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典型模式研究

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典型模式研究

王静慧[1]2003年在《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典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与国外生态农业相比,我国生态农业与安全食品开发相分离,没有形成产业化、一体化的经营体系,限制了生态农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发挥。因此,我国生态农业要想从整体上升级、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对生态农业相关产业实行一体化经营,从解决当前农业实际问题和生态农业理论体系自我完善的角度出发,通过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国际接轨。本文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 理论研究结果:(1)提出了生态农产品生产、生态农产品加工和生态农产品销售纵向连接的产业化体系;生态耦合与纵向连接相结合的设计原则;生态农业产业化动力是可持续的消费需求;“安全—绿色—有机”金字塔体系与国际接轨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途径;(2)总结了“主导产业带动型”和“龙头企业带动型”两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3)归纳了标准化、企业化、层次化、品牌经营、科技支撑以及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等保障体系,指出生态农业产业化保障体系是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有机构成和重要支撑。(4)指出生态农业产业化需要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食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的标准生产,在加工过程中可同时采用ISO14000、HACCP或ISO9000等国际标准进行控制;在销售过程中注重依靠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的“绿色”效益。 案例研究结果:在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平谷和怀柔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如下结果:(1)平谷大桃产业和怀柔板栗、西洋参、冷水鱼都建成了生态农业生产、清洁生产加工和绿色品牌经营纵向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并且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2)平谷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主导产业带动型,果品加工企业和产销协会等是应运而生,仍未成为产业化的核心;怀柔生态农业产业化则属于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承担着组织生产、加工、销售和树立品牌的作用,是产业化的核心。(3)两个县域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都采取了如下保障措施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企业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层次化、营销品牌化、科技支撑以及组织、政策等保障措施。(4)平谷和怀柔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都处于初级阶段,但怀柔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正往发展阶段过渡。(5)平谷的生态环境协调度处于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之间,怀柔的生态环境协调度属于良好协调,说明平谷、怀柔两县域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6)在综合分析利弊的基础上,针对平谷大桃和怀柔板栗、西洋参、冷水鱼的产业化发展制定了发展战略。

车将[2]2015年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胡彭鹏[3]2017年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文中认为生态农业以其能够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叁大效益的统一而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方向。生态农业产业化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既体现了生态农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也充分考虑到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社会诉求。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传统农业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是最为薄弱的产业。在强化环境保护的当代社会,传统农业的固有模式更是遭遇发展危机。为了让农业走出最薄弱产业的困境,为了让农业与环境保护接轨,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的选择,也是我国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宣城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作为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宣城市是传统农业区的典型代表。宣城市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在生态经济尤其是生态农业方面已经取得了显着成绩,具备了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也有着发展生态农业以及追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强烈动机。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多现实梗阻。要走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困境,最根本的对策在于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本文选择宣城市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深入研究,能够挖掘出具有共性意义的思路,为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研究贡献力量。本文立足于宣城市农业发展区位条件,首先通过对宣城市的自然、社会经济产业化发展数据概况进行描述,指出其生态农业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根据生态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结合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通过因子分析法,根据宣城市政府提供的相关数据,对其指标进行了优化分析,建立了符合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27个指标,根据因子荷载矩阵和贡献率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再利用线性指标综合评价法得出宣城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综合评价。结合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分析发现,制约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者生态意识较为淡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脆弱、农业金融体系尚待完善、政府的引导作用有待提高、生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困难等方面。论文分别对政府吸引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博弈以及农业企业和散户之间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政府、企业、农民在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企业通过收益共享契约来强化绿色产业链。政府通过监管、激励扶持政策等方式方法使利益最大化,从而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在此基础上,论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目前存在的四种模式,并对既有的模式展开多维评价,明确各种模式的优势及最适宜的发展条件。然后选取泾县、宣州、旌德叁个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提出适合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论文最后提出了提高宣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效用的对策。即只有强化生态意识,实施绿色经营战略,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主导产业集聚,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搭建产学研平台,加强生态农业品牌建设,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一体化,利用新型融资方式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改革,才能促使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改善和优化,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和快速发展。

