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茨基中介概念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_维果茨基论文

维果茨基中介概念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_维果茨基论文

维果茨基中介概念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其对论文,中介论文,概念论文,维果茨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01)01-0096-04

维果茨基(L.S.Vygotsky,1896-1934年)是前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他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全面地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他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说和儿童思维及言语发展的理论[1]。现仅针对维果茨基中介概念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一、维果茨基元认知中介和认知中介的概念

维果茨基用文化历史发展观研究人的心理,开创性地揭示了心理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其一,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其二,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也即内化的过程。他指出,通过内化,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从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形式。儿童心理发展的标志为: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抽象概括机能,各级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以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因此,认知心理学的中心概念就是中介(Media-tion)。高级心理过程(Higher Mental Processes),通过心理学工具(如语言、符号、记号等)予以表达。成人在与儿童共同的活动过程中,将这些有用的工具传授给儿童,儿童再将它们内化并作为中介因素在其高级心理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从维果茨基的有关文献中,可以看出他提出的中介概念分为两种:元认知中介和认知中介[2]。元认知中介是指自我调节的符号工具的获得[2]。元认知中介源于人际交流,社会交往过程中,成人或较为老练的同伴往往通过语言符号工具影响儿童的行为。如母亲或年长儿童阻止年纪儿童做某些危险的事情时,常对他/她说“不许这样做”。通过语言中介,一方面母亲或年长儿童控制了年幼儿童的行为,另一方面儿童通过模仿重复而产生的自我言语逐渐发展成为自我调节的内化符号工具。这种基于人际交流的元认知中介在儿童的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核查和自我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维果茨基指出“一个符号常常是最初用于社会目的的方法、一种影响他人的方法,只是到后来才成为影响自己的方法”。“通过语词调节他人的行为将逐步导致人们自身言语化行为的发展”。正是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为儿童在解决问题、克服冲动性行为、事先计划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调控自身行为等方面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认知中介指的是获得认知的工具[2],这种认知工具对于解决各学科领域内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儿童系统的认知中介形成于进入学校、获得“科学概念”之时。维果茨基认为“自发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缺乏系统指导下的、对于个人日常经验的概括和内化,因而是一种经验性的、人所意识不到的和常易出错的概念。而后者是人类经验的科学概括与总结。儿童在教师系统指导下获得的科学概念,通过内化在问题解决及问题预测中发挥其中介作用。维果茨基特别强调儿童科学概念的获得必须依靠教师准确无误的传授。

维果茨基认知中介的概念与当代心理学中有关“指定概念”的陈述性知识的成分相似。1972年Davydov基于有关的研究后指出,儿童获得某一科学概念并不等于会将它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儿童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科学概念知识,但当进一步要求从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图形中指出哪些是直角三角形时,他们就变得束手无策了。因此,1985年Gagne指出认知中介并不能充分有效地解决某一学科领域内的全部问题。And-erson(1983年,1993年)也指出,陈述性知识固然重要,但程序性知识在解决学科领域问题时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Bruer也于1993年指出,只有将科学概念与程序知识密切结合起来,通过论证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扩充有效的知识。

维果茨基本人也知道与科学概念的有关问题出在其“拘泥于文字表述”。但是他本人并未进一步描述科学概念如何与程序知识相连接,因此为后人留下了研究的空间。

二、俄国心理学家对维果茨基认知中介概念的发展

Davydov(1972年,1986年)等俄国心理学家在以下方面发展了认知中介的概念。(1)心理学工具的获得,不仅包括维果茨基所指的获得某种语言的知识(如记号、符号等),而且也包括掌握有关的程序知识。(2)“自发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获得属于学习的不同类型。自发概念源于经验的学习,它基于儿童对若干不同物体和事件的比较,在选取共同的显著特性的基础上,形成对于物体和事件的概念。经验的学习可归为未经指导的发现学习。经验的学习的主要缺陷在于受儿童当前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由儿童所确定的有关物体或事件一般显著特性也许并不能概括关键特征或本质属性(如有的儿童在观察到钉子、大头针、硬币等物体沉入水中的现象后,得出所有的小物体都会沉入水中的结论,并将此结论用于预测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情况)。科学概念是理论学习的结果,它是在学科范畴内所获得的关于物体和事件的科学分析方法。在传授和应用这些科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内化掌握这些对于问题解决起着认知工具和中介作用的方法。因此,理论学习不仅针对某一学科内陈述性知识的发展,同时也针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30多年来,俄国心理学家们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将上述发展了的认知中介的概念运用于教学。他们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科制定了相应的学习指导规划。各种规划的共同点是通过指导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有关的模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先在感知水平加以实践,当分析内化后,发展到视觉表象水平,最后建构有关模型的心理表象。比如,1986年Dyach-enko提出的6岁儿童复述故事情节的教学方案就是通过指导,让儿童掌握分析、内化并建构有关故事重要情节的模型。具体步骤为首先指导儿童掌握分析方法,当教师讲述完故事后,要求儿童分析故事情节并画出相应的模型(一串由箭头相连的正方形,每一个正方形内分别填入由儿童自己选用的对应于每一情节的人物或行为的符号),然后复述,此时儿童就可以利用模型图的线索进行回忆。最后当达到内化的水平时,他们就不再需要依赖模型图的线索、仅根据心理表象就能复述。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改善儿童的记忆成绩并帮助儿童理解故事的篇章结构。

三、美国心理学家对维果茨基元认知中介概念的研究进展

美国心理学家对元认知中介概念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1)学习中介的方法;(2)学习者团体中的指导发现[2]。

