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急诊护理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贾本君,曾敏(通讯作者)

(重庆市东南医院急救部 重庆 401336)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急诊护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优质组两个小组,每组6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对优质组实施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优质急诊护理后,优质组的总救治率高于参照组,且优质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损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优质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救治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质急诊护理;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效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4-0172-01

创伤性休克是指患者在经过严重创伤且伴有大量出血时引起的休克。此病多见于一些骨折、大手术、挤压伤等遭受严重损伤的患者[1]。严重创伤性休克发病急,病情凶险,严重的威胁患者的生命,在急救时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常常取决于抢救时迅速有效地进行止血,急诊护理是救治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关键所在,因此,我院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优质组两个小组。参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42.6±4.1)周岁;优质组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43.7±4.2)周岁。患者的性别、年龄、创伤原因、休克程度、受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参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 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输注扩容液,补充血容量,进行快速止血,并给予辅助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

1.2.2优质组实施优质急诊护理干预 (1)准备阶段:救治前协助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和具体病情对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测评估,在接到急救通知后,迅速调整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的温湿度,准备好充分的药品、手术器械等,以应对突发状况[2]。(2)急救护理:迅速为患者建立多条静脉通道,也可中心静脉置管;及时处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并连接呼吸机或吸氧面罩给予患者氧气支持;为患者留置导尿管,并加强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凝血功能和血常规的监测[3]。(3)并发症预防:对尿量进行严密的观察,若出现无尿或少尿现象,应判断是否为肾功能不全或急性肾衰竭;对患者的体温和皮肤黏膜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判断是否为微循环障碍,并加强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治疗;深度清洁患者的创面后,加强伤口感染的预防工作,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遵医嘱对大量失血的患者补充血容量和止血治疗[4]。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1)显效:经过急诊抢救,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休克程度完全缓解。(2)有效:经过救治,患者临床症状和休克程度有明显改善。(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无变化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观察两组患者救治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救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n(%)表示,使用χ2检验。均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优质急诊护理后,优质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优质组为(96.9),参照组为(87.7);且优质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优质组出现1例肾衰竭,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参照组出现2例脏器衰竭,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证,3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如表所示。

表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65)

3.讨论

严重损伤性休克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严重创伤后,血浆或全血丧失体外,加上损伤部位的水肿、出血以及渗出的液体无法参与循环,减少循环血量,导致受伤组织逐渐坏死或分解,产生组织胺,蛋白酶等蛋白分解产物,此类分解物具有血管抑制作用,会增加管壁通透性和引起微血管扩张,使有效循环血量大幅减少,组织更加缺血。在急诊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精神状态、体温、皮肤色泽、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也要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对高发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结果显示:经过优质急诊护理后,优质组的总救治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优质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严重损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优质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救治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春燕,谢文静,谢元光.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228.

[2]张新红,于淑霞.优质急诊护理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护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9):117.

[3]吉亚楠.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S].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5):2005-2006.

[4]耿金玲.对严重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常规急诊护理与优质急诊护理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0):225-226.

论文作者:贾本君,曾敏(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优质急诊护理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贾本君,曾敏(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