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是重要的年份,将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有重要进展的年份;将是中国改革开放有重要突破的年份;将是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年份,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年份。
中国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工作的着眼点在于如何抓住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我们要积极应对的挑战,如果做得好挑战也可能转化为机遇。这就是2002年我们面临的任务,也是政策选择的环境。
一、积极财政政策需改进
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这一政策已经连续实施四年,对原本应是短期的政策有长期化的倾向。这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所引起的外需的减缓有关,但是以增发国债为中心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继续有可能形成财政潜在的风险。
当前对2002年的财政政策的选择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应淡出,另一种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不易淡出,再一种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既使不淡出也需进行调整,对调整的方向也有不同的想法。
从某种意义来说提出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原因是因为经济有很大转机,为了避免财政风险应适时淡出,而且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强化政府的某种计划经济职能,与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要求不协调;主张积极财政政策还需坚持一段时间,在2002年还不应考虑淡出的专家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所进行的投资项目尚待完成,近期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态势明显,美国“9·11 事件”的发生增加了世界经济变化因素的复杂性,2001年中国经济发展前高后低的态势也使得积极财政政策难以在2002年淡出。
2002年中国仍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必要的,但同时要综合考虑创造淡出条件。这就要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调整,我们的研究认为作用方向和运作方式应调整。如用国债补充社会保障基金,为国企改革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扩大民间投资创造条件或作为引导投资,当然这种选择要与投融资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二、货币政策要有利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中国加入WTO 在银行业和保险业方面的承诺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挑战和机遇。“如中国将在加入WTO 五年之内允许金融市场对外国银行开放;中国加入WTO两年之后, 外国银行将被允许与中国企业进行本地货币业务,五年之后将被允许与个人进行本地货币业务”,这对我国金融改革是很大的促进。保险业的改革同样迫切。
从2001年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和信贷结构改善看,金融形势尚属平稳。从贷款主体看,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多的机构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明显少增,这与贯彻中央银行减少不良贷款要求有关,也与国有独资银行改革滞后有关。2002年应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推进银行业改革。
近年来在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重点是与积极财政政策配合抑制经济下滑态势。2002年货币政策应向发挥重要的宏观调控功能方向发展,平等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和投资者,消除金融服务的类型歧视。
应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调控作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扩大公开市场规模,充分运用公开市场手段,发挥货币政策稳定币值功能,发展和规范资本市场。2001年2月19 日证监会出台了允许境内自然人进行B股买卖政策的做法,在A、B 股价格相差数倍的情况下,准备不足且无过渡步骤的做法值得认真总结。
加速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提高银行管理能力和水平是2002年中央银行的突出任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制定政策防止银行资金违规入市,避免政策对股市进行行政干预;为资本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消除对上市企业的类型歧视,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加入WTO 对金融体制改革和货币政策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2002年中国政策选择应考虑的重要方面。
三、调整政策发展对外经济
2001年我国利用外资有可喜的发展,部分抵消由于净出口增幅下降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并已连续7 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止2001年5月底,来自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已在我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37万家,合同外资金额超过7000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近3700亿美元。目前,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我国设立了企业。据有关专家测算,1980—1999年的20年中我国GDP平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 个百分点来自利用外资的直接和间接贡献。
据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测算,世界经济放缓对200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负面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 其中净出口减少的影响为负0.8个百分点,外国直接投资增加的贡献约为0.5个百分点。因此,我们需继续重视对外经济中的利用外资问题。
2002年在加入WTO的环境下要全面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 把市场经济制度和改善投资环境、商业环境作为利用外资战略的重点;根据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注重利用外资与结构调整目标的协调。
对外贸易方面同样需要进行政策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新动向。我们应注意一些国家利用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绿色壁垒、反倾销等手段对我国商品出口设限。加入WTO, 扩大出口仍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方面要继续努力;在鼓励扩大出口的各项政策中,出口退税政策十分重要,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出口退税的各项制度,解决退税指标不足退税滞后的问题。总之,从出口商品结构、政策、法规以及各项配套措施全面推进。
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十五”计划明确提出,结构调整是主线,经济结构调整其实是结构体系的调整。调整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市场主体结构等等。2001年有关综合部门提出压缩过剩能力;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资产重组;继续选择重点企业到境外上市;完善企业退出机构;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等结构调整目标。2002年结构调整问题显得更紧迫,特别需要提出的中国多次强调结构调整但效果并不理想,关键在于没有明确谁是结构调整的主体,结构调整的主体应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政府对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是战略引导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加入WTO之后,结构调整的环境空间有了进一步的扩展,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结构调整的影响变大。2002年中国政府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显得很重要,主要是消除管制和政策透明化;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速企业改革进程;提高效率;发展资本市场为结构调整开拓资金渠道,加上战略引导,企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就能发挥出来。
