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农业发展与农业生产要素优化*_农业论文

“三高”农业发展与农业生产要素优化*_农业论文

发展“三高”农业与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论文,生产要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通过总结农村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经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为我国农业由自给半自给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指明了方向。它标志着我国农业正在从过去单一追求产品数量,开始转向高产和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其关键在于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

一、农业生产要素的结构及其特点

农业是一项经济活动,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要自觉地运用经济规律。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生产力的三要素是:生产者(劳动力),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结合到农业这一具体的经济领域,农业生产过程和生产目的的特殊性,农业生产要素有更丰富的内容。从农业系统学的观点来看,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农业生物要素;农业环境要素;农业科技要素;农业社会经济要素(简称农业经济要素)。这四个要素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农业整体,任何一种形式的农业生产都包含这四种要素。农业开始于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得到食物,就要利用可以食用的动、植物(农业生物),而这些动、植物又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农业环境),人类的发展,要求得到更多的,较有保证的食物,逐渐地学会用种植和饲养的方法(农业技术)代替采集和渔猎,而种植和饲养都离不开人类的劳动和简单的工具(农业经济)。这就告诉我们,即使在原始农业阶段,都包含了以上四个要素。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要素的内容不断丰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按照四个方面划分。每一种生产要素都有其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农业生物要素。农业生物要素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特征,农业生产以农业生物的母机,以农业生物为产品,这也是农业与工业等其它产业的根本性区别,农业上利用的生物种类很多(虽然相对整个生物界所占比例很小),这些种类繁多的物种,就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丰富多样,为多种经营提供了生物基础。根据生产的方式,农业生物可以大体分为农作物、林木、畜禽动物、水产动物、菌藻五大类。

2.农业环境要素。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和生物。这些因子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作物的分布,农业生产力的发挥。如果将农业与工业作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环境因素在农业中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它在工业中的重要性。在工业中,能源和原材料是极为重要的因素,相对来说,环境较为次要。例如,建造一个棉纺厂,电力棉花是决不可少的条件,建厂所在地的气候和土壤并不是决定性的限制条件。只要电力,棉花能够保证供应,在寒冷地区或温暖地区,干旱地区或湿润地区都可以建造棉纺厂,对于农业来说,环境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没有对农业生物必要的基本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人工所创造的条件),农业的存在就没有可能。农业环境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具有三种功能:提供能源、提供物质基础(原料)和提供生存空间。

3.农业科学技术要素。人类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农业的起源就包含了技术这一因素。技术创造了农业,又推动着农业的不断进步。同时,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为技术的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进步的可能。在农业生产中,技术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可以说,技术的根本在于提高生产力的效率。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就存在着提高自然界生产力资源(物的因素)利用率的技术,例如:提高土地利用率,光能的利用率,热能的利用率,生物的利用率等等;提高人力资源效益的技术,例如,机械设备,计划管理等等。当然,这两类技术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联系的,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效益,往往也就提高了物的利用率,反过来也是这样。虽然这样划分是粗略的,但是,给我们一个启示,任何技术的运用,都要结合到资源的实际才行。例如,在土地资源缺乏的地区,就要针对土地这一要素的约束寻找突破口,人力资源缺乏的地区就必须开发节省人力资本的技术。

4.农业经济社会要素。农业经济社会要素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又十分丰富,在此,我们很难逐一例举。如果我们从农业生产的目的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对农业经济社会要素就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首先,农业生产的目的体现在社会消费方面,要获得足够的粮食和工业原料,同时,这个需求又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其次,体现在农业生产者方面,就是要获得合适的经济利益,所用的资源和技术措施必须保证生产者能够获得经济利益才有维持生产不断进行的可能。第三,体现在社会环境的需求方面,必须保护生态环境才不致于对社会造成危害。协调这三个方面的目的、平衡利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就是农业经济社会要素的内容,例如:经济制度、法律、政策措施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就可以发现,在所有这些农业生产要素当中,科学技术要素是一个关键,它是连接其它要素的桥梁。任何生物资源,环境条件的开发和利用,都必须有一个科学技术条件,缺少了这个前提,再好的资源也开发不出来,不能为人所用;同样,农业生产的目的需要正确选择和协调,也必须符合经济规律,也就是符合科学原理,按经济规律办事。从这一点认识出发,我们必须在思想上牢固地树立“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观念。

二、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现状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有其两面性。对于农业生产要素,我们同样要清醒地认识到它是发展变化着的,也有其不利的方面和有利的方面。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片面性。

(一)不利的因素方面

1.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而且质量不高。我国一向以“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著称。“幅员辽阔”是国土面积大,但是,在地形分布上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开发利用有一定的难度。“地大物博”是资源绝对量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人口众多”,用12亿人口这一分母相除,人均占有资源就较少。总土地面积名列世界第三,人均只有12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50亩的四分之一。另外,我国有37.4亿亩国土难以开发利用,约占国土面积的26%,其中,沙漠9亿亩,戈壁8.4亿亩,寒漠2.3亿亩,冰川0.8亿亩,居民占地和道路等约为10亿亩。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山区和高原占国土面积的2/3。在15亿亩耕地中、洼涝地占4%,盐碱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 红壤低产地占12%,次生潜育水稻土占6.7%。各类低产田总计5.4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6%。

