无痕迹,从而避免土质出现松懈、脱落现象;其次,边坡完成修整施工之后需要进行再次的混凝土喷射,需要控制喷射厚度在50mm左右;在完成相关施工之后,先关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方案图纸施工钻孔技术来做好钻孔施工,在实际施工期间需要控制好孔过程的垂直和水平力度,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孔位置变差,或者出现上下不对称现象[5]。
三.做好支架和钢筋加固设置工作
在经过成孔工作之后,需要对其实施注钉和注浆施工,在此期间需要控制好施工标准,并且控制注钉的长度在合理的标准要求之内,这种标准要求主要是结合焊接以及钢筋的长度来决定,之后在土钉上方3m处架设中支架,这种做的目的就是让混凝土局部承受的强度能够迅速增加并巩固;其次,在注浆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工序流程;最后在对钢筋网进行加固设置时,需要结合土钉焊接的实际位置来做好针对性的挂接。在捆扎横行钢筋和竖立钢筋时需要选择质量较好的扎丝来进行;最后在进行下一阶段的挖掘施工作业时,需要将上一层循环作业达标的坑底标准高度作为依据,并设置相应的坡体上下排水系统。
四.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要点控制
首先,在混凝土喷射施工期间需要对喷射方向进行把控并控制,在喷上方面需要保持喷头和喷射接触面为平衡水平状态,角度控制可以选择微水平倾斜状态;其次,混凝土喷射完成之后的三小时,需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喷水作业,从而发挥出维护和保养的作用,水分能够降低混凝土表层的干燥度和湿度,发挥出润滑和湿润的效果。而且,土钉和钢筋之间的需要能够实现严丝缝合,并且架设距离3m左右的中定位支架,钢筋网保护层能够设置超过30mm的距离[6];最后,具体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期间需要做好施工现场实施检测工作,并且利用相关设备和仪器来观察具体的沉降位置,利用动态检测的方式来判定基坑支护效果。若出现相关问题之后一定要尽快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案,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进度和质量的保证奠定基础。
结语
总的来说,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对于我国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稳定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所以,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而言,在对深基坑施工项目进行设计期间需要结合支护点和空间做好合理有效的规划,并且在施工期间针对深基坑支护进行系统的优化,让整体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提升我国建筑项目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韩继文.高层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2):29.
[2]陈建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9,(1):170.
[3]焦隽隽.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河南建材,2018,(6):28-29.
[4]焦泽人 朱荣成 朱树雷.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智能城市,2016,0(3).
[5]何艳清.建筑工程项目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8,44(12):104-105.
[6]沈铮梁.基于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8,(36):55,62.
论文作者:卢树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深基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固化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