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欧阳素鸳论文_欧阳素鸳

欧阳素鸳

湖南旺旺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并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至本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诊治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24h综合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护理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加以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结果:经过有效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较之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共抢救8例患者,5例成功,3例死亡;对照组共抢救15例患者,7例成功,8例死亡。干预组共有35例患者获得痊愈与好转的结果,而对照组则仅有30例患者获得痊愈与好转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因病情严重,临床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而24h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同时也可有效避免患者因抢救延误而造成的死亡。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干预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severe patients of respiratory medicine,and explore its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86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of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2016 to Apri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24h comprehensive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During the nursing process,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and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unted. Results:after effective nursing,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8 patients were rescued,5 cases were successful,3 cases died;the control group rescued 15 patients,7 cases were successful,8 cases di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35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improved,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only 30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improved,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Patient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medicine because of serious illness,clinical observation of disease changes,while 24h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mproved,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rescue of patients because of delays caused by the death of.

Keywords:Respiratory Medicine;severe patients;nursing intervention

现代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这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也不断增加。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病症,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时间较长,且大多数患者都会反复发作。对于那些病情严重且发病急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他们一旦得不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就会出现病情恶化,甚至还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既有研究文献表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接受24h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了验证这一结果,本研究选取8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其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86例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至本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诊治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干预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在17~86岁,平均(44.2±2.1)岁;12例为慢性支气管炎,9例为支气管哮喘,18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炎,2例为肺癌,2例为支气管扩张。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在18~85岁,平均(46.3±2.5)岁;14例为慢性支气管炎,7例为支气管哮喘,19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炎,2例为肺癌,1例为支气管扩张。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临床资料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即遵医嘱给予患者吸氧、排痰等护理内容,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内容。

1.2.2干预组护理方法

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24h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吸氧护理、排痰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房护理与口腔护理。

(1)吸氧护理:呼吸困难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极易出现的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吸氧护理十分重要。在给予患者吸氧护理时,医护人员需仔细检查患者的面罩或鼻导管,确保其通畅性,并及时检查患者口鼻分泌物。

(2)排痰护理:除呼吸困难外,咳血、痰阻等突发情况也极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排痰护理在治疗期间也很重要。为保持患者呼吸通畅,护理人员需定期给予患者排痰护理,即给予患者合适的排痰体位,并叮嘱患者通过多喝水达到稀释痰液及减少痰阻的目的。

(3)饮食护理:患者在呼吸过程中需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对患者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患者每天需摄入一定量的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热量的食物,但应避免暴饮暴食。护理人员需合理管理患者的日常饮食时间及用餐方式。对于在进食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其平顺呼吸护理措施。

(4)心理护理:呼吸内科重症疾病病程迁延较长,且治疗效果见效并不快,因此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逐渐丧失治疗的信心,较多的治疗费用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这些因素使得患者极易出现绝望、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还需注意安抚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

(5)病房护理:周围环境污染也会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打扫患者病房,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打开窗户通风。病房温度与湿度也需控制在合理温度,患者被褥、衣物及生活用品也应定期消毒。

(6)口腔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需服用大量抗感染药物,这对患者口腔菌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患者较易出现霉菌感染的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一定的口腔护理,以免出现相应的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病情及体征恢复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及治愈率。治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9.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组间比较使用率表示,应用卡方加以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当P<0.05时则视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等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在pH值、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且干预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经统计,干预组共有15例患者痊愈,20例患者好转,治愈率为81.40%;共抢救8例患者,5例成功,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62.5%,死亡率37.5%。对照组共有8例患者痊愈,22例患者好转,治愈率69.77%;共抢救15例患者,7例成功,8例死亡,抢救成功率46.67%,死亡率53.33%。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极易反复发作,且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等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呼吸系统类型的疾病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均造成了较大的痛苦,因此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惧不安的负面心理,这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应积极探究利于患者治疗、减少感染发生几率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所重点阐释的24h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需给予患者常规的病情监测与用药护理,还需给予合理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与病房环境护理。本组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干预组患者血气分析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时护理效果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潘炜.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08):66-67.

[2]吴小飞.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03):197-198.

[3]葛艳,鲁艳红,高文俊.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690-2692.

[4]黄惠琨,范子英.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01):101-102.

[5]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336-337.

2.2两组患者治愈率、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比较

论文作者:欧阳素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欧阳素鸳论文_欧阳素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