学习中介的方法是一种元认知干预规划。Haywood,Brooks等人(1992年,1994年)以维果茨基元认知中介和以色列心理学家Feuerstein类似的观点为基础,针对学前期儿童和小学生设置了元认知干预的规划。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在成人与儿童的共同活动中,将计划、指导、监察、核对、评估等责任通过元认知中介由成人逐渐传递至儿童、并成为儿童的行为。这一干预策略对于促进儿童的自我控制十分有效。1992年Hay-wood等人将这一干预方案用于“聪明之星”(Bright Star)规划,以促进学前期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自我控制,获得了成功。

学习者团体中的指导发现(Guided Discovery in a Community of Learners,以下简称为GDCL)方法被Brown和Campione用于促进学校教育的革新。其基本观点是:(1)必须对指导课程加以组织,使之成为处于师生相互控制下的、师生合作与共同分享的活动。指导课程的程序为交互式教育(Reciprocal Teaching)。教学中师生轮流主持讨论,主持者的责任在于概括、质疑、澄清和预测,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调节和监控。这一观点符合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自我调节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他们调节他人的行为经验之上”的原则。1995年Forman和Cazden的有关研究也表明,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是建立在他们调节他人行为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儿童之间具有互补的社会作用。每一个儿童也许都起着观察、指导、矫正的作用。这一特征使得在团体情景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往往要比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显得更加自然。(2)注重指导下的发现学习。这一观点更多地受到Dewey(1902年)和Piaget学习建构理论的影响[3],而与维果茨基关于学习情景中认知中介的观点形成对照。维果茨基认为科学的概念和知识依靠教师的传授获得,而GDCL理论强调让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他人经验的过程中,自己去建构知识并进行研究性的探索活动。教师的作用仅仅是指导和特意安排学生“发现的过程”。很明显,GDCL理论能使学生更好地获取和传递知识,相互促进,改善他们的计划和监察性活动。GDCL规划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新知识来说,在指导下的发现学习是件耗费时间的事情,儿童在指导下并非总是能够自己建构正确的概念,有时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为了赞同某一学生提出的不正确的概念、大家一起反对正确概念的情形。

四、俄美心理学家对维果茨基中介概念研究的观点分歧

俄、美两国对维果茨基中介概念研究的切入点不同,但最终均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服务。俄心理学家从认知中介概念切入,强调课堂传授的科学知识要与合适的程序知识相结合。认为如果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机械的而不是科学的,或者仅仅在言语水平而不是在操作水平上教授、不能将科学知识与程序知识相结合,那么即使学生能对有关概念的定义倒背如流,也不能真正掌握这些概念并加以应用。美心理学家从元认知中介概念切入,强调学生建构及在指导下的发现学习。认为由于教师在课堂讲授的知识是现成的、未经过在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建构和发现的学习过程,因而学生很难高水平和灵活地掌握这些知识。尽管两国心理学家有以上一些观点分歧,但他们都指出无论是机械地学习知识/技能,还是仅囿于记住科学概念的词汇定义,学生都不能将知识灵活地应用于解决有关学科范畴内的问题。

五、维果茨基中介概念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综上所述,GDCL方法与维果茨基元认知中介概念有密切的内在联系。GDCL方法主张在指导过程中增进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强调成人与儿童以及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共同活动。通过积极的互动交流,儿童从他人那里学会计划、监察、评价,并使其逐渐成为自己的行为。维果茨基提出的元认知中介概念也强调人际交流、人际互动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但它并不仅强调在指导过程中增进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还强调了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在真空的环境中形成的,只有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殊的媒介形式下,儿童作为个体在一系列的社会交互活动中,通过模仿学习、分享知识经验,并在集体性建构的过程中逐渐习得有关的知识概念,发展语言能力,增强有意识的自我调节和监控等元认知能力,使自身的认知发展呈螺旋式上升,由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因此,笔者认为维果茨基元认知中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比GDCL方法所强调的增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范围要广,它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普遍和适用的层面上来研究儿童认知的发展。

其次,维果茨基在更深的层面上剖析了互动作用和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多方面因素。一方面,他强调了在知识传递中符号功能的重要性,同时也研究了多重互动的积极作用和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如学习阅读过程中所涉及的互动并不只限于儿童与课文之间的相互作用。儿童并非机械地阅读所学习的课文,而是试图进一步理解和诠释课文,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信息。而这需要与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多层面的互动才能实现。儿童向他人复述或讲述有关课文的情节内容,可以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并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意识地加以改进,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监察,并内化为自身心理结构的组成成分。在互动的过程中,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这提示我们,教学中要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他们的元认知能力,不要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传递教育方式,这会桎梏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再次,维果茨基对于科学概念与自发概念的划分以及认知中介的概念对于更新教育观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面临21世纪教育发展的挑战,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所学的科学概念和有关知识,并应用创新。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拓的精神,不受旧框套的束缚。课堂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加强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元认知等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为此,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在教学中不再扮演指导者的单一角色,而是作为参与学生积极互动中的一员,也同时扮演学习者的角色,促进教学相长。学生通过“能者为师”、互帮互学,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从与学生的互动中获益,根据反馈的信息和效果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修定教学计划和进程等。教师的有效指导,还反映在因材施教方面。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或是由于产生式缺陷所致、或是由于中介缺陷所致。对于前者,教师要选用精制策略进行指导,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对所学的科学概念知识加强意义上的联系和积极的信息加工。对于后者,教师就要调动学生潜能,在知识的传递迁移上加以指导,在学生已经知道相应学习策略的基础上教会他们如何灵活地运用知识、迁移于欲解决的问题之中,并演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标签:;  ;  ;  ;  ;  

维果茨基中介概念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_维果茨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