乔恒[4]2007年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郡县治,则天下安”,壮大县域经济是富民固本之方,治国安邦之策。本文以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科学发展观引入县域经济研究之中,重点阐述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科学发展路径及相关的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并以东北县域经济为实证对象,研究探讨了东北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论文除引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着重阐述了县域经济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县域经济“叁元性”等七个方面特征及演化规律;从产业、空间及经济关系叁个方面论述了县域经济系统结构及功能特性;从县域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选择上,探讨了县域空间结构的内在规律。县域各种结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县域耦合机制,不断提升着县域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第二章,提出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理论构架,论述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一般机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是指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以及在县域经济系统外部环境的作用之下产生的内在机能、内在规定性和有效调控方式。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要求揭示“整体、内生、系统”的本质内涵,遵循“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运行规律,反映“动力、质量、公平”叁大本质要素。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必须处于生态响应(自然)、经济响应(财富)和社会响应(人文)的叁维作用之下。分析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叁章,探索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评价问题。通过“发展度”、“公平度”、和“协调度”叁个方面的因子,构造出具有叁个层次的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第四章,重点论述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路径构成及其本质内涵。提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路径,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和实现途径。在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其发展路径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发展道路上看,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农村城镇化道路、民营经济主体化道路及县域经济特色化道路,是现阶段加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制度变迁上论,实施县域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城乡良性互动制度创新和县域管理体制创新,是高效率组织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从支撑体系上讲,县域经济科学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来支撑,积极建立和完善县域金融体系、县域科技服务体系、县域中介组织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也是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第五章,运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对东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了东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区域背景状况及其对东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剖析了东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针对东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实施东北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性路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民营经济主体化进程,深化县域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县域生态安全保障措施建设,即通过实施“四化一改一安全”战略,来实现东北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李林杰[5]2010年在《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尺度生态经济优化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本文属于问题驱动型研究,致力于生态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清洁型与经济安全型等“叁型”产业化技术体系的设计与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与循环自生的新型模式的构建,以便缓解我国中亚热带区域近50a来工业化农业的负效应与近年盲目追求GDP导致的生态农业发展低迷,农药、化肥、灌溉水、劳动力等4项投入迅猛增长,种粮比较效益明显偏低,种养结构失衡,轻种重养,种粮副业化,稻衰猪盛,以猪为首的人畜禽鱼粪尿严重污染流体环境,形成妨碍水资源、耕地、粮食等农产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恶性循环。在本研究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当地农业实际情况的长期跟踪调研中,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理论与经验,特别是在对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基本类型及其18种分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与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尝试以“节约、环保、多产、高值”为构建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的目标与价值取向,与良田良种良法配套研究和“种叁产四”丰产工程相结合,以生态过程工程为技术手段,以生物多样性关系重建、景观生态规划、循环体系设计为核心,以种-养-沼-加四联产循环与农-林-牧-渔-加-游六业结合的5个生态过程工程为框架主体的产业化技术体系,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清洁生产和农业、工业及城镇废弃物污染治理,含流体污浊链源头控制、过程阻断与末端治理。其核心任务是产前创造水、土、生物质、气候光热资源与废弃物资源生态高值化利用的条件;产中实现农产品的生态高值化生产;产后实现生态高值化加工与市场销售额攀升;以及创建清洁高效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解决农业产业化-高值化生态过程与流体污染控制工程耦合技术创新与相关制度创新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生物多样性利用原理、能源高效率和物料全利用、流体环境一体及科技经济一体与城乡一体等“节约、环保、多产、高值”的目标和价值理念,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循环-高值3阶段论”与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界定了“生态高值农业”及其辅助概念“城乡四维污染”“流体环境系统”与“环境痕量污染物”;在其应用案例“同一气候变量条件下旱涝环境数据代表性及准确性的局地水、土、气监测相关性试验”中研究发现,以大气为主、以土壤为辅、以环境污染遥感监测4S技术集成系统为参照的监测数据可以表征地表水污染程度。可以借鉴成云过程中云水pH参数化的方法,实施地表水中SO42-、NO3-、TN、NH3-N等,土壤中硫与氮,以及大气中SO2、NOx、NH3等污染物的参数化,包括水、土、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其阶段性研究成果与权威文献的结论相符合。(2)“生态高值农业”的实践体验:稻糠深加工小试、中试与肌醇工业性试验中的系统模拟分析应用案例。①设计思路。在确定的清洁生产任务下,选取设备单元与最佳流程,使固定资本及流动资本投资最少,对此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MINLP)在计算机上求解。将模拟退火法与启发法相结合,得到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可兼顾算法全局最优与加快局部寻优进程。该法与严格数学规划法相比,相对误差<0.5%,被认为是最优设计。②流程模拟与工艺流程设计。应用由物料平衡、能量平衡与相平衡等方程组成的能足够准确描述整个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求解,以便得到该过程的全部信息后进行工艺流程设计。③设备设计,以及生态高值化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比较。经浙、冀两厂试产证实,60t/a肌醇工程水解釜容积设计为6m3已有裕度。肌醇收率可由传统工艺的6.0%-9.1%提升到生态高值化工艺的10.0%~12.5%;代表流动资本且占成本2/3的菲汀消耗量从17t/t~11t/t肌醇下降为l0t/t-8t/t肌醇;代表固定资本的不锈钢水解釜容积由6.5m3~4.2m3节减为3.8m3~3.0m3。肌醇收率达到12.5%时,产能可由60t/a提升为120t/a。④试产启示。生产流程模拟软件应用于肌醇生产关键设备及全流程数学模拟、设计计算与工况分析,可获先进可靠的硬件和软件与全流程简化及“叁型”产业化技术,以及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肌醇等“4联产”及其经济评价结果显示,大力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3)构建了包括系统科学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技术3要素在内的研究方法体系。其精髓是后者的3项分析,即系统模拟分析、能值分析与生命周期分析。(4)新型模式与产业化技术体系中3项分析应用案例:①测土配方施肥与系统模拟分析应用案例。2007a育塅乡应用晚稻肥效模型,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21.50kg/hm2,25.05kg/hm2,70.35kg/hm2,最佳产量为7378.5kg/hm2;全市累计实施2.93万hm2,施NPK配方专用肥1.08万t/a,平均施有机肥3t/hm2,比以往施有机肥增加0.75t/hm2,节省化肥折纯1.34万t/a,增产稻谷8790t/a,平均0.3t/hm2,共增收1674.56万元/a,平均572元/hm2。②牛-沼-草“3联产”循环农业模式与能值分析应用案例。联产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通过系统整合达到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购买性资源投入最低化、可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化、有害生物和污染物可控制化的产业目标。研究结果表明,牛业子系统与牛-沼-草联产全系统比较,能值自给率(ESR)从0增加到0.041%;净能值产出率(EYR)由1.90增加到2.11;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由0.76增加到1.03;而环境负载率(EIR)由1.32降低到1.08,降低了18.18%。③零排放区域控制与生命周期分析应用案例:生态高值化稻草制甲醇(5万t/a)项目。在搜集半径50km范围内为碳减排区域,稻草不再废弃焚烧。生命周期分析(LCA)结果,其环境影响成本为284.99元/t甲醇,且集中于生产与消费过程。其中水稻种植过程净碳固定值为负值(-152.79元/t甲醇),总环境影响负荷为负(-35.49元/t)。稻草制甲醇的实际成本比煤制甲醇降低76.84元/t。④零排放区域控制与清洁发展机制(CDM)案例:2006a湘阴引进ICPC推荐的生态高值化“大型沼气发电及生态肥”项目。用地6.67hm2,有机废物搜集半径3km,输入畜禽粪便300t/d、废液200t/d,热-电-生态肥“3联产”,经厌氧发酵产沼气供热且发电600万kWh/a、产生态肥5万t/a,减排8万t/a二氧化碳当量。⑤超级杂交稻与绿色超级稻的融合及风险与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案例。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是先进育种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大幅度减少农药、化肥、灌溉水、劳动力等4项投入、提升种粮比较效益的重大技术对策。超级杂交稻是转基因技术非常好的材料;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有益于超级杂交稻在产业化的大规模种植中更好地实现超高产潜力。但学界不能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的危害,不能排除“生物放大”现象,这是许振成提出的“环境痕量污染物”新概念的启示之一。

