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浙江台州 317600)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Hcy、hs-CRP、D-D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4年12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及50例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血清Hcy、hs-CRP、D-D水平检测,研究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重度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相比轻度、中度组明显更高,P<0.05,且中度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相比轻度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结论:应用血清Hcy、hs-CRP、D-D水平诊断急性脑梗死切实可行,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Hcy;hs-CRP;D-D;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170-02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患病人群为老年群体,其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速度快、病死率高及致残率高等特点,极大程度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降低病死率,尽早对急性脑梗死实施有效诊断尤为重要[1]。我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实施血清Hcy、hs-CRP、D-D水平检测,以探究血清Hcy、hs-CRP、D-D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见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以来我院就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4年12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及50例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均数为(55.65±3.73)岁,男女分别为26(52.00%)、24(48.00%)例;结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对50例患者实施分组:23例轻度缺损(<15分),16例中度缺损(15~30分),11例重度缺损(>30分)。
5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均数为(55.71±3.69)岁,男女分别为27(54.00%)、23(46.00%)例。
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的资料经统计发现无明显区别,P>0.05,组间可对比。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血清Hcy、hs-CRP、D-D水平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抽取所有研究对象3毫升空腹静脉血,对其实施离心操作,每分钟3500转,离心时间为10分钟,离心成功后取上层血清,并将其置于零下20℃保存待检,其中血清Hcy水平的检测方法为循环酶法,hs-CRP水平的检测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D-D水平的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
1.3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中的评定指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对比研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 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如表1。
表1 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
注:*表示与重度组相比较(P<0.05);#表示与轻度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较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目前,临床还尚未完全明确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但较多研究证实[3],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改变、血小板功能亢进、全身性炎性反应、血管内皮损伤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以,较多学者认为可使用血清学指标对急性脑梗死实施诊断。
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实施血清Hcy、hs-CRP、D-D水平检测,以探究血清Hcy、hs-CRP、D-D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血清Hcy、hs-CRP、D-D均属于临床常用的血清学指标,其中血清Hcy(同型半胱氨酸)属于一种含硫氨基酸,是半胱氨酸以及蛋氨酸的重要代谢产物,一般情况下,该氨基酸的含量不高,但当机体血管内皮细胞发生通透功能障碍或血小板聚集增多时,该氨基酸的含量会显著上升,因此,临床常将其作为血管动脉硬化的指标之一。血清hs-CRP在临床上又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其常作为反映机体发生炎症反应的有效指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炎症反应存在高度相关性,所以,可将血清hs-CRP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指标。此外,较多研究证实[4],急性脑梗死患者常易存在高凝血以及纤溶功能失衡现象,而血清D-D和纤溶功能失衡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临床常将其作为反映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特异性较高,所以,亦可将血清D-D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指标。
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同时研究发现,重度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相比轻度、中度组明显更高,且中度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相比轻度组患者明显更高,这提示相比于健康体检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Hcy、hs-CRP、D-D水平升高更明显,因此,可将血清Hcy、hs-CRP、D-D水平作为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指标,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及评估病情提供依据,临床意义较显著。
综上所得,应用血清Hcy、hs-CRP、D-D水平诊断急性脑梗死切实可行,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农贤刚,程卫萍.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BN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5):28-30.
[2]鲍金圭,檀润先,梁朝莹等.多项实验室指标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1):2993-2995.
[3]朱作平.血浆CysC、Hcy、D-D及hs-CRP检测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治的临床效果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2):3202-3203.
[4]云霞.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5):36-39.
论文作者:林国,章林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血清论文; 水平论文; 脑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更高论文; 指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