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批判性论文,语文论文,思维论文,如何在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王文彦、蔡明先生在他们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指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反映到语文教学上,表现为语文和思维上的互相依存和相互促进,语文的发展有赖于思维的发展。思维活跃开放语言则丰富灵活,思维凝滞板结语言则贫乏呆板,思维周密语言则准确、精练、清楚明白,思维混乱语言则含混、累赘、模糊不清。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目标(实验稿)》在谈到高中语文总目标的第三个目标“思考·领悟”中提到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锻炼思维品质。其中我们可以很显然地看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呢?下面就此谈谈笔者的一点浅薄的意见。
(二)批判性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要弄清上述的问题,首先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它和一般的思维能力有什么区别?关于前者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人们用来解决问题、做出决定和学习新概念的智力过程、策略及种种表现”(Sternberg,1985);还有人把批判性思维界定为“用以决定信什么和做什么是否合理的反思性思维”(Ennis,1987)。马修·李普曼对上述两种观点都持否定的态度,他从智慧是良好判断的独特结果,良好的判断又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得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利于做出良好判断的熟练操作和负责任的决定,并进一步指出这种思维的三个方面特性:①它依赖于特定的准则(Slote,1966,Scriven,1958,Cavell,1979);②它是自我校正的;③它对情境具有敏感性。同时,他还就一般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区别做了比较:(见下表)
一般思维
批判性思维/推理
猜测 估计
偏好 评价
归类 分类
相信 假定
推断逻辑推断
联系概念 抓住原则
注意关系 注意其他关系中关系
假定 假设
确立观念无需说明理由 有根有据地确立观念
在没有准则的情况下做出判断依据准则做出判断
马修·李普曼同时做出这样的判断,即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一般的思维到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仰仗于他们为自己的观念寻找和引用有说服力的理由的能力,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认识到,所谓有说服力的理由,必须和当前的观念有联系,而且要比当前的观念更牢靠(指更容易被人接受或假定更容易被人接受)。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依据马修·李普曼的观点,结合上述表格,我以为可以把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成以下几种能力的结合。首先,可以把估计、评价、假定合并为问题的界定和重新界定的能力,或者可以称为质疑的能力;其次,可以将分类、逻辑推断、抓住原则看作是分析推断的能力;再次注意其他关系中的关系,假设可以理解为洞察力的表现;最后有根据地确立观念和依据准则做出判断,我们把它看作自我反省的能力。这几种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批判性心智的表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重点培养这几方面能力就成为我们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主张。
问题的界定和重新界定(质疑)能力是学生批评性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传统的语文授课方式大多数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绝对的权威。教学中所要界定的问题往往都是教师设定的,学生只能就这些问题来解决,没有对界定问题的选择权。殊不知我们认识到具有创造性的个人常常是因为提出问题,而不是因为解决问题而出名的。因此,要适应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必须在教学中刻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我在教高中语文曹禺的《雷雨》时就有同学对周朴园的性格提出质疑,认为他在抛弃鲁侍萍之后保留她原来房间的原有面目直到多年后见到她,不是尽如课本所言是一种资本家的伪善,个中也有他对鲁侍萍的愧疚和人性一点善的痕迹。对于学生的这种说法我们还是应该持鼓励态度的。事实上文学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是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我们一味地用以前那种绝对的政治观念来否定学生的观点就显然不恰当了。斯腾伯格(1987)指出,批判性思维能够得到发展的课堂是这样的一种课堂,即在这种课堂中,教师不仅仅把学生看着学习者,而且把自己也看作学习者;讨论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学生想要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他们必须最终能自我教学。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推动者而非指导者。
其次,分析推断的能力也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本因素,分类、逻辑推断、抓住原则是马修·李普曼强调的关键。笔直以为所谓分类指的是分解和归类,而逻辑推断则是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原则进行合乎规律的判断。事实上分类的方法在语文教育中经常运用,大到教材中各种文体的分单元教学,小到每位作家不同的作品联系甚至每部作品不同的人物、情节、描述方法我们都会采取分类的方式去和学生研究探讨。关键是逻辑推断看起来似乎更实用于自然科学的学习,怎么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呢?我以为判断的重要依据就是原则(准则),前面已说过准则实质上就是一些可靠理由,这些理由包含可靠、有力、相关,同时也包括连贯性和一致性。而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思维准则必须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必须使学生学会语文教学的一些相关概念;例如教说明文我们就必须让学生知道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如说明事物必须要有相关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说明事物语言的准确、简练等。这些基本概念的掌握无疑会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说明文进而学会写说明文,从而完善他日后面对同样文体的思维的判断;其次,从连贯性和一致性的角度,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对自己思维的责任。批判性思维不是说对一切都提出非议,只要求标新立异,重要的是我们做出这样的思维前,我们必须找到我们做出判断的合乎规律的依据,而这些依据则又必须是连贯和一致的。表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又要让他们能够自圆其说。