中国加入WTO促进外国的投资者进一步参与中国的结构调整, 我国企业要重视这一环境特点。如“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国结构调整的特点之一,而外商对服务业是很感兴趣的,但过去我国一直没有开放服务业,现在,中国已决定服务业将对外全面放开,并已在广东试点,这是为中国履行WTO规则做准备的,估计会在2002 在全国逐步开放服务业。
五、中国加入WTO对政府治理标准提出更高要求
加入WTO对中国政府治理标准提出的要求应引起重视, 因为对中国的法律、规章、政策等都要在WTO的框架中来评价、改革和完善。 特别是加入WTO从长期看利大于弊,在初期威胁和挑战可能更多, 能更好的面对挑战,挑战会变成机遇,如果改革措施跟不上,机遇也会失去。企业的选择影响的是局部,而政府的抉择影响的是全局。所以说2002年是中国政府经济职能有重大转变的年份。
加入WTO要求国家法律和规章规范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尤其是调整法律和规章,使之与在WTO协议中的义务相一致, 这也是我们能争得必要权利的前提。根据协议,中国最基本的义务是:
——根据最惠国原则不在生产者中搞差别待遇;
——根据国民待遇条款不在国内和国外企业中搞差别待遇;
——取消大多数非关税贸易壁垒,发展贸易领域基本以关税为主要政策工具。
中国贸易领域中的其他规定要提高透明度,公正地重新审视管理规则,取消对贸易权利的一般限制,取消多重价格体系,并且企业只从商业角度考虑作出购买和销售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WTO 的成员国还将要在许多部门内,提高法律、监管、统计和审计标准,以应对更具竞争的环境。等等。
六、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要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取胜, 这就对中国经济体制和制度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即涉及到法律、规章、政策又涉及到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中国经过20年的改革,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上取得重大进展。在此期间对改革方向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一直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因此,在过去的市场秩序建设上存在着不完善甚至不规范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展,特别是加入WTO 这方面的问题已表现得很突出。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已转为市场秩序建设为主,同时继续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阶段。
市场经济竞争秩序主要包括市场经济竞争秩序、市场经济法制秩序和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建设。使人们理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和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秩序,明确谁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二是市场经济的交易秩序,竞争价格决定交易条件,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市场经济需要有强有力的道德支持,市场经济相关道德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体现,损人利己、假冒伪劣不是市场经济本质特点,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守信,所以说市场经济又是信用经济。
中国当前市场经济秩序建设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大量的非经济主体活跃在市场,破产的企业还未能退出,钱权交易较为严重,垄断定价还存在,法制体系不健全以及尚未建立信用基础等等。推进市场经济秩序建设应是2002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之一。
七、发展经济和结构调整要重视世界发展观、消费观、医疗保健观变化的影响
世界发展观、世界消费观和世界医疗保健观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它带来了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这些变化趋势要求国家、地区、产业、企业从战略的角度思考发展问题。
1.世界发展观——以人为本。近二十年来,世界发展观最大的变化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兴起。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体现了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以及人类寻求自身发展新途径的强烈愿望。
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问题,但又超越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从本质上讲,传统发展是放纵的、非理性的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是自觉的、理性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强调发展的同时,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传统发展追求增长速度以经济效益为价值取向,而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发展目的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体系。
2.世界消费观——生活质量观兴起。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六、七十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现了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繁荣”景象。但在传统发展模式下,人们生活质量与社会物质财富并不能同步增长。与繁荣同步的是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渡消耗、贫富差距加大等社会问题丛生,并且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生活质量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既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又反映社会和心理特征,涵盖剧民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如衣、食、住、卫生与健康、就业、社会秩序与安全、公平、自由、满意感等等。生活质量概念的提出,强调对生活需求的满足不仅仅是一种数量概念,而且是一种质量概念,强调生活需求的个性化、多样性特征。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要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生活质量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紧密相连,相互呼应,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
3.世界医疗保健观——重视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和整体医疗保健。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活质量观的兴起、人们对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的认识、传统医疗保健模式局限性的逐渐显露、人类人口学的改变(人口老龄化趋势)、疾病谱的变化(慢性非传染疾病占据疾病谱的前列,新兴、再兴传染病涌现)以及知识经济对人类健康特别是人类创新能力要求的提高,世界医疗保健观发生了转变,体现在重视提高自身免疫力。
“以人为本”是现代医疗保健观的核心观念,它强调要以病人为中心、以完整的人和人的全面健康为中心。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实践的变化反映了现代医疗保健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医疗保健理念中,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自我追求,而且是全社会共同的行为取向。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对人体免疫力的强调、对医学目的重申、健康新概念与亚健康的提出以及生命质量指标的构建都表明世界医疗保健观这一深刻转变。这些转变在医疗保健活动中的基本体现为重视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和整体医疗保健。其具体表现包括对医学模式的反思产生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疾病及疾病原因的新认识重视维护人体自身免疫力、重申了“高质量的生存方式”的医学目的,构建新的“生命质量”健康指标等。
4.世界发展观、消费和医疗保健观的变化对产业发展的战略影响。世界发展观、消费观和医疗保健观变化的影响将渗透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活动都要面对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诸多产业的发展都要面对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随着世界发展观、消费观和医疗保健观的变化,一些产业要兴起,一些产业要消亡。更重要的是更多的产业和企业要适应这一变化趋势。这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做出的新思考,也是2002年中国产业发展战略应重视的问题。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wto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积极财政政策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