2.资源需求压力大,资源破坏情况十分严重。我国以仅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人口数量大,造成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就很大。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准还比较低,如木材年消费量,我国为人均0.05 立方米, 世界平均为0 .67立方米;水资源的人均消费量,我国为400—500立方米, 而美国为2370立方米。1992年,我国人均肉占有量29.2公斤,世界平均33公斤,水产品人均占有量13.3公斤,世界平均19.1公斤,奶的人均占有量4.8公斤,世界平均110公斤,禽蛋类人均占有8.7公斤,世界平均6公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迈向小康,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加大。另一个方面,资源破坏的情况又十分严重。如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16 万平方公里,目前已发展到16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6, 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其中所含养分约相当年产化肥的总量。全国草场退化面积已达7.7亿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3%,森林年采伐量2亿立方米,超过年生长量的1/4,连年“森林赤字”,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3.农业生产要素总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在科技投入方面,单项,单一性成果较多,综合性,实用性成果较少。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没有同步,农村教育条件落后。根据1990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严重落后。(见表一)其中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药、化肥的投入比例失调。据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1982 年对江苏省390 个采样点的土壤检测, 有机氯检出率达100%,主要分布在产粮区。直到1983 年国务院才决定停止约占农药总量50%的六六六及滴滴涕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比美国晚了二十年。化肥使用也带来了不少负效应。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资源严重浪费。

表一 人口文化素质比较

国别 年份大学 中小学文盲及文化程度不明确者

中国 19871.1% 72.1%26.8%

美国 198132.2% 64.6% 3.3%

日本 198014.3% 85%

0.7%

加拿大198137.4% 60.6% 2.0%

澳大利亚 197121.5% 77.6% 0.9%

(二)有利的因素方面

1.从农业经济社会方面来说,我们国家政治安定,这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是进行“三高”农业建设的基础。中共中央1983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并列,作为我国发展农业和进行农村建设的三大前提条件。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划,通过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建设“三高”农业起促进作用。

2.在国际上,有各种农业现代化成功国家的先例,我们可以充分地借鉴其经验,反思其教训。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总结我国传统农业的经验。精耕细作,保护自然资源,多种经营等优良传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个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真正做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从总体上看,世界上现代化农业比较典型的模式有:美国式,节约劳动力为目标,机械投入为主的模式,这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大,劳动力成本高的国情相适应;日本式,以增加土地产出为目标,生物和化学产品投入为主的模式,这与日本耕地资源奇缺,而资金丰富,科技水平较高相一致。这些模式只能供参考,具体的选择必须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3.我国人口众多,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应该抓紧抓好,这里一个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它消极的一面。如何开发人力资源,这里大有文章可做,一方面,人口多就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只要消费市场存在,就为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商品生产提供了可能。问题在于如何打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平衡。另一个方面,目前众多的农村劳动力,为发展资本节约型,采取适用技术的经济提供了人力资本。按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其中农业人口向工业等非农业人口转移,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其实,在农业人口当中,从种粮人口向非种粮人口的转移,对农业的发展也起促进作用。根据陈俊生同志在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的调查,那里的同志认为修红旗渠是他们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一次原始积累,十万民工出太行是第二次原始积累。有了这两次资本积累,才遍地开花办起了乡镇企业。这两次积累都是以人力的投入为主的。辽宁省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取得了很大成功。他们重视增加人力劳动的投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87—1993年,全省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人工为12.76亿个,按当时工值5元计算,就是63.8亿元。相当于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物化劳动(资金支出)的2.5倍多, 是全省投入的物化劳动的1.8倍。辽宁省由粮食调入省变为调出省, 由农业小省变为与工业发展相匹配的农业大省。我国的国土概况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可以利用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开发山区,把农、林、副三业结合起来,特别在农、林产品加工业上做更细的工作,这样就能够逐步把人口劣势转变为人口优势,实现经济效益。

4.我国现在的农业自然资源仍有相当大的潜力。现有的9500多万公顷(约15亿亩)耕地当中,中低产耕地占60%,现有的草场,二等三等草地占80%,已经利用的养殖水面平均亩产只有95公斤,所有这些资源都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全国现在尚有3300 多万公顷宜农荒地,7670多万公顷荒山荒坡,130多万公顷沿海滩涂,1200 万公顷淡水水面有待开发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对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

三、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各种农业资源的单位产出率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和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状况,发展“三高”农业的基本策略是依靠科技进步。我们知道,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涉及到科学研究体制和政策等社会因素。中共中央1985年3月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当务之急是努力创造条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其内容是多方面的,根本的因素有两个,第一是人的因素,第二是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首要的,是基本的方面,千千万万农民是农业生产主力军,他们的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农业发展的水平。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农民总体科技文化素质偏低,阻碍了农业科技有效需求的形成。农民所受文化教育的水平与其经济收入密切相关,而农民的经济收入却又恰恰与其科技化素质成正比。