唐桂敏[6]2013年在《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理空间或区域范围内,以县城作为中心、集镇作为连接纽带、农村作为重要腹地,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对经济、社会资源进行统筹安排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系统。它是带有行政区划性质的区域经济,是结合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县级财政收入增长以及县域经济建设资金积累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并逐渐成为山东省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0年,山东省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1.44%,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2.68%,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省人均的84.69%,全省县域经济愈加壮大。本文着重从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进入手,对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阶段、总体特征、发展机理、发展格局与地域特色等情况进行总结,深入分析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成绩及特色,并据此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促进山东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引言中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的界定,从整体上对本研究做概括性论述。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从国外区域经济和郡域经济两方面提炼对县域经济研究的指导内容,并对国内县域经济研究从内涵、理论基础、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研究方法等层面进行概括性总结;理论基础方面则选取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城乡一体化理论作重点介绍。第叁部分为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总体特征分析。以产业结构发展情况为划分标准,将建国以来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分为农业主导阶段、工业带动阶段和多元发展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经济特征和区域差异情况作出总结;从时空角度出发,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百强县情况、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地域差异等角度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同时,从区位优势、劳动力条件、自然资源基础、文化历史特色和政策激励等方面进行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机理分析。第四部分为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与地域特色研究。本研究依托山东省现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带“一蓝一黄一圈一带”的总体发展格局,分别对每个发展板块的县域经济总体发展、地域特色和典型模式进行总结与概括,以此来把握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与地域特色。第五部分为山东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主要从推进县域组团发展、做专县域特色经济、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和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等角度提出山东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为研究展望。系统地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通过上述六部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百强县数量众多,经济增长较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农村经济发展特色鲜明,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与发展活力;(2)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发展中问题,如,双30县发展差距明显,后进县数量众多且呈现集聚特征,部分县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四大板块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等;(3)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劳动力条件、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特色的文化历史底蕴以及有效的政策激励对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有较强的推动作用;(4)县域经济发展依托当前山东省“一蓝一黄一圈一带”的发展格局,在特色发展、典型模式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但是仍需继续优化经济发展格局、形成县域组团式发展格局,推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第一,从时空发展入手,将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分为农业主导阶段、工业带动阶段和多元发展阶段;第二,从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综合考量,对山东省县域经济的规模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经济发展、地域差异等方面进行特征总结;第叁,立足当前山东省“一蓝一黄一圈一带”的发展格局,对各板块县域经济的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概括与总结。

