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中医院;贵州普安5615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因肱骨外科颈骨折于我院骨科就诊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综合治疗,6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VAS评分)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29/30),观察组90.00%(27/30),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67%(14/30),观察组13.33%(4/3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显著,疗效与常规手术相当,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并发症;常规手术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位于胸大肌止点以上,解剖颈下2~3cm,是力学的薄弱区。肱骨外科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可发生明显位移,骨折端出血量大,且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手术是本病的首选方案,但存在创伤大的弊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费用较高,加之老年患者机能衰退而导致手术耐受性差。因此,通过尝试内科保守治疗以取得相似疗效已成为骨科研究热点。我们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因肱骨外科颈骨折于我院骨科就诊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据表法分组。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39.82±8.96)岁。病程(6~32)h,平均(20.52±6.87)h。骨折原因:坠落伤7例,交通伤11例,摔伤12例。右侧骨折15例,左侧15例;骨折移位21例,其中内收型骨折9例,外展型骨折12例。无移位者9例,嵌插骨折6例,裂纹骨折3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9.69±8.76)岁。病程(5~36)h,平均(20.38±6.72)h。骨折原因:坠落伤6例,交通伤12例,摔伤12例。右侧骨折16例,左侧14例;骨折移位20例,其中内收型骨折9例,外展型骨折11例。无移位者10例,嵌插骨折6例,裂纹骨折4例。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诊断标准[1]:外伤后出现前臂活动障碍,肿胀疼痛,可触及骨擦音,且经CT、X线检查确诊。纳入标准:①确诊肱骨外科颈骨折,要求并知情同意者;②经医学伦理会审核。排除标准:①不能耐受手术者;②病理性骨折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骨折情况及要求,排除手术禁忌症后采用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裂纹与嵌插骨折时用三角巾悬吊固定,内收型与外展型用复位固定联合药物干预:①手法复位:对外展型骨折患者而言,复位时由助手牵引患处,医师两拇指将骨折近端外侧按住,其余手指对骨折内侧行环抱处理并牵引向外侧以达到复位要求。对老年或存在轻度畸形患者行复位时,助手可将靠枕垫于患者腋下,并对患肢行固定处理。采用外展过顶法复位内收型骨折,操作者对骨折前段行后压处理,将患者手臂缓抬牵拉以纠正畸形。②固定:复位完毕后于骨折周围用放置4块棉垫,在患侧外侧、前、后放置夹板固定,在肱骨大结节处放置一块平垫。内收型骨折时需在肱骨内上髁上方放置夹板大头垫,平垫则置于外侧,随时根据肢体活情况调整松紧度。③药物干预:成功矫正骨折后,按骨折三期辩证使用中药。初期,活血消肿止痛;中期,化淤止痛、生新;后期,补肝肾,强筋骨,并采用中药熏洗,针灸推拿,功能训练等,促进肢体功能康复。④饮食干预:嘱患者饮食忌食辛辣、刺激,多食用猪骨汤,并多食用新鲜蔬菜,增加纤维素、蛋白质摄入。
1.3观察指标
(1)比较疼痛(VAS评分)情况,用10cm长刻度尺,患者根据疼痛程度指出相应数值,0代表不疼痛,10表明最剧烈。(2)比较临床疗效[2]。治愈:骨折愈合,疼痛肿胀,关节活动障碍消失,X线提示骨折对位满意;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关节功能基本正常,骨折对位满意;有效:体征症状及关节功能改善;无效:骨折未愈合,体征症状未改善。(2)比较并发症情况。
1.4统计方法
SPSS19.0统计分析,VAS评分等计量资料 表示,双侧检验,统计前行正态分布检测,t检验。疗效卡方检验。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VAS评分改善情况 治疗前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VAS评分降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P<0.05。详见表1。
3讨论
本病多由跌倒时肘或手着地等间接暴力引起,摔倒时暴力顺着肱骨干传导,从而发病。同时,来自肩外侧的直接暴力也是引起肱骨外科颈骨折的重要原因。治疗上可分为手术及保守干预,手术是本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但老年人身体机能差,免疫力降低,导致不少患者并不能及时接受手术治疗,且可影响关节功能恢复[3]。因此,通过中医保守干预已成为骨科研究的重点。
中医治疗骨折具有较大的优势,尤其对于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有愈合快、并发症少、创伤小的特点。中医综合疗法包括牵引、手法、固定及药物治疗是骨伤科的常见传统治疗手段,均有各自优势,我们在治疗时联合应用。手法复位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存在关节脱位、骨折移位时,此时若不先行手法复位,则无法进行固定治疗。同时,对于骨关节病及损伤性疾病患者而言,科学的中医手法治疗可发挥祛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从而促进组织修复。我们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方案,如对于裂纹骨折及嵌插骨折等无移位骨折,选择三角巾悬吊固定2周左右,然后循序渐进加强活动。为了取得更好的疗效,我们还选择药物干预,取活血化瘀之品促进瘀血消散,从而减轻疼痛[4]。同时,随着疼痛感缓解,患者更乐意接受早期康复训练,从而更好地促进肢体功能康复。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的应用也是中医治疗特色,可促进患侧骨折端以舒经活络,调和局部阴阳气血,从而达到化瘀消肿的目的。同时,上述手段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组织粘连,且避免了手术创伤,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
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患者VAS评分改善更显著。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观察组为90.0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证实了中医综合疗法可取得与手术相似的疗效。本研究还对并发症进行比较,对照组46.67%,观察组则低至13.33%。综上,我们认为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石印玉.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74-375.
[2]张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 (18):67-69.
[3]孙振军.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 (16):17-18.
[4]范文慧,韩晓健.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5 (2):86-87.
论文作者:李建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肱骨论文; 患者论文; 外科论文; 中医论文; 疗效论文; 并发症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