在众多经济发展成功的国家的经济看来,它们的成功都是以教育为契机而取得的。我们的近邻——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代就提出“教育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后,面临着千头万绪的社会问题,仍然始终不渝地加强国民教育。日本广部省总结战后经济复兴的原因,“支撑战后如此辉煌的经济发展,是战前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这一人的因素。”法国现代化的制订者之一,让·莫内曾经指出:“搞现代化应该先化人后化物。”现代化的社会要有现代化的人,现代化的人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思维方法,而现代化的思维方法,又是通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训练获得的。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在1961 年发表的《人力资本投资》一文最后总结道:“要建立一个现代化农业和工业社会,大量的人力投资是必备的条件之一,”“实实在在,我国(按:指美国)的经济体系,最明显独特的现象是人力资本的增长。如果没有它,世间仍是一片艰苦,双手工作和贫穷还将处处可见。”他又说:“在发展中国家,人力投资常常不受重视。这些国家的的领袖和主管人员,都认为物质投资才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来自国外的资金,通常是用来建造有形的建筑物,购买设备和货物仓库,但是人力水平却赶不上资本的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教育方面,特别是面向农村的教育,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实现呢?毋庸讳言,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原来的农村基层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松散的现象。因此,如何推广和普及科学知识又增加了一个组织上的困难。通过广播,电视等先进的传播媒体,看来是一个十分现实可行的渠道。农村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农户对文化科技知识的需求增加,不少县、乡都建立了闭路电视网络。有了需求,又有提供需求的设备,这样一定能够产生好的效果。应该指出的是,对于农业科技,作为生产技术这一层次,作为一项硬的技术,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接受,受到的普遍的重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生产的商品化,如何实现生产的价值,这就不仅仅是一个生产技术问题。农民还需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软技术。对于这一层次的普及,有着更高的难度,在短时间内,还要通过各级政府的诱导,为农户提供产销信息,避免丰产不丰收,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的现象发生。这样,科技能够为农户的生产带来效益,增进农民的经济收入,就能够打破使农民致穷的恶性循环。

在发展农村教育,普及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当地资源,培养专业户,重点户,树立典型和示范户,这也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农民能够从具体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改进生产,发展经济。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如何理解科学技术进步的问题。在一般的观念中,科技水平高精尖就是进步的标志。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这里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对农业生产中的适用技术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技术都是落后的,必须采用世界最新的科技取而代之。然而,农业和工业不同,它严格地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农业技术表现出明显的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持续性,任何农业上的发明创造或先进技术都离不开它操作时间和空间条件。因此,不能脱离自然的和社会经济的条件谈高科技。只要能够使农业生产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技术,都是应该加以肯定。

四、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是优化生产要素配制,充分利用资源的社会经济制度措施,也是发展“三高”农业的客观要求。我们说,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高产和优质是农业生产的经济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动力是高效。任何经济活动的活力在于其效益,缺乏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是难于实现和持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已经在消费品市场、证卷市场中作了不少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标志应该是起到基础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在一定的意义上,没有生产要素市场,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标志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状况。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分水岭。没有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尤其是没有公有制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因此,对生产要素的综合开发和充分利用也就难于实现。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金市场和技术市场。每一项市场体系的建立都是生产要素发展的新形势下的客观要求。

首先,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现在一般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1.2亿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90年代中后期, 农村每年还将增加600万劳动力,本世纪未将达到2亿剩余劳动力。近几年,民工潮的流动,保守的估计都在6千万,如果不建立劳动力市场, 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就是一个很严重的资源浪费。因为人力资源,即使没有生产,也需要消费,也在衰老。美国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岁月里,政府组织了大批失业的劳动力,从事道路,水利建设,既为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又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国务院在做出加快发展“三高”农业决定的同时,做出了加快发展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这两个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我国90年代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主题。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把农业推向市场,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提供量多质优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通过发展必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并为工业品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进而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两大主题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前者为后者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原料,后者为前者的发展提供物质和资金条件。但是,这两者互动的前提是生产要素的流通市场机制。

其次,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其前提是打破自给自足。这就要求土地资源,资本的投入不能平均化。要实现这一点,一条有效的途径仍然是市场机制的建立。通过市场机制,明确土地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把土地资源集中到有技术、懂经营管理的种田能手中去,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真正打破“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在不少地区,农民不愿意种田,但是,责任田又不能舍弃或不愿舍弃,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之后,对土地实行粗放经营。兼业农民往往把农业当成一种附带性质的工作。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建立土地的流转制度,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建立,阻碍农村人口的非农化。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完善市场运行的保障体系,包括市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硬件”方面包括仓库、货场、公路、铁路、码头等基础设施;“软件”指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完善,市场组织市场流通秩序,商业道德,市场法规等等。

对于“市场机制”这一手段,需要树立的观念是:市场不是无能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它能够实现供求平衡,调节生产;市场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于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必须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它必须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市场体系,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效益。

* 收稿日期 1997─01─23

标签:;  ;  ;  ;  ;  ;  ;  ;  ;  ;  ;  ;  ;  ;  

“三高”农业发展与农业生产要素优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