任萃颖[7]2016年在《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转型主要包含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两个方面,转型的方向是要实现一个优于当前经济发展形态的新的经济运行形态,而具体到县(市)层面,县域经济转型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摆脱传统的发展形态,建立一个符合在新常态下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目前,吉林省县域经济已经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正在成为吉林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全面振兴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吉林省县域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资源依赖性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的等问题,需要通过转型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本篇论文以县域经济转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域经济、经济转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问题。通过使用指标权重线性加总的方法确定权重并利用和借鉴国家统计局关于《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当中的指标体系,从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要素结构转型等叁个方面构建县域经济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转型综合能力指数,以吉林省经济转型能力和长春、吉林等九个地区经济转型能力为参照系,对吉林省40个县(市)转型升级能力进行排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即:需求结构转型困难。县域农民长期内收入增长面临结构性调整的瓶颈制约、县级政府动员财政资源能力弱、城镇化进程缓慢等导致县域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协调,难以对经济增长实现有效拉动;产业结构转型困难。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缓慢,第二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不足,对其他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要素结构转型困难。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弱,资本要素产出效率低、资源要素利用水平低等问题,使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弱化。另一方面,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能力存在区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延吉市、敦化市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转型升级能力;以公主岭市、通化县等为代表的中东部地区县域经济依托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具备了一定的转型升级能力;以镇赉县、长岭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和以靖宇县为代表的资源枯竭性地区,由于受到生态转型和资源产业转型的压力,经济转型能力较弱。本文认为,要推动吉林省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一方面,从整体上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要实现叁个方面的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向依靠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强化收入分配;由主要依靠工业化向依靠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转变,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强化要素支撑,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转型,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强化分类指导,将吉林省县域经济划分为率先转型区、利用东部地区纳入“一带一路”的区位和政策优势,率先实现县域经济转型,进而引领全省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转型跟进区,利用吉林省中部转型核心区有利条件,强化产业和要素支撑,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转型培育区,利用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后发优势和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优势,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接续产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转型的能力。本篇论文将经济转型的宏观研究体系,即: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要素结构转型纳入到县域经济研究当中来,系统全面分析县域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解决途径,更能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客观看待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分析和利用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趋势性变化,从而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本文的主要结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同样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叁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支持政策、产业优势实施分类推进。在本篇论文分析的基础上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比如县域投资结构调整、投向有效性分析,投资产出效率提升的途径研究,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县域经济体制转型的形式、成效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为了使本论文研究焦点更为集中,这些问题没有进行专项细化研究分析。

