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黄艳循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黄艳循

黄艳循(百色民族高级中学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小组合作教学能够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模式,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最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1-042-01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我国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受到相关教育专家及学者的重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弥补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其指的是将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期间,先是独立的思考,再与小组成员相互探讨,在讨论中促进其思维得到开拓[1]。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一味的听教师讲解,而是与其他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学生之间发表个人的见解,互相学习,继而达到优化知识结构的目的,所以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减轻了教师的依赖,自主的学习知识,在相互合作在中有效解决面临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2.1分组不合理,小组讨论效率低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作为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种比较常用的学习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但是在分组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如小组分组不合理,小组内部讨论效率低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让学生们按照座位排序进行结组,而高中的座位排序又是按照成绩来安排的,很容易就会造成成绩好的和成绩不好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教师还会按照性别进行分组,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分组方式,往往会影响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讨论情况,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作用。

2.2学生参与度不高

高中生学习任务较重,很多学生没有过多精力学习数学,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完成大量课程试题,以确保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独立自学课程内容。同时,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会充分讲解所有知识内容,其余知识点都由学生之间讨论学习。由此看出,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很大差异,以至于部分学生无法快速适应,加之课前准备不足使课堂讨论内容缺乏深度,以致无法取得预想的学习效果。

2.3高中数学教师欠缺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技能

我国高中大部分老师在自己的学业中并没有接触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接受的只是运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参加工作以后,也很少去参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导致我国高中数学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缺乏认识与理解,无法在课堂上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知如何对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进行编排。最终导致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敢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即使有所尝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3.1合理的划分小组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效果能够满足全新教育体制的基本需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继而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营造良好的环境。由于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多的优势,所以在实际教学期间,应当加大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力度,通过将其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从而为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提供有利途径[2]。

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教师在数学教学期间,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基础水平等有很大的差异,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需要合理的划分小组,严格控制小组成员的数量,通常情况下,每组的数量控制为3-6人为宜,避免人员过多或者是过少导致学生发言机会少和讨论不积极的状况。同时,每个小组要有数学基础好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确保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避免每组小学学生的差异性不大。当教师以不同等级将学生予以合理分组后,在实际教学时,小组内的成员针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提升其合作能力与思维能力等,从而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2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应注意用心挑选

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教师在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这样学生会比较乐于合作并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教师要注意选择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这样的问题有利益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让学生去挖掘问题的本质,并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学生的不同思维不断碰撞,从而极大的促进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对象,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性,才能积极调动小组每个成员进行思考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价值。

3.3对小组合作学习以有效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模式,数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发挥知识引导作用。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讨论中,教师可以与小组成员合作解决数学问题。为了激发学生数学讨论的积极性,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要保证形式多样化,指导学生扩展知识面,通过小组成员充分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介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重点发挥知识引导作用,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推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期间,为了有利于教学效果能够满足全新教育体制的基本需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予以创新,通过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从而实现优化课堂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资顺廷。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7.

[2]郑明华。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

论文作者:黄艳循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黄艳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