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对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论文_汤永旺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对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论文_汤永旺

汤永旺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普外科 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2.50±1.20)分比对照组(5.62±1.68)分低,且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与首次肛门的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开放手术;腹腔镜;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为一种外科常见急腹症,居各类急腹症之首,其发病率达6%,且发病时无典型临床表现与体征,诊断困难,导致高误诊率[1]。为探讨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取的急性阑尾炎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8-47岁,平均(29.36±1.86)岁;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19-48岁,平均(29.50±1.8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取仰卧位,对硬膜外进行麻醉,采取开腹手术进行阑尾切除,切口在腹部直肌或者右下腹阑尾区斜形处,3-6cm切口长度,术后置引流管;观察组行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治疗:行气管插管且全麻,取仰卧位,采取三孔腹腔镜法进行阑尾切除,待CO2人工气腹建立后,探查阑尾部位,且部位明确后,对粘连进行逐层细致分离,充分暴露阑尾与系膜,于阑尾根部用分离钳夹开小孔,用钛夹结扎阑尾与系膜,结扎牢固后于结扎10mm处完全间断阑尾与系膜,用电凝棒处理其残端,无血液渗出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腔,并照阑尾根部的处理情况确定是否置引流管。

1.3判断标准与观察指标

参照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判断,分数与疼痛程度成正比[2]。观察两组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与首次肛门的排气时间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VAS评分的情况

经治疗,观察组的VAS评分(2.50±1.20)分比对照组(5.62±1.68)分低,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两组VAS评分的情况(x±s,分)

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35 7.60±0.555.62±1.68#

观察组35 7.61±0.562.50±1.20#¥

注:和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2两组术中与术后指标的情况

经治疗,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与首次肛门的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术中与术后指标的情况(x±s,n=35)

组别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肛门的排气时间(h)

对照组70.30±10.72 25.38±8.36 15.58±5.80 26.80±5.98

观察组50.02±6.80# 10.60±4.25# 8.85±2.74# 14.48±4.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有症状学与实验室检验,其首选方法为手术治疗法,若一经确诊,需在早期对阑尾予以切除[3]。为探讨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本研究针对收治的急性阑尾炎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两组VAS评分的情况: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2.50±1.20)分比对照组(5.62±1.68)分低,表明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其疼痛症状。可能因为行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治疗时,手术的切口小,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小,手术采用气管插管与全麻的方式,亦会减轻疼痛,且手术中对患者的阑尾部位予以明确后,逐层细致进行粘连分离,均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4]。此外,腹腔镜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筋膜与肌肉损伤小,无需对肌肉与体壁神经予以切断,从而减轻疼痛。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与首次肛门的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少,表明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预后,利于早日康复。可能因为行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治疗时,手术操作简便,无需钛夹阑尾的动脉上,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待气腹建立后,能够扩大探查的范围,对患者的盆腔与腹腔予以探查,从而排除其他病理的变化,且手术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腔,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进而缩短住院的时间;此外,对阑尾与系膜的充分暴露,可使手术的视野得以扩大,从而便于操作,且于阑尾根部用分离钳夹开小孔,并用钛夹结扎阑尾与系膜,有利于减少术中的出血量[5]。同时,逐层细致进行粘连分离,能够使腹腔粘连现象减轻,从而缩短肛门的排气时间。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显著,能缓解其疼痛症状,并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文智.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7):1048-1051.

[2]李旭光.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4,(z2):150.

[3]韩树高,孙浩然,白人驹,等.MSCT对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5):943-947.

[4]薛应祥.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2,24(7):1292-1293.

[5]包福德,王继文,江友.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96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15-16.

论文作者:汤永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对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论文_汤永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