易纯[8]2008年在《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规划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资源紧缺、城乡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叁农”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壁垒。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叁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好新农村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要用长远的、战略的眼光来研究新农村规划这一历史课题。我国农村规划的理论和编制方法尚处在探索和不断完善阶段,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科学引导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从目前新农村的规划来看,现存在概念模糊、理论欠缺、规划编制不规范、对村庄发展的模式和特色研究过少等问题。本文从新农村规划的理论、方法、内容上进行了探讨。首先,在规划的理论上,将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聚落地理学、中心地理论、乡村地理学、生态学理论、反规划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引入新农村规划,作为充实新农村规划的理论。其次,在方法上,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考虑新农村规划的编制。最后,在新农村规划的内容上进行探索:探索了新农村的整体规划结构体系;探索、梳理和总结了按经济条件(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地理条件(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山区地区)、与城镇的关系(城(镇)郊型、一般型)叁种类型来划分的新农村规划产业发展的十二种典型模式和空间布局的十五种典型模式。最后,在沅江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长沙县青山铺镇黄鹄村村庄规划的实践中加以探索运用。

冷望星[9]2017年在《湘西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效益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下,生态农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湘西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同时也属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这一地区的主题。本文以湘西山区生态农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基础数据、资料进行提炼分析,归纳总结了湘西山区7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分析了湘西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机遇,得出湘西地区应利用资源禀赋,抓住政策红利、区域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农村电商发展迅速的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咨询相关专家学者的基础上,本文采用AHP法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叁个维度对湘西山区生态农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效益方面得出了以下结论:横向上看,湘西地区生态农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全国及湖南平均水平,经济效益略低于全国及湖南平均水平、综合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略低于湖南平均水平;纵向上看,综合效益及其叁大效益逐年平稳上升。本文还研究了提升湘西山区生态农业效益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规划设计,优化生态农业县域布局。根据湘西各区县资源禀赋差异,及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所以来的基础,从市场需求、生产要素、资源禀赋等方面对典型模式进行布局分析,提出湘西地区应重点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并通过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化分析提出了生态农业模式的县域布局。二是着眼专业化规模化,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创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推动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叁是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加快推广紧缺性技术,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谢沂希[10]2013年在《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农业发展向现代化过渡阶段,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显突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必然要求。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对其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江油市为例,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综合指数评价法、灰色系统预测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方法,对县域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评价结果预测其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后分区探讨了生态农业发展途径和模式,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对策。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通过发展现状分析,得出江油市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为:有力的政策支持、明显的灾后重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强劲的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和突出的开放发展优势。存在问题有:发展机制不适应、产业体系不健全、物质装备条件较差、自主发展能力弱以及服务体系不完善。(2)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反映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3个准则层,27个具体指标。(3)运用变异系数法、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评价2001-2010年江油市生态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值除2008年出现负增长以外,从2001年0.2026增长为2010年的0.7764,达到生态农业顺利建设水平。评价结果表明:江油市生态农业发展综合水平按时问序列呈上升趋势,但系统内部还存在一些不协调因素,有待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系统内部结构优化,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叁个系统协调发展。(4)借助Matlab工具,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法对江油市2012-2020年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预测,预测值显示2020年江油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将是2012年的2.5倍,其中经济系统增速最快,年均增长率为38%,2020年将达到目前的3.42倍。预测结果表明:积极推行生态农业,保护好生态环境,江油市农业在未来几年将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并保持可持续发展。(5)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划分出5个不同的生态农业建设区:北部山地林牧生态区;西部山地、深丘森林旅游生态保护区;东北部丘陵水土保持特色农业生态区;中部浅丘、平坝优质农业生态区;南部丘陵综合农业生态区,并设计出与各区域发展相适应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6)建议分别从政策、经济和科技层面上采取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强灾后生态恢复与农业基础设施重建、加快绵江产业带发展、推进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发挥绵阳科技城优势、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等九点措施,全面推进江油市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典型模式研究[D]. 王静慧. 中国农业大学. 2003

[2]. 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3].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D]. 胡彭鹏. 上海海洋大学. 2017

[4].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 乔恒.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 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李林杰. 湖南农业大学. 2010

[6].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唐桂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7].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 任萃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8]. 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规划的探索与实践[D]. 易纯. 中南大学. 2008

[9]. 湘西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效益研究[D]. 冷望星. 吉首大学. 2017

[10]. 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D]. 谢沂希.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典型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