关于第三个方面的洞察力就更为重要了。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超越前人思维的基础之上,要求要有自己的主张。而这就必须要有深刻的思维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事例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这种深刻、敏锐的洞察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高中语文教材中就选了《荆轲刺秦王》这篇《史记》作品,在原来的选文中,说到燕太子丹为了让荆轲顺利地完成刺杀秦王的任务,准备了三件物件,其中在准备刺杀用的匕首是引用了《史记》中的原文:“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乃装为遣荆卿。”九十年代末期,高中语文教材中同样的文章却删掉了上面这段文字。作为一个有心的教师,他就很可能就此做一些思考,为什么要删掉这些文字?删掉这些文字在任务塑造上有哪些进步意义?进而把这些思考运用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敏锐性。
最后一个方面是自我反省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良好的判断,而要形成良好的判断力,个人认为至少要从思维上做到两条:一是在思维上有自我矫正的能力。我们的许多思维在其展开的过程中是印象主义的,从一个联想到另一个联想,很少涉及真实性或有效性,更少关注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事实上,我们自身的思维也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反思的对象,这样说来,并不等于这种反省性的思维等同于“元认知”,因为后者虽是关于思维的思维,但不一定是批判性的。批判性的思维要求是能够依据自身的准则不断地否定自己的原始判断,进而把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二是要有团队的探究精神,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而且还互相检查和纠正对方的方法和过程。语文教学中涉及到许多文学作品的鉴赏,这些作品中自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每一个读者(学生)世界观、生活阅历、审美情趣各不相同,自然会导致对文学作品中这些“空白”把握也不尽相同。教师只是读者中的一个,不能把自己的单方面的感受作为绝对真理强加给学生,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感悟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学生对这些“空白”的认识。此外,加强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也是在教学中应该提倡的,例如,对鲁迅小说《故乡》中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上,学生就有以下几种理解:生①:小说写了杨二嫂把“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后来又拿了“我”家的“狗气煞”,说明杨二嫂有贪小自私的心理;生②:杨二嫂的贪小自私的言行同她不参加劳动的坏习气有关。原先她开豆腐店时,就“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招徕顾客,所以写杨二嫂,是对她好逸恶劳的坏习气进行嘲讽:生③:过去的杨二嫂“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圆规”的姿态,生活比较宽裕。现在变成了“圆规”,说明作者在对她讽刺、批判的同时,还寄托着一种同情;生④:我认为小说写杨二嫂主要是为了突出闰土。像杨二嫂这样先开豆腐店的小商人都变成这个样子了,那闰土的生活就更不用说了;生⑤:写杨二嫂这个人物,是为了全面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衰败、萧条、日益破产的悲惨景象。学生的这些理解从各个角度来说都有道理,但学生由于生活经历较少,艺术修养不足,思想认识水平较浅,对作品的把握一般都不如成人深刻,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深刻认识去点拨、引导学生,但不应越俎代庖。这方面,深圳文汇中学刘向红老师在他的论文《〈故乡〉中杨二嫂形象的主题意义》所提的建议就非常不错。他首先明白了闰土、杨二嫂前后变化巨大的相似性,然后诱导学生找出导致他们变化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很容易在书本中找到闰土前后变化的明确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的他象一个木偶人了”,但对杨二嫂前后迥异的原因却弄不清楚。在这个时候,刘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自身已有的政治、历史常识深入分析,使学生知道杨二嫂这个小市民的命运与闰土这个破产农民的命运,本来就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尤其在旧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主要命脉是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破产无异于釜底抽薪,势必导致城镇经济的破产。闰土们“折了本”,“收成又坏”,口袋空空,杨二嫂们自然也做不了小本生意,也就无法维持自己的生计。在找到这个原因的前提下,再引导学生了解写这个人物的意义,得出:如果说闰土的命运代表了20世纪初中国广大贫苦农民的共同命运,闰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的社会现实的话,那么杨二嫂这一形象则是另一群破产者——城镇小市民的代表,她的命运和遭遇,从城镇小市民的角度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衰败、萧条和没落,反映了社会破产的广泛性。进而也透视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学生通过这样的分析,使自己最初的认识得到了一个提高,进一步对自己的思维结果进行了反思,这种尝试无疑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自我矫正能力。同时,交流每一位学生的观点也便于他们增强团队探究精神,取长补短。
林崇德先生在他的《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分析思维材料并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一种思维品质。上文我们分别就它的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以及独立性和正确性进行了浅析。当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远远不止上文所述,文本教学中可行,写作教学也可以,上海师大外国语学院叶亚民在他的论文《批判性思维与英语议论文写作》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佐证。笔者以为,倘能因本文引起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同仁们对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视,也就达到了本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